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另一端,一盏简约的北欧风台灯,在堆满物理竞赛教程和草稿纸的书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晕。孙逸凡刚结束一场线上小组讨论,关于下周要提交的科创项目方案。他靠在椅背上,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伸手去拿桌上的水杯。
就在这时,放在手边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显示有一条新的私信。
他随意地瞥了一眼,发送者的名字让他动作微微一顿。
杏子栀。
这个名字,连同那次关于南宋词人吴文英《莺啼序》的激烈而愉快的辩论,一起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他记得对方引经据典,思路清晰,言辞间有种不合年龄的沉静与敏锐,给他留下了颇深的印象。但自那之后,他们便如同两条短暂交汇的河流,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再无联系。
这么久了,她会有什么事?
带着一丝好奇,他解锁屏幕,点开了对话框。
然后,他愣住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段长得超乎想象的文字。目光快速扫过开头几句,孙逸凡的脊背不由自主地挺直了,慵懒的神情瞬间被惊讶所取代。这……这不是讨论诗词歌赋,这分明是一篇细腻至极的少女心事独白。
他几乎是屏住呼吸,逐字逐句地往下读。
“今天下午自习课,阳光很好,他回头借笔记的时候,对我同桌笑了一下……”
“林景学长……他的声音真好听,像风吹过风铃……”
“我知道这很傻,马上就要高考了,大家都在拼命刷题,我却还在为这种微不足道的事情心神不宁……”
“我好像……有点喜欢他。可是,我这么普通,他怎么会注意到我呢?”
文字里充满了青涩的悸动、小心翼翼的自我审视和淡淡的怅惘。孙逸凡的指尖停留在屏幕上,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这突如其来的、过于私密的倾诉,让他这个旁观者都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感到一丝尴尬。这显然是一条发错了的信息,本该属于某个闺蜜,或者那个她提到的“只有自己知道的私密小号”。
他的第一反应是啼笑皆非。这个世界真是充满了奇妙的误会。但紧接着,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悄然滋生。
林景。
这个名字他当然知道。敬梓一中的风云人物,学生会主席,品学兼优,长相出众,是很多女生谈论的焦点。孙逸凡对这类校园明星式的人物向来敬而远之,觉得他们活得太“标准”,太“正确”,缺乏一点真实的人间烟火气。但他不得不承认,林景确实很优秀。
而“杏子栀”……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上。在论坛上那个言辞犀利、逻辑分明的“杏子栀”,与现实中被林景一个笑容就搅乱心绪、会为暗恋而烦恼自卑的“杨雨诗”,形象开始缓慢地重叠。
是的,孙逸凡知道“杏子栀”就是杨雨诗。他的同班同学,那个坐在他旁边,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得像一株含羞草,偶尔在讨论问题时眼神会流露出执拗光芒的女孩。
开学初那次倒霉的小组合作,他们被分到一起完成一个关于城市历史变迁的调研报告。杨雨诗负责资料整理和文字撰写,做事极其认真严谨,甚至有些刻板。而孙逸凡天性散漫,喜欢天马行空,最后整合观点时,两人在报告的结构和侧重点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闹得很不愉快。自那以后,两人在班里基本就成了点头之交,保持着礼貌而疏远的距离。
他印象中的杨雨诗,总是微微低着头,走路很快,像生怕引起别人注意。她的素描本似乎是她最好的伙伴,课间时常看到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写写画画。她的成绩中上,不算拔尖,但语文和英语尤其出色。苏念汐是她形影不离的朋友,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在一起,一个沉静,一个活泼,倒是奇妙的互补。
孙逸凡从未想过,这个看似平淡如水的同桌,内心世界竟然如此丰富、敏感。那些细腻的文字,像一幅工笔画,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少女在成长路口,面对学业压力、朦胧情感和自我认同时的迷茫与憧憬。
一种奇异的感觉在他心中蔓延。他仿佛一个无意间闯入了别人秘密花园的游客,看到了主人最珍视也最隐秘的风景。这让他感到一种不该有的窥探感,甚至有一丝愧疚。但同时,一种难以言喻的保护欲也油然而生。
这条信息对她来说,一定非常重要,也非常私密。发现发错人后,她现在一定慌得要命吧?会不会急得哭出来?
孙逸凡几乎能想象出杨雨诗此刻惊慌失措、满脸通红的模样。那个因为辩论不过他就气得脸颊鼓鼓、最后却还是认真把他提出的合理建议写进报告里的倔强女孩,此刻正因为一个阴差阳错的失误而陷入窘境。
他忍不住弯起了嘴角,但很快又收敛了。不能笑,这很不道德。
那么,该怎么办?
直接回复:“同学,你发错人了。”——这无疑是最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但想到对方可能因此承受的加倍尴尬和羞耻,他立刻否定了这个选项。假装没看见,保持沉默?这样似乎可以避免当下的尴尬,但以他对“杏子栀”(或者说杨雨诗)那种敏感性格的推测,沉默可能会让她更加胡思乱想,陷入更长久的焦虑和猜测中。
或者……将错就错?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形成。既然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既然他意外地成为了她秘密的守护者,那么,何不以一个友善的、绝对安全的“陌生人”的身份,给她一点小小的安慰和回应呢?这样既能缓解她的恐慌,也能让这个意外不至于变得太糟糕。
他斟酌着词句。不能表现得太熟络,以免让她怀疑;也不能太冷漠,那会适得其反。要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一个陌生网友应有的礼貌、距离感,以及一丝恰到好处的善意。
他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敲击。
“嗨,收到了一条很长的心事呢。(微笑表情)看起来好像是不小心发错了?没关系,每个人都会有手滑的时候,我就当一回安静的树洞吧。”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要不要就此打住?似乎又显得太敷衍。他想起她文字里流露出的自卑和对学业的焦虑,又补充了一句:
“另外,偷偷说一句,觉得你文字里的情感很真挚,能这样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情,本身就是一件很勇敢的事哦。高考加油,一切都会好的。”
反复读了两遍,确认语气自然、平和,不会给人轻浮或窥探的感觉后,他轻轻点击了“发送”。
信息送达的提示出现。
孙逸凡放下手机,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城市的灯火如同散落的星辰。他的心情有些微妙,一种参与了别人人生的隐秘感,混合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那个安静同桌的重新审视与好奇。
他不知道这个小小的谎言会引向何方,但至少在此刻,他希望这个回应,能像一颗小小的定心丸,安抚住屏幕另一端,那个名叫杨雨诗的女孩的惊慌。
而他,孙逸凡,以及他的另一个身份“清语”,与“杏子栀”的故事,就在这条本不该存在的回复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刚刚经历完惊魂一刻的杨雨诗,正对着屏幕上那条来自“清语”的新消息,陷入了另一种复杂的呆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