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彦的背景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他今年三十五岁,英国留学归来,五年前加入盛华集团,从部门经理一路晋升到副总裁,深得董事长周正明的信任。周正明失踪后,他暂时接管了盛华集团的日常运营,行事低调但手段强硬,在集团内部口碑两极分化。
更关键的是,高俊彦的身高、体型、惯用手都和凶手的特征完全吻合,他佩戴的手表正是瑞士某奢侈品牌,表盘上的标志正是一只展翅的鹰,和李伟的描述一模一样。
“林队,我们还查到,高俊彦和三年前失踪的周正明是远房亲戚,周正明没有子女,高俊彦是他的继承人之一。”赵阳把资料放在林墨面前,“周正明失踪前,盛华集团正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而高俊彦在周正明失踪后,迅速稳定了集团的局面,还拉到了一笔巨额投资,有人怀疑周正明的失踪和他有关,但没有证据。”
“还有,陈默文档里记录的第三个案件,那个意外身亡的记者,名叫孙磊,当年正是因为调查盛华集团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死的。”赵阳补充道,“当时警方调查认定是孙磊在采访途中意外坠崖,但他的家人一直不认可这个结果,认为是被人灭口了。”
第四章 失踪的记者与尘封的黑幕
林墨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思路逐渐清晰。陈默的小说原型,很可能都和盛华集团有关:五年前的女性死者,或许是盛华集团的员工,知道了某些秘密;三年前周正明的失踪,大概率是高俊彦为了夺权而策划的;两年前孙磊的死,是因为调查盛华集团的黑幕被灭口;而陈默,因为将这些案件改编成小说,触动了高俊彦的利益,所以才被杀人灭口。
“高俊彦给陈默打赏近十万元,还以‘暗夜行者’的身份给陈默发私信,引导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小说,”林墨分析道,“他这么做,一方面是想通过陈默的小说,看看陈默到底知道多少真相;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陈默的底线,一旦发现陈默可能曝光更多秘密,就立刻动手。”
“那我们现在可以逮捕高俊彦了吗?”赵阳问道,“我们有李伟的证词,有纤维检测报告,还有他和‘暗夜行者’的诸多关联,证据应该足够了吧?”
林墨摇了摇头:“还不够。李伟只看到了高俊彦的侧面特征,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高俊彦就是那个找他的人;纤维检测只能证明高俊彦穿的面料和死者指甲缝里的纤维一致,但不能证明他去过案发现场;‘暗夜行者’的充值IP虽然指向他所在的写字楼,但也不能直接认定就是他。我们缺少关键的直接证据,比如他和陈默的直接接触记录,或者他案发当天的行踪漏洞。”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监视高俊彦的一举一动,查清他案发当天的行踪,找到他和陈默接触的证据。”林墨沉声道,“另外,深入调查孙磊的死因和周正明的失踪案,这两个案件很可能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如果能证明这两起案件是高俊彦所为,那么陈默的案子也就迎刃而解了。”
调查孙磊的死因并不容易。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当年的案发现场早已被破坏,相关证据也所剩无几。林墨和赵阳找到了孙磊的家人,孙磊的妻子王敏拿出了孙磊生前留下的一些笔记和采访资料,里面详细记录了盛华集团旗下工厂排放污水、污染周边农田和水源的情况,还有一些工厂员工的匿名证词。
“孙磊当时说,他已经找到了关键证据,能证明盛华集团的污染行为,还能牵扯出更严重的问题。”王敏红着眼睛说,“他说等他把证据整理好,就会公开报道,让盛华集团付出代价。可没想到,没过多久就传来了他意外坠崖的消息。我一直觉得他的死不对劲,他从来不会去那种偏僻的山崖,而且他的登山装备也不见了,警方说是被风吹走了,可我怎么也不信。”
林墨翻阅着孙磊的笔记,里面有一张模糊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黑色的文件袋,上面写着“盛华集团 核心机密”。笔记的最后一页,写着一个地址和一个名字——“西郊仓库,老杨”。
“老杨是谁?”林墨问。
“我不知道,孙磊没跟我提起过。”王敏摇头,“这个地址,我也去过,是一个废弃的仓库,里面什么都没有。”
林墨立刻派人去调查“老杨”的身份,同时前往西郊的废弃仓库进行勘察。仓库位于郊区的半山腰,周围荒无人烟,里面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看起来确实已经废弃很久了。技术队仔细勘察了仓库的每一个角落,终于在仓库角落的地板下,发现了一个隐藏的铁盒。
铁盒里没有文件,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张纸条。照片上是两个男人的合影,其中一个是孙磊,另一个是一个中年男人,穿着工装,面带沧桑。纸条上写着一串电话号码和一句话:“他们不会放过我的,证据在安全的地方,若我出事,找老杨。”
“这个中年男人,很可能就是老杨。”林墨看着照片,“查这个电话号码,还有照片上的男人身份。”
电话号码已经停机,但通过运营商查询,得知这个号码的注册人正是老杨,全名杨建国,曾经是盛华集团旗下工厂的一名技术员,两年前突然离职,下落不明。
就在这时,监视高俊彦的侦查员传来消息:高俊彦最近频繁和一个神秘人见面,见面地点都在隐蔽的咖啡馆或停车场,而且每次见面都很短暂,看起来像是在传递什么信息。更重要的是,高俊彦最近一直在打听一个人的下落——杨建国。
“看来杨建国手里确实有盛华集团的关键证据,而且他还活着。”林墨说道,“高俊彦现在也在找他,我们必须在高俊彦之前找到杨建国,否则他很可能会被灭口。”
寻找杨建国的工作并不顺利。他离职后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林墨让人调取了杨建国的银行流水和社交记录,发现他离职后取走了所有存款,并且注销了所有社交账号,唯一的线索是他的一个远房侄子,住在邻市的一个小县城里。
林墨和赵阳立刻驱车前往邻市。在杨建国侄子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找到了杨建国。此时的杨建国,头发花白,面容憔悴,和照片上的样子判若两人,看起来像是受了很大的刺激。
“你们是警察?”杨建国看到林墨和赵阳,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恐惧。
“杨先生,我们是滨海市公安局的,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下孙磊的事情,还有盛华集团的污染问题。”林墨温和地说,“我们知道你手里有证据,也知道你这些年一直在躲藏,我们是来保护你的。”
杨建国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孙磊是个好人,他不该死的。”
原来,杨建国当年是盛华集团旗下工厂的技术员,负责处理工厂的污水排放。他发现工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只是摆设,实际排放的污水严重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他多次向公司高层反映,但都被无视,甚至受到了威胁。后来,他认识了前来调查的孙磊,将自己掌握的证据都交给了孙磊,包括工厂的排污记录、高层的指示文件等。
“那些证据足以让盛华集团倒闭,还能让
第四章 失踪的记者与尘封的黑幕
高俊彦的背景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他今年三十五岁,英国留学归来,五年前加入盛华集团,从部门经理一路晋升到副总裁,深得董事长周正明的信任。周正明失踪后,他暂时接管了盛华集团的日常运营,行事低调但手段强硬,在集团内部口碑两极分化。
更关键的是,高俊彦的身高、体型、惯用手都和凶手的特征完全吻合,他佩戴的手表正是瑞士某奢侈品牌,表盘上的标志正是一只展翅的鹰,和李伟的描述一模一样。
“林队,我们还查到,高俊彦和三年前失踪的周正明是远房亲戚,周正明没有子女,高俊彦是他的继承人之一。”赵阳把资料放在林墨面前,“周正明失踪前,盛华集团正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而高俊彦在周正明失踪后,迅速稳定了集团的局面,还拉到了一笔巨额投资,有人怀疑周正明的失踪和他有关,但没有证据。”
“还有,陈默文档里记录的第三个案件,那个意外身亡的记者,名叫孙磊,当年正是因为调查盛华集团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死的。”赵阳补充道,“当时警方调查认定是孙磊在采访途中意外坠崖,但他的家人一直不认可这个结果,认为是被人灭口了。”
林墨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思路逐渐清晰。陈默的小说原型,很可能都和盛华集团有关:五年前的女性死者,或许是盛华集团的员工,知道了某些秘密;三年前周正明的失踪,大概率是高俊彦为了夺权而策划的;两年前孙磊的死,是因为调查盛华集团的黑幕被灭口;而陈默,因为将这些案件改编成小说,触动了高俊彦的利益,所以才被杀人灭口。
“高俊彦给陈默打赏近十万元,还以‘暗夜行者’的身份给陈默发私信,引导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小说,”林墨分析道,“他这么做,一方面是想通过陈默的小说,看看陈默到底知道多少真相;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陈默的底线,一旦发现陈默可能曝光更多秘密,就立刻动手。”
“那我们现在可以逮捕高俊彦了吗?”赵阳问道,“我们有李伟的证词,有纤维检测报告,还有他和‘暗夜行者’的诸多关联,证据应该足够了吧?”
林墨摇了摇头:“还不够。李伟只看到了高俊彦的侧面特征,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高俊彦就是那个找他的人;纤维检测只能证明高俊彦穿的面料和死者指甲缝里的纤维一致,但不能证明他去过案发现场;‘暗夜行者’的充值IP虽然指向他所在的写字楼,但也不能直接认定就是他。我们缺少关键的直接证据,比如他和陈默的直接接触记录,或者他案发当天的行踪漏洞。”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监视高俊彦的一举一动,查清他案发当天的行踪,找到他和陈默接触的证据。”林墨沉声道,“另外,深入调查孙磊的死因和周正明的失踪案,这两个案件很可能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如果能证明这两起案件是高俊彦所为,那么陈默的案子也就迎刃而解了。”
调查孙磊的死因并不容易。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当年的案发现场早已被破坏,相关证据也所剩无几。林墨和赵阳找到了孙磊的家人,孙磊的妻子王敏拿出了孙磊生前留下的一些笔记和采访资料,里面详细记录了盛华集团旗下工厂排放污水、污染周边农田和水源的情况,还有一些工厂员工的匿名证词。
“孙磊当时说,他已经找到了关键证据,能证明盛华集团的污染行为,还能牵扯出更严重的问题。”王敏红着眼睛说,“他说等他把证据整理好,就会公开报道,让盛华集团付出代价。可没想到,没过多久就传来了他意外坠崖的消息。我一直觉得他的死不对劲,他从来不会去那种偏僻的山崖,而且他的登山装备也不见了,警方说是被风吹走了,可我怎么也不信。”
林墨翻阅着孙磊的笔记,里面有一张模糊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黑色的文件袋,上面写着“盛华集团 核心机密”。笔记的最后一页,写着一个地址和一个名字——“西郊仓库,老杨”。
“老杨是谁?”林墨问。
“我不知道,孙磊没跟我提起过。”王敏摇头,“这个地址,我也去过,是一个废弃的仓库,里面什么都没有。”
林墨立刻派人去调查“老杨”的身份,同时前往西郊的废弃仓库进行勘察。仓库位于郊区的半山腰,周围荒无人烟,里面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看起来确实已经废弃很久了。技术队仔细勘察了仓库的每一个角落,终于在仓库角落的地板下,发现了一个隐藏的铁盒。
铁盒里没有文件,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张纸条。照片上是两个男人的合影,其中一个是孙磊,另一个是一个中年男人,穿着工装,面带沧桑。纸条上写着一串电话号码和一句话:“他们不会放过我的,证据在安全的地方,若我出事,找老杨。”
“这个中年男人,很可能就是老杨。”林墨看着照片,“查这个电话号码,还有照片上的男人身份。”
电话号码已经停机,但通过运营商查询,得知这个号码的注册人正是老杨,全名杨建国,曾经是盛华集团旗下工厂的一名技术员,两年前突然离职,下落不明。
就在这时,监视高俊彦的侦查员传来消息:高俊彦最近频繁和一个神秘人见面,见面地点都在隐蔽的咖啡馆或停车场,而且每次见面都很短暂,看起来像是在传递什么信息。更重要的是,高俊彦最近一直在打听一个人的下落——杨建国。
“看来杨建国手里确实有盛华集团的关键证据,而且他还活着。”林墨说道,“高俊彦现在也在找他,我们必须在高俊彦之前找到杨建国,否则他很可能会被灭口。”
寻找杨建国的工作并不顺利。他离职后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林墨让人调取了杨建国的银行流水和社交记录,发现他离职后取走了所有存款,并且注销了所有社交账号,唯一的线索是他的一个远房侄子,住在邻市的一个小县城里。
林墨和赵阳立刻驱车前往邻市。在杨建国侄子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找到了杨建国。此时的杨建国,头发花白,面容憔悴,和照片上的样子判若两人,看起来像是受了很大的刺激。
“你们是警察?”杨建国看到林墨和赵阳,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恐惧。
“杨先生,我们是滨海市公安局的,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下孙磊的事情,还有盛华集团的污染问题。”林墨温和地说,“我们知道你手里有证据,也知道你这些年一直在躲藏,我们是来保护你的。”
杨建国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孙磊是个好人,他不该死的。”
原来,杨建国当年是盛华集团旗下工厂的技术员,负责处理工厂的污水排放。他发现工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只是摆设,实际排放的污水严重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他多次向公司高层反映,但都被无视,甚至受到了威胁。后来,他认识了前来调查的孙磊,将自己掌握的证据都交给了孙磊,包括工厂的排污记录、高层的指示文件等。
“那些证据足以让盛华集团倒闭,还能让高俊彦他们坐牢。”杨建国说,“孙磊拿到证据后,说会尽快公开。可没想到,没过多久,我就听说孙磊意外身亡了。高俊彦的人找到了我,想让我交出备份的证据,我趁机跑了出来,一直躲到现在。我知道他们不会放过我,所以一直不敢露面。”
“你手里还有备份的证据吗?”林墨问。
杨建国点了点头,从床底下拿出一个铁盒,里面装着一叠文件和一个U盘:“这些是备份,我一直藏在这里。孙磊当年把主要证据藏在了哪里,我也不知道,他说过会找一个安全的地方。”
林墨接过铁盒,打开文件一看,里面果然是盛华集团的排污记录和高层的指示文件,上面有高俊彦的签名。U盘里则是工厂排污的视频和录音,证据确凿。
“高俊彦为什么要杀孙磊?仅仅是因为他调查污染问题吗?”赵阳问。
杨建国摇了摇头:“不止。孙磊在调查中发现,盛华集团的资金链早就断了,高俊彦为了维持公司运营,一直在进行非法融资,还涉及洗钱。周正明董事长发现了这件事,想揭发他,结果就失踪了。孙磊查到了周正明失踪的真相,也查到了高俊彦非法融资和洗钱的证据,所以高俊彦才一定要杀他灭口。”
林墨和赵阳对视一眼,终于明白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高俊彦为了夺权和掩盖自己的非法行为,先是杀害了发现真相的周正明,将其尸体隐藏起来,制造了失踪的假象;然后又杀害了调查此事的记者孙磊,伪装成意外身亡;陈默因为将这些案件改编成小说,逐渐接近了真相,高俊彦担心他曝光更多秘密,于是策划了凶杀案,嫁祸给李伟;而现在,高俊彦还在寻找杨建国,想彻底销毁证据。
“杨先生,我们现在需要你跟我们回滨海市,出庭作证。”林墨说,“有了你的证词和这些证据,我们就能将高俊彦绳之以法。”
杨建国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们回去。孙磊不能白死,周董事长也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失踪,我要为他们讨回公道。”
就在林墨和赵阳带着杨建国准备返回滨海市的时候,赵阳的手机响了,是监视高俊彦的侦查员打来的。
“林队,不好了!高俊彦不见了!我们跟踪他到一个地下停车场后,他就失去了踪迹,我们在他的车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游戏开始了’!”
林墨的脸色一变。高俊彦肯定是察觉到了什么,提前跑路了,而且看他留下的纸条,似乎还在策划着什么。
“立刻调取地下停车场的监控,还有周边道路的监控,务必找到高俊彦的行踪!”林墨沉声吩咐,“另外,加强对盛华集团的监控,查封相关的办公场所和工厂,冻结公司账户,防止高俊彦转移资产。”
“明白!”
林墨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高俊彦心思缜密,手段狠辣,他不会就这么轻易认输,他所谓的“游戏”,很可能是想最后一搏,甚至可能会伤害更多的人。
而此时,滨海市的一处废弃码头,高俊彦正站在一艘快艇旁,手里拿着一个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林墨队长,好久不见。”电话那头传来高俊彦冰冷的声音。
林墨握紧了手机:“高俊彦,你跑不掉的,我们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你最好立刻投降。”
“证据?”高俊彦轻笑一声,“林队长,你以为你找到的就是全部吗?太天真了。周正明的尸体在哪里,你知道吗?孙磊藏起来的关键证据在哪里,你知道吗?还有,陈默的加密文件夹‘深渊’里,到底藏着什么,你知道吗?”
林墨的心头一沉:“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游戏才刚刚开始。”高俊彦的声音带着一丝疯狂,“我给你三个提示,如果你能在二十四小时内找到周正明的尸体、孙磊藏起来的关键证据,以及‘深渊’文件夹里的秘密,我就告诉你一个更大的真相。否则,我会毁掉所有证据,永远消失,而你们,永远也抓不到我。”
“你敢!”
“我有什么不敢的?”高俊彦的声音变得更加冰冷,“第一个提示:周正明的尸体,在他最爱的地方。第二个提示:孙磊的证据,在‘光明’所在的地方。第三个提示:‘深渊’的秘密,在陈默的小说里。林队长,祝你好运,二十四小时后,我们再见。”
电话被挂断了,林墨的脸色凝重到了极点。高俊彦的疯狂超出了她的预料,他不仅想拖延时间,还想和她玩一场猫鼠游戏。而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解开这三个谜题,找到所有证据,将高俊彦绳之以法。
“林队,现在怎么办?”赵阳看着林墨,神色焦急。
“立刻返回滨海市,兵分三路。”林墨沉声道,“第一组,调查周正明生前最喜欢去的地方,重点排查他的私人别墅、度假山庄、还有他经常去的公益场所,一定要找到他的尸体。第二组,调查孙磊生前的活动轨迹,尤其是他提到的‘光明’相关的地方,可能是图书馆、学校、教堂,或者是某个寓意光明的建筑,务必找到他藏起来的关键证据。第三组,重新梳理陈默的小说,尤其是《深渊》的手稿和未公开的章节,找到‘深渊’文件夹的密码线索,破解其中的秘密。”
“明白!”
车队立刻掉头,加速向滨海市驶去。此时,距离高俊彦给出的期限,只剩下二十三小时。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与疯狂凶手的终极较量,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