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废后不想回头,但帝王悔不当初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章 晨光未暖,旧誓已

废后不想回头,但帝王悔不当初

炭盆里的余烬还泛着暗红,我伸手拨了拨,灰烬簌簌落下。薛莹端着莲子粥进来时,手有点抖。

“娘娘……”她轻声唤。

我没抬头,看着铜镜里自己的脸。昨夜残留的脂粉还没洗净,眼下一片青灰。我接过银匙,搅动碗中的粥。白瓷映得唇色发淡,倒像是病中模样。

“太子那边怎么说?”我问。

薛莹低头:“今晨派了小太监送帖子来,说是……安好。”

我轻笑一声,银匙磕在碗沿发出脆响。太子倒是会说话,一句“安好”就把我打发了。

“把妆匣拿来。”我说。

薛莹迟疑片刻,还是捧来了紫檀木匣。我打开盖子,母亲留下的翡翠镯子静静躺在红绸上,裂痕像条蜈蚣横贯其间。我摸了摸镯子,冰凉刺骨。

“娘娘……”薛莹欲言又止。

我抬眼看向她:“怎么了?”

她咬了咬唇:“奴婢刚在廊下听见,太子今早去了御花园偏殿……苏婉儿也在。”

我手指顿了顿,旋即笑了笑:“苏婉儿在御花园,太子去瞧一眼,也是常事。”

她却摇头:“不是去瞧一眼。奴婢听见小宫女说,太子召了苏婉儿单独说话,还命人清了殿外的人。”

我放下镯子,轻轻叹了口气:“看来他终于忍不住了。”

薛莹急了:“娘娘!您不生气吗?”

我反问她:“你见过谁会在意一块烧焦的帕子?”

她愣住。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晨光从缝隙漏进来,照在案头那封父亲的密信上。信纸被风吹得哗啦作响,字迹在光线下忽明忽暗。

“朝中风向将变。”父亲写得含糊,但我知道他想说什么。

“太子登基在即。”我低声念出这句,“所以他要立苏婉儿为嫔。”

薛莹脸色变了:“可娘娘才是皇后!”

我转过身,看着她:“皇后?你以为他真认我这个皇后?”

她咬着唇,没说话。

我走回妆台前坐下,拿起梳子慢慢梳理长发:“我沈清瑶从不做无谓之争。若他想立苏婉儿,我不拦。若他想宠苏婉儿,我不管。但若他想一边立她为嫔,一边还要我做他的皇后……”

我停顿片刻,声音冷了几分:“那他就错了。”

薛莹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娘娘真的放下了?”

我笑了笑:“你以为我还在乎一个男人的心?”

她低下头,没再说话。

我继续梳头,动作缓慢而有力。发丝垂落肩头,乌黑浓密。铜镜里映出我的脸,平静如水,却比昨日凤冠霞帔时更显锋芒。

“把那封信送去丞相府。”我将回信交给她,“就说女儿自有主张,无需担忧。”

她接过信,转身离去。

我靠在椅背上,闭了闭眼。

辰时三刻,我起身换衣。素色襦裙,不施粉黛,反倒显得气度从容。薛莹回来时,我已坐在案前批阅奏折。

“娘娘……”她欲言又止。

我抬眼:“怎么了?”

她犹豫片刻,才低声说:“奴婢刚才在去丞相府的路上,看见太子身边的王公公进了绣坊。”

我挑眉:“做什么?”

“他拿了一方帕子,让绣娘重绣……”她声音更低,“是当年苏婉儿绣的那方并蒂莲帕。”

我手指一顿,随即轻笑:“他还留着那帕子?”

薛莹点头:“而且看样子是要重绣一模一样的。”

我沉吟片刻,忽然问:“你说,太子为何要重绣那帕子?”

她皱眉:“难道是……还想重温旧情?”

我冷笑一声:“他倒是想。”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阳光正好,照在庭院里的一株海棠上,花瓣落了满地。

“你以为他是想重温旧情?”我回头看向薛莹,“他是在试探我。”

她一愣。

“他以为我还像从前一样,会因为这点小事与他争执。”我淡淡道,“但他错了。”

薛莹看着我,眼中多了几分敬佩:“娘娘果然不同以往。”

我笑了笑,没说话。

巳时初,我收到消息,太子召见苏婉儿于御花园偏殿。我提笔写下“准”,便搁下朱笔。

“娘娘真让他见?”薛莹有些惊讶。

我抬眼:“有何不可?”

她咬咬唇,终究没再说什么。

我望着窗外飞舞的纸鸢,轻声道:“你可知风筝为何能飞起来?”

她摇头。

“因为它被线牵着。”我缓缓道,“可一旦线断了,它就再也飞不高。”

她似懂非懂地看着我。

我收回目光:“我沈清瑶,从来不是风筝。”

她终于明白我的意思,低声道:“娘娘说的是太子。”

我点头:“他以为我还会在意他与苏婉儿的事,可他不知道,我早已不是那个被他牵着走的棋子。”

她沉默片刻,忽然问:“那苏婉儿呢?她会不会……”

“她不会。”我打断她,“苏婉儿聪明得很。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道太子不可能真正立她为后。”

她松了口气:“那就好。”

我却笑了笑:“可太子不知道。”

她怔住。

“他会以为苏婉儿愿意做他的贵人,以为她甘心做个妾。”我缓缓道,“可他忘了,苏婉儿不是傻子。”

她终于明白:“所以娘娘故意让他们见面?”

我点头:“我要让他看清现实。”

她看着我,眼神复杂。

我站起身,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写完后,我将信封好,递给薛莹:“送去给父亲。”

她接过信,轻声问:“娘娘真要这么做?”

我点头:“是时候了。”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去。

我站在窗边,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扬起。

我终于不再是那个被动等待的男人手中的棋子。

我是执棋人。

辰时三刻,我收到消息,太子召见苏婉儿于御花园偏殿。我提笔写下“准”,便搁下朱笔。

“娘娘真让他见?”薛莹有些惊讶。

我抬眼:“有何不可?”

她咬咬唇,终究没再说什么。

我望着窗外飞舞的纸鸢,轻声道:“你可知风筝为何能飞起来?”

她摇头。

“因为它被线牵着。”我缓缓道,“可一旦线断了,它就再也飞不高。”

她似懂非懂地看着我。

我收回目光:“我沈清瑶,从来不是风筝。”

她终于明白我的意思,低声道:“娘娘说的是太子。”

我点头:“他以为我还会在意他与苏婉儿的事,可他不知道,我早已不是那个被他牵着走的棋子。”

她沉默片刻,忽然问:“那苏婉儿呢?她会不会……”

“她不会。”我打断她,“苏婉儿聪明得很。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道太子不可能真正立她为后。”

她松了口气:“那就好。”

我却笑了笑:“可太子不知道。”

她怔住。

“他会以为苏婉儿愿意做他的贵人,以为她甘心做个妾。”我缓缓道,“可他忘了,苏婉儿不是傻子。”

她终于明白:“所以娘娘故意让他们见面?”

我点头:“我要让他看清现实。”

她看着我,眼神复杂。

我站起身,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写完后,我将信封好,递给薛莹:“送去给父亲。”

她接过信,轻声问:“娘娘真要这么做?”

我点头:“是时候了。”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去。

我站在窗边,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扬起。

我终于不再是那个被动等待的男人手中的棋子。

我是执棋人。

巳时二刻,天光更盛。

我正翻阅奏折,忽听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薛莹脸色发白地冲进来,手中攥着一张纸条。

“娘娘!”她喘着气,“方才王公公从绣坊出来,手里拿着一帕子……”

我眉头微挑:“又是帕子?”

“不是普通的帕子。”她压低声音,“是并蒂莲的帕子,跟当年苏婉儿绣的一模一样!”

我手指一顿,随即冷笑:“他还留着那个?”

薛莹急道:“不仅如此,绣娘说太子命她们照着原样重绣,连针脚都要一模一样,说是……说是想送给苏婉儿。”

我轻轻放下手中朱笔,端起茶盏吹了吹浮沫,慢条斯理地饮了一口。

“他倒是念旧。”我语气淡漠,“只是这帕子,早就该烧干净了。”

薛莹急得眼眶都红了:“娘娘,您真不生气吗?那可是……那是您亲手绣的,当年您为他熬了整整三个月的眼,才绣成那一方帕子啊!”

我垂眸,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声音平静如水:“是啊,我亲手绣的。可现在呢?他已经把它送给了别人。”

“可他现在又叫人重绣……”薛莹咬牙,“这不是忘恩负义吗?”

我抬眼看她,眼里没有一丝波澜:“他从来就没真的爱过我,又谈何忘恩?”

她一震,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阳光正好,照在庭院里的一株海棠上,花瓣落了满地。

“你以为他是想重温旧情?”我回头看向薛莹,“他是在试探我。”

她一愣。

“他以为我还像从前一样,会因为这点小事与他争执。”我淡淡道,“但他错了。”

薛莹看着我,眼中多了几分敬佩:“娘娘果然不同以往。”

我笑了笑,没说话。

我确实不同以往了。

从前的我,会因为他一句温柔的话而欣喜若狂,会因为他一个眼神而患得患失。

如今的我,只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像一场拙劣的戏码。

我沈清瑶,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皇后。

我是皇后,也是丞相之女,更是这宫里最不该被轻视的女人。

未时初,我正在批阅奏折,忽听外头传来通报声。

上一章 第一章 大婚夜,无人来圆房 废后不想回头,但帝王悔不当初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冷宫门前旧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