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林砚几乎泡在厨房里。他先用温水反复浸泡牦牛腱子,去除血水和杂质,再用料酒、姜片腌制两小时去腥味。随后,他架起砂锅,放入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倒入师父留下的老坛豆瓣酱和自制泡椒,小火慢炒出红油,再加入高汤,将牦牛腱子放入锅中,盖上盖子焖煮。
“师父,这样要煮多久啊?”苏晓看着咕嘟冒泡的砂锅,满脸焦急。林砚擦拭着额头的汗珠:“最少十二个时辰,还要每隔两小时翻一次面,让味道彻底渗进去。”深夜,后厨的灯光依旧亮着,林砚守在砂锅旁,时不时掀开盖子观察肉质变化,鼻翼间满是豆瓣的醇厚与泡椒的鲜香。
第三天中午,周鼎山准时到来。林砚端上一道“红油牦牛腱”,牦牛腱子被切成薄片,码在白瓷盘里,淋上红亮的辣椒油,撒上葱花和白芝麻。周鼎山夹起一片放进嘴里,先是豆瓣的咸香在舌尖炸开,接着是泡椒的酸辣层层递进,最后是牛肉本身的醇厚回甘,肉质软烂却不失嚼劲。
“好!好一个以柔克刚!”周鼎山拍案叫绝,“你不仅懂川味的魂,更把林家的烟火气融了进去。当年你师父没看错人!”他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菜谱,“这是我珍藏的川菜秘方,今日就传给你,希望你能让川味与你的烟火厨艺结合,走出更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