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旧书摊的回声
本书标签: 现代  两代人的恩怨  温情     

槐荫续文心

旧书摊的回声

陈老头的呼吸渐渐弱下去,像风中残烛,却突然用尽全力,攥着陈建军的手往枕头底下探。陈建军连忙伸手去摸,摸到个用蓝布层层包裹的小匣子,布料磨得发亮,显然是被反复摩挲过无数次。

“打开……”陈老头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眼神却死死盯着那匣子。

陈建军颤抖着拆开蓝布,里面是个牛皮笔记本,封面已经泛黄发脆,边角都磨圆了。他翻开第一页,是父亲年轻时的字迹,笔锋凌厉,和后来日渐沉稳的笔触截然不同。上面写着《槐下书话》,下面是一行小字:“记书摊往事,续岁月文心。”

“这是……爹的文章?”陈建军喉咙发紧。

“是……我年轻时候……写的书摊故事……”陈老头的手抚过笔记本封面,像是在抚摸珍宝,“写了一半……没力气续了……交给你……帮爹写完……”

陈建军的眼泪砸在纸页上,晕开了墨迹。他翻着本子,里面记着书摊刚开张时的窘迫,第一次淘到线装书的狂喜,还有和老主顾们的趣事。有一页写着那个卖《唐诗三百首》的老太太,字里行间满是敬佩:“老妪携书来,言夫毕生爱诗,临终犹念此卷。余感其情,倍价购之,愿此书香永续。”

“爹,我……我不会写文章啊。”陈建军哽咽着,他常年跑运输,粗手粗脚,哪懂什么笔墨。

“不用……写得多好……”陈老头摇了摇头,枯瘦的手指点了点纸页,“记着……书摊的事……街坊的情……都是故事……”他喘了口气,眼神飘向窗外,“就像……老槐树的叶……落了又长……故事也得……接着讲……”

“还有……那个小伙子……他懂诗……你不懂的……问他……”陈老头的手紧紧攥着他,“别让……这些字……烂在匣子里……”

陈建军狠狠点头,把笔记本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父亲的半条命。“爹,我写,我一定帮您写完!”

陈老头的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眼神渐渐涣散。他最后看了一眼那本笔记本,轻声说:“槐花香……写进去……”然后,手一松,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病房里,只有陈建军压抑的哭声,和窗外风吹槐叶的沙沙声,像是在为这段未完成的文字伴奏。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陈建军把笔记本锁在红木盒里,和账本、照片放在一起。他每天守着书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却迟迟不敢翻开本子。他怕自己的粗陋文字,玷污了父亲的心血。

老太太看出了他的心思,坐在小马扎上,给她讲父亲写文章的往事:“你爹年轻的时候,每天收摊后都要写几笔,有时候写到半夜,灯油都熬干了。他总说,这些故事要是不记下来,就像老槐树的花,谢了就没人记得了。”

年轻人也来劝他:“建军哥,大爷不是让你当作家,只是让你把心里的事写下来。你每天守着书摊,看着这些人和事,心里肯定有很多话想说,写下来就是最好的文章。”

陈建军被说动了。那天晚上,他把笔记本摊在桌上,点亮台灯,试着拿起笔。可笔尖悬在纸上,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他想起父亲写的那些文字,细腻又温暖,再看看自己满是老茧的手,忽然有些泄气。

就在这时,他看到笔记本里夹着一张纸条,是父亲的字迹:“文无高低,情真则灵。记人间烟火,续槐下书香。”

陈建军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想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想起书摊前的欢声笑语,拿起笔,慢慢写了起来:“爹走后的第一个春天,老槐树又发芽了。我守在书摊前,像爹当年那样,看着孩子们蹲在帆布上翻漫画,听张老师聊宋词……”

起初,他写得磕磕绊绊,句子也不通顺。可写着写着,那些藏在心里的故事,那些对父亲的思念,都顺着笔尖流淌出来。他写老太太来书摊时,总会摩挲那本《唐诗三百首》的空书架;写年轻人带来的注解集,被老主顾们争相传看;写那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用爷爷留下的漫画书换走了一本唐诗选……

每天收摊后,陈建军都会写几笔。有时候写不下去,他就坐在老槐树下,看着书摊发呆,像是在和父亲对话。有一次,他写到父亲当年为了淘书,坐两天两夜火车的事,眼泪忍不住掉在纸页上,晕开了“父爱如山”四个字。

日子一天天过去,笔记本渐渐厚了起来。陈建军的文字依旧朴实,却充满了烟火气。他写老主顾们的牵挂,写年轻人的帮助,写书摊的变化,也写自己对父亲的理解。他终于明白,父亲让他续写的,不只是一本文章,更是对书摊的热爱,对街坊的情谊,对时光的敬畏。

开春后的“槐下读书分享会”上,陈建军第一次把自己写的文字读给大家听。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感情。当读到父亲淘书的往事,读到老太太的牵挂,读到年轻人的帮助时,台下有人悄悄抹起了眼泪。

老太太握着他的手,哽咽着说:“建军,你写得真好,你爹要是听到了,肯定会很欣慰。”

年轻人也笑着说:“建军哥,这就是最好的续篇。大爷的文心,在你身上延续下去了。”

陈建军看着台下的人,心里暖暖的。他知道,父亲的愿望实现了。这本《槐下书话》,不仅记录了书摊的故事,更连接了两代人的情感,传递着槐荫下的书香与温情。

秋意渐浓时,出版社的编辑又来了。他看到陈建军续写的《槐下书话》,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我见过最温暖的文字,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我们想把它出版,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旧书摊的故事,知道这份跨越时光的传承。”

陈建军答应了。他想让更多人知道,父亲的书摊不仅没有消失,那些藏在旧书里的故事,那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都通过文字,永远地流传下去。

新书出版那天,陈建军把一本样书放在父亲的遗像前,轻声说:“爹,您看,我把文章续写完成了。槐花香,我写进去了;书摊的故事,我也记下来了。”

窗外的老槐树,叶子正黄得灿烂,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一吹,叶子沙沙作响,像是父亲在微笑着说:“好孩子,做得好。”

陈建军知道,这本《槐下书话》还会继续写下去。只要书摊还在,只要槐荫还在,只要还有人爱着这些旧书和故事,这份文心,就会永远延续下去。

上一章 槐下书声远 旧书摊的回声最新章节 下一章 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