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从大一开始逆袭
本书标签: 校园  逆袭 

第二章:孤注一掷的“傻子”

从大一开始逆袭

毕业典礼上的风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在校园内外扩散了许久。叶凌云没有对那天的举动做任何解释,面对或好奇、或钦佩、或质疑的目光,他一概以那标志性的、平静而疏离的微笑回应。他依旧是那个传奇,只是传奇的色彩里,又多了一抹惊世骇俗的决绝。

银行卡上的数字,从三十七万多,锐减到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低位。

第一步,是选址。他几乎跑遍了城市边缘和临近县市所有濒临废弃的小厂房,最终在一個距离市区一个多小时车程、几乎被人遗忘的老工业区角落,找到了一座符合他要求的厂子。红砖墙斑驳,窗户玻璃碎了几块,院子里杂草丛生,机器早已被搬空,只剩下空荡荡的车间和一股陈年的铁锈与尘埃混合的气味。原主人急于脱手,二十万,连同地皮几年的使用权,一并成交。叶凌云签合同时,手很稳,仿佛划出去的不是一笔巨款,而是理所当然的种子。

接下来,是找人。这才是最艰难的部分。

苏绣大家周师傅和蜀锦传人李师傅,这两位老人的名字,是叶凌云在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无数相关人士后最终锁定的目标。他们都已年近古稀,守着祖传的手艺,却因市场萎缩、后继无人而心灰意冷,几乎处于半隐退状态。

叶凌云第一次登门拜访周师傅,是在一个梅雨绵绵的下午。老城区逼仄的巷子里,青苔湿滑。他敲了许久门,老人才慢悠悠地打开一条缝,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警惕。听明来意,特别是听到“二本毕业生”、“想办厂做衣服”时,周师傅几乎是用鼻子哼了一声,直接就要关门。“后生仔,不要异想天开,糟蹋好东西。”

叶凌云没有放弃。他第二次去,带去了自己整理的、关于苏绣在现代服饰中应用可能性的一些设想图稿,虽然稚嫩,但线条和色彩搭配显露出不俗的审美。周师傅扫了一眼,没说话,门关得慢了些。

第三次,第四次……叶凌云不再谈商业,而是静静地坐在老人那间堆满绣架和丝线的小屋里,听他抱怨如今机制的印花如何死板,听他追忆当年一幅双面绣如何惊艳四座。叶凌云偶尔插话,问的都是技艺本身的关窍,眼神专注而虔诚。

请李师傅出山的过程同样曲折。那位脾气更倔的老人,直接让叶凌云在院子里的石阶上坐了整整三个小时,最后才端出一碗水给他,硬邦邦地说:“我的手艺,不是用来给你们这些娃娃玩票的。”

叶凌云没有辩解,他只是描述了一个画面:他想做的,不是复古的戏服,也不是昂贵的收藏品,而是能让当下的年轻人,在日常行走间,也能感受到一丝传统织锦之美的生活服饰。他谈到如何将繁复的蜀锦纹样进行简化、重组,与现代面料和剪裁结合。

“让它们……活下来,走到阳光底下,被人穿上身。”他说这话时,眼神清澈而坚定。

或许是这份执着打动了两颗沉寂的心,或许是叶凌云描绘的那一丝微光让他们看到了技艺传承的另一种可能,又或许,是他给出的那份无法拒绝的薪酬——每人五万,预先支付,这在当地是天价。最终,两位老师傅相继点头,答应“出山帮衬一段时间”。

十万块,就这样花了出去。

随后,叶凌云又以不错的薪资,在当地招募了十名手脚麻利、有一定纺织或缝纫基础的中年女工(他更愿意称她们为“织女”)。厂房进行了最简单的修葺,通了水电,购置了必要的缝纫设备和基础布料。杂七杂八,又去了五万。

至此,他账户上原本令人艳羡的余额,如同退潮般消失,只剩下区区两万多元的流动资金。所有认识他的人,包括那两位刚被他请出山的老师傅,都在心里给他贴上了同一个标签:疯子,或者说,一个即将血本无归的傻子。

但叶凌云恍若未觉。

小小的厂房终于运转起来。周师傅和李师傅起初对叶凌云“成本控制在千元以内”的要求极为不满,认为这是对艺术的亵渎。但在叶凌云反复沟通、演示如何通过优化设计、精选局部使用非遗工艺而非全覆盖等方式后,两位老人勉强接受了这种“妥协”,并将不满化为了对细节极致的苛求。

车间里,老匠人的指导声、织女们的操作声、缝纫机的嗡鸣声交织在一起。叶凌云身兼数职:老板、设计师、质检员、采购、甚至搬运工。他穿着沾满线头的工装,和工人们一起熬夜,眼睛因为缺乏睡眠而布满血丝,但那股专注的神情,比毕业典礼上亮出银行卡时更加摄人。

第一批衣服,他只要求生产二十件。

这又是一个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决定。二十件?连开机器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然而,当这二十件衣服最终完成,悬挂在简陋的车间里时,所有的质疑声都在瞬间消失了。

那不再是图纸上的构想。那是融合了苏绣精妙针法与蜀锦华美纹理,却又被巧妙简化、与现代极简剪裁完美结合的实物。一件米白色的改良款长衫,仅在领口和袖口处以淡雅的同色丝线绣出云纹,低调而奢华;一件黛蓝色的长裙,将蜀锦的传统莲花纹样打散重构,织就在裙摆处,行走间流光溢彩,却不显浮夸。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老匠人一生的功力与叶凌云孤注一掷的野心。

成本核算下来,每件衣服的材料、人工、分摊的研发费用,正好卡在了一千元上下。

叶凌云抚摸着那件米白色长衫领口温润的绣纹,指尖能感受到丝线独特的韧性与温度。他抬头,看向车间里那些疲惫却带着成就感的工人们,看向两位虽然依旧板着脸,但眼神中已透露出些许满意光芒的老师傅。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显得异常清晰:

“定价,一千五。”

这个价格,只比成本高出五百。刨去可能的营销、物流等费用,利润微乎其微。

负责账目的织女大姐忍不住出声:“叶老板,这……这价是不是太低了?这么好的手艺,材料也是上乘的……”

周师傅也皱紧了眉头:“小子,你费这么大劲,就为了赚这点辛苦钱?”

叶凌云的目光扫过那二十件仿佛拥有生命力的衣服,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弧度。那笑容里,有对成本的清醒认知,有对市场的谨慎试探,更有一种超越眼前利益的、更深远的谋划。

“不,”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也像是在对所有人宣告,“这二十件,不是用来赚钱的。”

“它们是钩子,是火种。”

车间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风吹过杂草的沙沙声。所有人都看着这个年轻得过分、也固执得过分的老板,隐约感觉到,他倾尽所有押上的,似乎并不仅仅是这几十万块钱。

上一章 第一章 掐掉他的供养权 从大一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饥饿游戏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