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丰都诡事:同心村鬼屋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民间传说 

第七章:惊人真相

丰都诡事:同心村鬼屋

旅馆房间内,的暖光,将满桌杂乱的资料、照片以及摊开的笔记本,统统笼罩在这一片光晕之中。上官易静静地坐在木椅上,指尖轻轻捏着一张边缘已然卷起的老照片,指腹不自觉地反复摩挲着照片里那栋古朴的青砖黛瓦老宅——没错,这便是同心村那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鬼屋。只不过,照片中的它尚未呈现出如今这般破败不堪的模样,院墙整齐而规整,门窗完好无损,就连门口还高高挂着两盏略显褪色的红灯笼,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热闹与繁华。

他面前的笔记本完全摊开,页面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工整的字迹。一半内容是他不辞辛劳从图书馆精心抄录的丰都民国时期的珍贵史料,另一半则是与民俗专家陈教授通话时,全神贯注整理出来的要点。桌角还放置着一个略显陈旧的牛皮纸档案袋,里面装满了他拜托当地档案馆朋友帮忙复印的旧案卷宗。这些纸张已然泛着岁月侵蚀后的陈旧黄褐色,油墨字迹也因时间的流逝有些晕染开来,非得凑近台灯那微弱的光线,才能勉强看清上面的内容。

“民国二十三年,虎威镇同心村始建‘望云宅’,建造者为外地商人沈万山……”上官易低声念着档案里的记载,当目光扫过“沈万山”这个名字时,他的指尖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顿。旋即,他迅速伸手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翻找出另一份复印件,那是陈教授凭借深厚人脉帮忙寻来的民俗协会内部史料。其中一页清晰地提到了民国时期在川渝一带暗中活跃的邪教组织“玄阴会”,而在组织核心成员名单里,“沈万山,化名‘玄真子’,负责仪式场地选址与建造”这一行字赫然在目。

上官易的心脏猛地剧烈跳动起来,他迫不及待地立刻将两份资料并排摆放在一起。望云宅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而玄阴会被当地政府取缔的时间是民国二十五年,两者刚好间隔两年——这绝非偶然的巧合。他又急切地抓起那张老照片,目光如炬,仔仔细细地观察着照片里望云宅的布局:正门直直地对着西北方,院墙呈现出不规则的八角形状,后院隐隐约约能瞧见一棵歪脖子槐树,其所处位置恰好与丰都阴阳学说中所记载的“极阴之地”的标记完全契合。

“难怪之前在屋里发现的符号总觉得似曾相识。”上官易喃喃自语着,起身快步走到墙边,将几张拍摄有鬼屋符号的照片一一贴在墙上,随后对照着笔记本里精心绘制的阴阳八卦图,瞬间恍然大悟,理清了其中千丝万缕的脉络。原来,那些刻在房梁、墙角处的符号,绝非普通的装饰图案,而是玄阴会用以举行“唤阴仪式”的关键阵眼标记。而望云宅的整体布局,分明就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放大版的“聚阴阵”。

他急忙重新坐回桌前,情绪激动得指尖都微微发凉,迅速拿起手机拨通了陈教授的电话。电话刚一接通,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陈教授,我终于找到望云宅的秘密了!建造者沈万山竟然是玄阴会的人,这房子根本就是一个邪教仪式场地!”

电话那头的陈教授沉默了短短几秒,紧接着便传来一阵翻阅纸张的细微声响。片刻后,陈教授沉稳的声音传来:“你说的沈万山,是不是档案里记载着‘精通堪舆,善寻阴地’的那位?今天早上我整理资料时,也留意到他了。玄阴会当年确实在四处寻觅能够汇聚阴气的地方,据说他们妄图通过一场邪恶的仪式唤醒‘阴煞’,以达到所谓‘永生’的荒诞目的。”

“对!就是他!”上官易兴奋地指着桌上的望云宅图纸,滔滔不绝地说道,“这房子的正门朝向西北,此乃‘纳阴之向’;后院的槐树则是‘引阴之木’;屋里的符号皆为阵眼,就连房间的布局都精准对应着八卦里的‘坎、艮、震’三卦——全都是极阴的巧妙配置。玄阴会想必是企图借助这个地方汇聚阴气,可惜还没等他们的邪恶仪式完成,组织就被政府果断取缔,沈万山也从此下落不明,这座房子便沦为了一个未完成的‘聚阴阵’。”

陈教授的声音里不自觉带上了一丝凝重:“倘若真是如此,那房子里发生的种种怪事便都能解释得通了。未完成的聚阴阵会持续不断地吸收周围的阴气,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气越聚越多,逐渐郁结,便会产生异响、鬼影等诡异幻象。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自然也会被阴气侵入身体,从而导致生病、遭遇各种厄运——王屋主的状况,恰好完美印证了这一点。”

挂断电话后,上官易凝视着桌上的资料,只感觉之前调查过程中的重重疑点,此刻都如同拨云见日般有了合理的答案。傍晚时分传来的奇怪声响,想必是阴气在流动过程中撞击门窗、家具所发出的;夜间惊现的鬼影,无疑是郁结的阴气凝聚而成的幻象;而王屋主所遭受的病痛折磨,正是阴气侵入体内的直接后果。而他之前在隐蔽角落里发现的那些符号,正是维持这个聚阴阵运转的关键阵眼所在。

他缓缓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脑海中开始有条不紊地梳理破解之法。聚阴阵的核心在于“聚阴”,若要破解它,就必须找到阵眼,彻底破坏聚阴的结构,然后再借助阳气来驱散那些郁结的阴气。可是,阵眼究竟在何处呢?之前在屋里发现的符号仅仅是一部分,完整的阵眼想必分布在房子的关键位置,诸如正门、后院、主卧等地方。

想到这里,上官易再次拿起那张老照片,目光紧紧落在照片里望云宅的后院。照片中的后院,除了那棵格外显眼的槐树,还能依稀看到一个石磨。然而,他之前前往鬼屋实地查看时,却并未发现石磨的丝毫踪迹。难道石磨被人移走了?又或者,石磨下面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赶忙又翻出档案馆的资料,其中有一段明确提到沈万山在建造望云宅时,曾在后院埋下“镇物”。结合阴阳学说的相关知识,聚阴阵的阵眼通常会搭配“镇物”来增强聚阴效果。如此看来,难道那个石磨就是镇物的掩护?亦或是,镇物就深埋在石磨之下?

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大,上官易立刻拿起笔记本,开始认真细致地绘制破解计划的草图。第一步,务必找到所有的阵眼符号,从而确定聚阴阵的完整结构;第二步,全力寻找后院的镇物,一举破坏聚阴的核心;第三步,选择在正午时分,趁着阳光最为炽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利用艾草、朱砂、铜镜等阳气重的物品,将阴气彻底驱散。

就在此时,手机铃声突然急促地响起,是王屋主的邻居打来的电话,声音中满是难以掩饰的焦急:“上官先生,大事不好了!王屋主刚才毫无征兆地突然晕倒了,现在已经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说他的情况十分危急,您能不能赶紧过来一趟?”

上官易心中猛地一紧,二话不说,挂断电话后,立刻抓起外套,心急如焚地往外冲去。他心里清楚,王屋主的晕倒必定与鬼屋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气脱不了干系。聚阴阵对王屋主的影响或许远比他之前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倘若不能尽快破解聚阴阵,王屋主的生命安全恐怕真的会受到致命威胁。

当上官易匆匆赶到医院时,王屋主早已被推进了急诊室。邻居在走廊里焦急地来回踱步,看到上官易的身影,立刻如遇救星般急忙迎了上来:“上官先生,您可算是来了!王屋主今天从鬼屋回来后,就一直说身体不舒服,刚刚突然就毫无预兆地晕倒了。医生检查后说,他身体里似乎有一股‘寒气’,但具体原因却怎么也查不出来。”

上官易眉头紧锁,心中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判断。他简单安慰了邻居几句,便在急诊室外的长椅上缓缓坐下,随后再次拿出手机,拨通了陈教授的电话,语气中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急切:“陈教授,王屋主突然晕倒了,医生查不出原因,肯定是阴气侵体的情况加重了。我必须尽快破解聚阴阵,您能不能再帮我仔细想想,有没有什么快速找到阵眼和镇物的方法?”

陈教授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思索后说道:“聚阴阵的镇物通常会被埋在‘阵心’位置,而阵心一般对应着房子的‘太极点’——也就是房子的正中心,或者后院的正中心。你可以前往鬼屋的正中心和后院正中心仔细查看,留意有没有地面松动,或者与周围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的地方。另外,阵眼符号通常会刻在木质结构上,比如房梁、门框、家具的背面等,这些地方你可以重点检查。”

挂断电话后,上官易凝视着急诊室紧闭的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一定要尽快破解聚阴阵,拯救王屋主的生命,同时揭开鬼屋那神秘莫测的谜团。他拿出笔记本,在破解计划的末尾郑重地添上了一行字:“明日一早,前往鬼屋寻找阵心与剩余阵眼,正午准时开始破解仪式。”

夜色愈发深沉,急诊室的灯光依旧顽强地亮着,仿佛在与黑暗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上官易静静地坐在长椅上,手中紧紧握着那张老照片,目光坚定而执着。他深知,接下来即将进行的破解仪式必定充满危险,未完成的聚阴阵很可能会因为遭到破坏而产生强烈的反噬。然而,他已然没有退路——为了王屋主的生命安危,也为了揭开鬼屋背后隐藏多年的真相,他必须勇往直前,迎难而上。

凌晨时分,急诊室的门终于缓缓打开,医生疲惫地走了出来,告知众人王屋主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需留院观察。上官易长舒了一口气,缓缓走到病房外,透过窗户看到王屋主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他在心中默默念道:“王大叔,您一定要再坚持一下,明天我一定能够成功救您,一定能让鬼屋恢复往日的平静。”

回到旅馆时,天边已经泛起了微微的鱼肚白,晨曦透过窗帘的缝隙,悄然洒进房间。上官易丝毫没有休息的念头,而是再次认真地整理起资料,将阵眼的可能位置、镇物的特征、破解仪式的详细步骤,都一一详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没有丝毫遗漏。他心里清楚,明天这场至关重要的破解仪式,容不得半点差错。

晨光逐渐照亮了整个房间,上官易缓缓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窗外的丰都县城正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街道上开始传来行人匆匆的脚步声、商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他静静地望着窗外,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再过几个小时,同心村那座神秘鬼屋的谜团,即将彻底被揭开。

上一章 第六章:深入调查 丰都诡事:同心村鬼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章:破解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