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办公室里,灯光通明。
墙上的时钟指向凌晨一点,林墨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着案发现场的照片和初步的调查笔录。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紧锁着照片上的水果刀。
技术队刚刚送来的指纹比对结果显示,刀柄上的指纹属于一名叫李伟的男子。李伟,三十岁,有盗窃前科,三年前刑满释放,目前无业,经常在老城区一带游荡。
“林队,李伟的行踪已经查到了。”侦查员赵阳快步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资料,“根据监控显示,案发当天下午六点左右,李伟出现在陈默家所在的巷子口,大概停留了十分钟左右,然后就离开了。我们已经派人去他的住处抓捕他了,应该很快就有结果。”
林墨抬起头:“监控里能看清他做了什么吗?有没有进入陈默家?”
“巷子口的监控比较模糊,只能看到他在巷口徘徊,没有明确看到他进入陈默家。不过案发时间和他出现在巷口的时间吻合,而且刀柄上有他的指纹,他的嫌疑很大。”赵阳说道。
林墨的眉头却没有舒展:“不对。如果李伟是凶手,他有盗窃前科,作案动机应该是求财,但现场没有被翻动的痕迹,而且陈默只是个不温不火的撰稿人,家里应该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另外,他如果是通过撬门或者爬窗进入,为什么刀柄上会留下清晰的指纹?他有盗窃经验,应该知道如何避免留下痕迹。”
“会不会是一时冲动?”赵阳猜测道,“比如他本来想盗窃,被陈默发现了,情急之下就动了杀心,慌乱中没来得及擦拭指纹。”
“有这种可能,但不够合理。”林墨摇了摇头,“陈默的致命伤是胸口一刀,精准刺穿心脏,这说明凶手要么是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要么是下手非常果断,而且对人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李伟只是个普通的盗窃犯,不太可能有这样的作案手法。还有,现场的窗户是从外面打碎的,但窗台上没有脚印,这一点也很奇怪。如果李伟是从窗户进入,怎么可能不留痕迹?”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负责抓捕李伟的侦查员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沮丧。
“林队,没抓到李伟。”侦查员说道,“我们赶到他的住处时,发现他已经跑了,房间里乱糟糟的,像是仓促离开的。我们在他的住处找到了一把和案发现场类似的水果刀,但上面没有血迹。另外,邻居说他今天晚上没回来过,应该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提前跑路了。”
“跑了?”林墨的眼神一沉,“看来他确实有嫌疑,但也可能是被人利用了。”
“被人利用?”赵阳有些不解,“刀柄上有他的指纹,现场监控也拍到他在巷口出现,他怎么会是被利用的?”
“你想想,如果真的是李伟作案,他为什么要跑?以他的盗窃前科,就算被抓,也只是多判几年,但如果是杀人罪,那就是死刑。他应该知道这两者的区别,如果真的是他杀了人,要么会远走高飞,要么会隐藏起来,而不是这么仓促地跑路,留下这么多线索。”林墨分析道,“而且,陈默半个月前就感觉到被人跟踪,如果跟踪他的人是李伟,为什么直到今天才动手?这中间的时间差太奇怪了。”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上面写下几个关键词:陈默、悬疑小说作者、模仿作案、跟踪、李伟、指纹、消失。
“现在有几个疑点。”林墨指着白板说道,“第一,凶手为什么要模仿陈默小说里的作案手法?是为了致敬,还是为了混淆视听?第二,跟踪陈默的人到底是谁?和凶手是不是同一个人?第三,李伟在这起案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是真凶,还是被人嫁祸的替罪羊?第四,现场被打碎的窗户,到底是凶手的出入口,还是故意制造的假象?”
赵阳看着白板上的关键词,点了点头:“林队,你这么一说,确实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继续追捕李伟,还是调查其他线索?”
“双管齐下。”林墨沉声道,“一方面,加大对李伟的追捕力度,调取他近期的通话记录、银行流水、社交账号,查清他和陈默之间有没有联系,案发当天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巷口,又为什么要跑。另一方面,深入调查陈默的社会关系,包括他的亲戚、朋友、编辑,还有他的读者。尤其是那些和他有过矛盾,或者对他的小说有特殊执念的人。另外,陈默的电脑也要仔细检查,看看里面有没有隐藏的文档、邮件,或者和凶手相关的线索。”
“好,我现在就去安排。”赵阳立刻转身离开。
办公室里只剩下林墨一个人,她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打开了陈默的笔记本电脑。技术队已经对电脑进行了初步检查,没有发现病毒或者恶意软件,但林墨觉得,陈默作为一名悬疑小说作者,可能会有一些隐藏的秘密。
她仔细查看了陈默的文档,除了已经完成的小说和正在写的手稿,还有一些零散的笔记,上面记录着各种悬疑案件的构思、作案手法的设计,甚至还有一些关于人性的思考。林墨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突然,一个加密文件夹引起了她的注意。文件夹的名字是“深渊”,没有任何后缀,加密方式是密码保护。林墨尝试用陈默的生日、名字缩写、身份证号等信息去破解,但都失败了。
“深渊……”林墨喃喃自语,这个名字和陈默正在写的小说名字一样。难道这个文件夹里藏着小说的最终结局,还是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把加密文件夹的信息发给了技术队,让他们尽快破解密码。然后,她打开了陈默的邮件箱,里面大多是和编辑张诚的沟通邮件,还有一些读者的来信。林墨仔细阅读着这些邮件,希望能找到一些异常。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匿名邮箱的邮件引起了她的注意。这封邮件是半个月前发送给陈默的,也就是陈默开始感觉到被人跟踪的时候。邮件内容很简短:“你的小说写得很精彩,但不够真实。真正的深渊,比你想象的要黑暗得多。我会让你亲眼见识一下。”
林墨的心脏猛地一跳。这封邮件,会不会就是凶手发送的?“真正的深渊,比你想象的要黑暗得多”,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凶手是在向陈默挑衅,还是在预告什么?
她立刻把这封匿名邮件的信息发给技术队,让他们追查发件人的IP地址和真实身份。同时,她注意到,这封邮件的附件是一个音频文件,但陈默并没有打开过。
“为什么不打开?”林墨皱起眉头。是没看到,还是看到了但不敢打开?或者,这封邮件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她让技术队尝试恢复邮件的附件,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做完这一切,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
窗外的雨还没有停,依旧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玻璃,像是一首永无止境的催眠曲。但林墨却没有丝毫睡意,她的脑海里全是案件的各种线索和疑点,它们像一团乱麻,缠绕在一起,让她难以理清。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是法医老周打来的。
“林墨,尸检有新发现。”老周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死者陈默的体内检测出少量的镇静剂成分,虽然剂量不大,但足以让他在短时间内失去反抗能力。另外,伤口的角度和深度显示,凶手是右利手,身高大概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之间,而且作案时非常冷静,没有丝毫犹豫。”
“镇静剂?”林墨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场没有挣扎痕迹。凶手应该是先给陈默下了镇静剂,等他失去反抗能力后,再动手杀人。那茶杯里的茶水化验结果出来了吗?镇静剂是不是在茶水里?”
“是的,其中一个茶杯里检测出了同样的镇静剂成分。”老周说道,“而且,我们在死者的指甲缝里发现了少量的纤维,经过初步检测,是一种高档羊毛面料的纤维,不是死者身上穿的衣服材质,应该是凶手留下的。”
“高档羊毛面料……”林墨在脑海中勾勒出凶手的形象,右利手,身高一米七五到一米八,冷静果断,穿着高档羊毛面料的衣服,而且很可能和陈默认识,或者至少是陈默不设防的人。
这个形象,和有盗窃前科、无业游民的李伟,简直判若两人。
“老周,纤维的详细检测报告尽快给我。另外,再仔细检查一下尸体,看看有没有其他遗漏的线索。”林墨说道。
“好,我会的。”
挂了电话,林墨的思路更加清晰了。李伟很可能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棋子,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凶手先给陈默下了镇静剂,然后动手杀人,之后故意把李伟的指纹留在刀柄上,再打碎窗户,制造出外人闯入的假象,目的就是为了嫁祸给李伟,混淆警方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