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腐烂的回声
本书标签: 都市 

笨拙的脚印

腐烂的回声

我坐在书桌前,第三次翻开物理课本。窗外的梧桐叶从嫩绿熬成深绿,又在秋风里卷着枯黄落下,书桌一角的日历撕了厚厚一叠,而我还在和同一个公式死磕。

同桌小林总能在老师讲完例题后就举一反三,草稿纸上寥寥几笔就能算出答案。而我需要把公式抄在便利贴上贴满书桌,把例题的每一步拆解成“为什么这一步用这个公式”“推导过程里的逻辑链是什么”,甚至要找额外的习题,一遍遍地代入数值,直到手指在草稿纸上磨出浅浅的茧子,才能勉强把知识点刻进脑子里。

第一次月考,物理卷上的红叉像密密麻麻的针,扎得我睁不开眼。小林考了92分,我握着38分的卷子,躲在操场的角落里哭。风把落叶吹得打旋,就像我混乱的心绪——为什么别人轻易就能做到的事,我拼尽全力也只是望尘莫及?

我开始更拼命地复习。每天放学,我留在教室里把当天的物理知识点再梳理一遍;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还在回放公式的推导过程;周末放弃出去玩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里做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有好几次,我对着一道反复做错的题掉眼泪,想过放弃,可看着便利贴上被我描得发黑的公式,又咬着牙重新拿起笔。

日子一天天过去,梧桐叶落了又长,我升了年级,物理成绩也在一点点进步。不再是惨不忍睹的分数,而是慢慢爬到了及格线,然后是70分、80分。我知道,我永远成不了小林那样天赋异禀的人,他花一小时就能掌握的知识,我可能需要花三小时、五小时,甚至更久。

那天期末考,我看着物理卷子,平静地写下每一个公式,一步步推导答案。成绩出来,我考了85分,小林还是95分。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羡慕或失落,只是笑着把卷子折好放进书包。

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终于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站在金字塔顶端,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庸——接受自己需要一遍又一遍复习才能学会知识点,接受自己在学习上没有过人的天赋。但这份平庸,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在认清自己的局限后,依然愿意付出加倍的努力,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靠近。

那些曾经让我崩溃的公式和习题,那些笨拙的、反复的复习过程,都成了我成长路上最坚实的脚印。它们告诉我,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接纳自己,不愿为了想要的生活拼尽全力。而我,正在用自己的节奏,慢慢成长,慢慢与自己的平庸和解。

凌晨两点的台灯,像枚烧到尽头的烟头,昏黄的光裹着房间里凝固的冷。我趴在物理练习册上,指尖的笔杆被攥得发潮,眼前的公式扭曲成模糊的色块——F=ma,这三个字母我抄了不下百遍,此刻却像陌生的咒语,怎么也记不住推导的逻辑。记得之前还记住的。

窗外传来零星的车鸣,更远处的居民楼一片漆黑,只有我的房间还亮着孤灯。桌角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班级群里的聊天记录,有人发了白天在操场嬉笑打闹的照片:小林和几个男生勾着肩,手里抛着篮球,笑容亮得晃眼;女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零食,对话框里满是“明天去吃新开的奶茶店”“周末要不要去看电影”的热闹。

我盯着照片里鲜活的笑脸,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他们的世界永远有阳光和喧闹,而我,被困在这方寸书桌前,和枯燥的公式、解不完的习题死磕。曾经我也会羡慕,会偷偷难过,可现在,心里只剩一片荒芜的麻木。眼神慢慢放空,落在窗外漆黑的夜空里,没有焦点,也没有波澜,仿佛灵魂被抽走了大半,只剩一具躯壳在机械地重复“复习”这个动作。

又一道题卡壳了。我把笔狠狠摔在桌上,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一道刺眼的痕迹。痛苦像潮水般涌上来,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号,而是缓慢的、窒息般的折磨——我明明已经付出了所有,把别人用来休息、玩乐的时间都填进了学习里,可那些知识点还是像沙子一样,抓得越紧,漏得越快。

我趴在桌上,额头抵着冰凉的练习册,眼泪无声地渗进纸页,晕开了油墨的字迹。没有力气哭出声,也没有力气再拿起笔。凌晨两点的寂静里,只有我的呼吸带着颤抖的沉重,还有心底反复回响的声音: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我这么没用?

我重新拿起笔,却怎么也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公式。窗外的天,还是一片浓稠的黑,就像我看不到尽头的痛苦和迷茫。我不甘心就这样平庸下去,不甘心永远追不上别人的脚步,不甘心我的努力只换来一次次的挫败。可这份不甘,在现实面前却轻得像一缕烟,无论我怎么攥紧拳头,怎么咬牙坚持,都找不到破局的方向,只剩下深深的无能为力,将我一点点吞噬在这漫长的黑夜里。

为什么有的人简单复习一下就能记住?不需要长期的努力,不然就会一落千丈,我感觉我要崩溃了。

上一章 台灯下的影子 腐烂的回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空屋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