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旧藤椅上的月光
本书标签: 现代  亲情 

远行的牵挂

旧藤椅上的月光

高考结束那天,晓星攥着成绩单,书包带子在肩上甩得老高,一路狂奔着冲回村里。院门口的老槐树正枝繁叶茂,王秀兰坐在藤椅上择韭菜,翠绿的菜叶在她布满皱纹的手里簌簌落下。

“奶奶!奶奶!”晓星的声音撞开院门,带着少年人独有的雀跃。

王秀兰手一顿,抬起头看见孙女通红的脸颊,连忙放下菜篮子:“囡囡,这是咋了?跑这么急,喘口气再说。”

晓星把成绩单往奶奶手里一塞,胸膛还在剧烈起伏:“奶奶!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全县第三名!”

“啥?”王秀兰的手猛地一抖,成绩单滑落在地,韭菜撒了一地。她踉跄着站起身,扶住藤椅扶手才稳住身形,弯腰捡起成绩单,眯着眼睛凑近看——上面的数字密密麻麻,她一个也认不全,可看着孙女眼里的光,眼泪唰地就涌了出来。“真的?囡囡没骗奶奶?”

“骗你干啥!”晓星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笑着点头,“老师刚通知的,录取通知书过几天就到!”

王秀兰拉住孙女的手,掌心的老茧摩挲着晓星的手背,眼泪越流越凶:“好,好啊……我的囡囡真争气!你爷爷要是在,指定得买两挂鞭炮放放。”她哽咽着,抬手擦眼泪,“当年他就说,咱囡囡是读书的料,将来要去大城市呢。”

晓星的笑容淡了些,靠在奶奶肩上:“爷爷肯定在天上看着呢,他也会高兴的。”

接下来的日子,王秀兰像是上了发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活。她翻出樟木箱底压着的蓝布,那是当年给晓星准备嫁妆的料子,如今要给孙女做几件新衣服。缝纫机哒哒哒响到深夜,晓星劝她歇着,她总说:“北京远,穿得体面点,别让人笑话。”

集市上,王秀兰踮着脚在花生摊前挑拣,摊主笑着问:“大娘,买这么多花生给谁呀?”

“给我孙女,她要去北京上大学了。”王秀兰的语气里满是骄傲,“她从小就爱吃这个,装着路上吃,在学校想家了也能尝尝家里的味儿。”

她还把那把陪伴了自己三十年的旧藤椅搬出来,用抹布蘸着肥皂水一遍遍擦拭,连缝隙里的灰尘都没放过。晓星放学回来,看见奶奶正用绳子给藤椅捆绑加固,忍不住问:“奶奶,这藤椅带着干啥呀?学校里有桌椅,再说这么大,也不好带。”

王秀兰抚摸着藤椅光滑的扶手,那里被岁月磨出了温润的包浆,眼神里满是不舍:“这藤椅跟着我几十年了,你爷爷当年亲手编的。你带着它,就像奶奶在你身边陪着你一样。”她顿了顿,拉过晓星的手放在藤椅上,“你摸摸,这椅子坐着暖和,北京冬天冷,你学习累了,就坐在上面歇会儿,跟在家里一样。”

晓星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抱住奶奶的腰:“奶奶,我不想离开你。我就在咱县城上大学好不好,天天能回家看你。”

王秀兰拍了拍她的后背,喉咙发紧,强忍着眼泪:“傻孩子,人总是要长大的,哪能一辈子守在奶奶身边。北京是大城市,有更好的学校,更好的前程,你得去闯闯。”她松开孙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布包,塞进晓星手里,“这是奶奶这些年攒的钱,省吃俭用攒下的,你拿着。在外面别委屈自己,想吃啥就买,缺钱了就给奶奶打电话。”

晓星打开红布,里面是一沓崭新的钞票,叠得整整齐齐,还有一个小小的银锁,上面刻着“长命百岁”四个字。“奶奶,这银锁……”

“这是你出生那天,你爷爷去镇上银铺给你打的。”王秀兰的声音哽咽了,“他说戴着它,能保你平安健康,一辈子顺顺当当。你带着它,就像爷爷和奶奶都在你身边护着你一样。”她帮晓星把银锁戴在脖子上,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却让晓星觉得心里暖暖的。

离开家的那天,天还没亮,窗外的启明星还亮着。王秀兰就起床了,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晓星揉着眼睛起来,看见奶奶正在灶台前忙活,锅里冒着热气,是她最爱吃的鸡蛋面。

“醒啦?快洗漱完来吃饭。”王秀兰回头,眼里带着红血丝,显然一夜没睡,“多吃点,路上远,别饿肚子。”

晓星坐在桌边,看着碗里卧着的两个荷包蛋,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她低头扒拉着面条,不敢抬头看奶奶,怕一抬头眼泪就掉下来。

“慢点吃,别噎着。”王秀兰坐在对面,手里拿着晓星的背包,一遍遍检查着,“身份证、录取通知书、钱都放好了吗?衣服多带两件,北京比家里冷。”

“都放好了,奶奶,你放心吧。”晓星含糊地应着,把面条咽下去。

吃完早饭,王秀兰拎着行李,送晓星到村口的汽车站。天刚蒙蒙亮,村里的鸡叫此起彼伏,汽车站只有他们祖孙俩。晓星想自己拎行李,奶奶却不肯:“我再帮你拎会儿,到了北京,就没人给你拎行李了。”

汽车缓缓进站,晓星上车前,王秀兰又拉住她,仔细帮她理了理衣领:“囡囡,到了学校记得给奶奶报平安。照顾好自己,别熬夜,别冻着,别跟同学闹矛盾。”

“我知道了,奶奶。”晓星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少干点农活,按时吃饭。”

“好,好,奶奶都记住了。”王秀兰挥着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淌,“常给奶奶打电话,让奶奶听听你的声音。”

汽车发动了,晓星趴在车窗上,看着奶奶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她大声喊着:“奶奶!你要好好的!我放假就回来!”

王秀兰站在原地,挥着的手久久没有放下,嘴里一遍遍念叨着:“囡囡,一路平安……囡囡,记得想家……”她的声音被汽车的轰鸣声淹没,可晓星知道,奶奶一定还在喊着她的名字,直到汽车消失在路的尽头。

到了北京,晓星把藤椅放在宿舍的窗边。每当学习累了,她就坐在上面,摸着扶手处的包浆,仿佛能感受到奶奶的体温,听到奶奶的唠叨。她每天都会给奶奶打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总能听到奶奶急切的声音:“囡囡?是囡囡吗?”

“奶奶,是我。”晓星笑着说,“我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

“好,好,听到你的声音就放心了。”奶奶的声音里带着欣慰,“囡囡,今天吃的啥呀?合不合胃口?”

“吃的米饭和红烧肉,可香了。”晓星故意说得热闹,“学校的饭菜挺好的,比家里的还好吃。”

“那就好,别舍不得花钱。”奶奶又问,“睡得香不香?宿舍冷不冷?”

“睡得可香了,宿舍有暖气,一点都不冷。”晓星说,“奶奶,你呢?今天有没有去地里干活?别太累了。”

“没干活,就在家坐着呢。”奶奶的声音顿了顿,“囡囡,北京的冬天冷,记得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要是感冒了,就赶紧去看医生,别硬扛着。”

“知道啦,奶奶,我都记着呢。”晓星笑着答应,眼眶却悄悄红了。她知道,奶奶肯定又去地里干活了,只是不想让她担心。

挂了电话,夜色渐浓,月光透过窗户洒在藤椅上,藤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是奶奶在身边轻声呢喃。晓星摸着脖子上的银锁,心里暖暖的,也酸酸的。她知道,无论走多远,奶奶的牵挂都会像这月光一样,一直陪伴着她,照亮她前行的路。

上一章 藤椅上的等待 旧藤椅上的月光最新章节 下一章 藤椅上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