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穿越崇祯:重振大明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现代996社畜兼穿越 

第4章:皮岛危局,方略初定

穿越崇祯:重振大明

第4章:皮岛危局,方略初定

早朝的钟声刚响,太和殿里就已经弥漫开熟悉的“嗡嗡”声,活像捅了个马蜂窝。我刚坐上龙椅,还没来得及喝口热茶润嗓子,底下的文官们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话题从陕西的流民扯到江南的漕粮,绕了十八个弯还没摸到正题。

我掏了掏耳朵,心里忍不住吐槽:这帮文官怕不是把朝堂当成了科举考场?一个个唾沫星子横飞,尽是些“之乎者也”的虚头巴脑,秀语言才华倒是一把好手,论办事效率,怕是连我前世公司里混摸鱼的同事都不如。原主崇祯就是被这帮人绕得晕头转向,看似刚愎自用,实则被牵着鼻子走,而我不一样——我这才是真·刚愎自用,毕竟手握领先千年的大局观和知识,跟他们浪费时间拉锯,不如直接拍板定调。

“都给朕住口!”我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鎏金的纹路硌得手心发麻,却也成功让殿内的嘈杂瞬间归零,“朕今天只议一件事——皮岛!谁要是再扯无关话题,休怪朕把他的奏折扔出去!”

大臣们被我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一哆嗦,纷纷低下头,连呼吸都放轻了。兵部尚书杨嗣昌连忙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英明,皮岛近日确实乱象丛生。毛文龙死后,刘兴祚与陈继盛为争夺控制权,已然势同水火,军中将士人心惶惶,恐有哗变之险,更别提牵制后金了。”

“哗变?”我挑了挑眉,拿起案头的皮岛舆图,手指点在那座孤悬海外的岛屿上,“何止是哗变?皮岛是什么地方?是钉在后金腰眼上的钉子,是咱们牵制清军入关的敌后游击基地!现在倒好,钉子快自己锈死了!”

我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冷意:“刘兴祚是降将,勇猛善战却不懂变通;陈继盛是毛文龙旧部,熟悉岛务却心胸狭隘。两人争权,一个想握军权,一个想掌粮饷,闹到最后,怕是要把皮岛拱手送给皇太极!”

话音刚落,翰林院侍读学士钱谦益就站了出来,摇头晃脑地说道:“陛下,臣以为,皮岛之乱,根源在于毛文龙生前专断独行,如今群龙无首,当务之急是遴选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前往坐镇,调和刘、陈二将矛盾,方能彰显我大明以德服人之风范……”

“德高望重?”我嗤笑一声,打断他的话,“钱大人,你倒是说说,哪位大人既懂军务又通民政,还能让降将与旧部都心服口服?等你选出这么个人来,皮岛怕是早就换了旗帜!”

钱谦益被我问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讷讷地说不出话来。旁边立刻有大臣附和钱谦益的观点,主张“安抚为主”,也有大臣主张“强硬弹压”,把刘兴祚或陈继盛调回京城问罪,两边又是一番唇枪舌剑,吵得我脑仁疼。

我看着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心里暗暗自嘲:这就是大明的文官集团?遇到问题不想解决方案,先吵个天翻地覆,争赢了面子,输了里子也无所谓。皮岛离京城千里之外,等他们争论出结果,黄花菜都凉了。

“够了!”我再次拍案而起,语气冰冷,“朕不想听你们扯皮!今日议事,只说重点,只提方案,谁再敢说一句废话,杖责三十!”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再敢轻易开口。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指着皮岛舆图说道:“皮岛的问题,核心就三个:权力失衡、贪腐滋生、人心浮动。要解决,就得对症下药,搞三层方略,一层都不能少!”

我走到舆图前,用朱笔在岛上圈出两个红点,分别标注“刘”“陈”二字:“第一,分权制衡!刘兴祚善军事,就让他掌兵权,负责练兵御敌;陈继盛熟民政,就让他管粮饷,负责后勤补给。再令登莱巡抚曾樱遴选两名心腹参将,分别协助二人,互相监督,谁也不能独断专行!”

“第二,严控军需!”我又在舆图边缘写下“粮”“饷”二字,“户部与登莱粮道即刻整顿皮岛补给流程,粮饷直接运抵岛上,设立三方对账制度——驻军、粮道、巡抚各持一本账,每月核对,一旦发现克扣、虚报,无论涉及谁,一律军法处置,诛九族!”

“第三,收拢人心!”我重重地在毛文龙的名字上画了个圈,“毛文龙虽有贪腐之嫌,但对皮岛将士有恩,是他们的主心骨。传朕旨意,追赠毛文龙为左都督,建忠勇祠于岛上,厚恤其家属。告诉皮岛的将士们,朝廷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劳,只要忠心报国,朝廷绝不会亏待他们!”

这三层方略在我心里早已成型,毕竟以现代管理思维来看,分权、控财、凝心,本就是解决团队内乱的基本操作,只不过放在明末,倒成了惊世骇俗的举措。

大臣们听完,纷纷面露惊讶之色,杨嗣昌忍不住说道:“陛下,分权制衡固然好,但刘兴祚乃降将,让他掌兵权,恐有隐患;陈继盛心胸狭隘,让他管粮饷,怕是会故意刁难刘兴祚啊!”

“隐患?刁难?”我冷笑一声,“朕要的就是他们互相牵制!刘兴祚掌兵却无粮,想反也反不了;陈继盛管粮却无兵,想刁难也得掂量掂量。至于隐患,只要粮饷掌握在朝廷手里,将士们有饭吃、有饷拿,谁还会跟着他叛乱?”

“还有追赠毛文龙一事,”钱谦益又忍不住开口,“毛文龙贪腐属实,追赠官职、建立祠堂,恐遭天下人非议,说陛下赏罚不明啊!”

“非议?”我眼神一沉,“天下人非议的是朝廷失信,不是朕赏罚不明!毛文龙有罪,朝廷自然会清算,但他对皮岛的功劳也不能抹杀。追赠他,不是为了他个人,是为了稳住皮岛的十万将士!让他们知道,朝廷恩怨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才能收拢人心!”

我顿了顿,语气坚定:“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再议!杨尚书,即刻拟旨,三道圣旨,分别发往登莱巡抚曾樱、户部、登莱粮道,限三日内发出,十日之内,必须见到成效!”

“臣遵旨!”杨嗣昌不敢再反驳,连忙躬身领旨。其他大臣也纷纷跪倒在地,齐呼“陛下圣明”,虽然眼神里还有几分疑虑,但没人再敢提出反对。

我看着他们顺从的模样,心里忍不住自嘲:还是皇权好用啊,要是在前世,想推行个改革方案,得跟领导汇报、跟同事沟通、跟下属协调,磨破嘴皮子还不一定能成,现在倒好,一句话的事,谁也不敢违抗。只不过,这权力越大,责任也越重,皮岛这步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散朝后,我没有回后宫,而是直接去了御书房。王承恩早已将皮岛的详细资料、粮草缺口数据、将士名册都整理好,堆在案头。我坐在御书房的烛火下,仔细翻阅着这些文书,越看越心惊。

皮岛的粮草缺口竟然高达三十万石,按现在的军饷标准,将士们已经三个月没发饷了,难怪人心浮动。而毛文龙生前,竟然私吞了近半数的粮饷,用来养私兵、买田地,难怪陈继盛会对刘兴祚心存不满——他怕是早就习惯了这种“一言堂”的模式,不愿意分权给外人。

“王承恩,”我指着粮草数据问道,“户部现在还有多少存粮?能调拨多少给皮岛?”

王承恩躬身回道:“回陛下,国库现存粮食仅五十万石,除去京城守军、宫廷用度,最多能调拨十万石给皮岛,剩下的二十万石,得从江南漕粮中挪用。”

“十万石不够,至少二十万石!”我皱了皱眉,“告诉毕自严,江南漕粮暂缓运往京城,先调拨二十万石给皮岛,务必在一个月内运到。缺的部分,从宗室亲王的粮仓里借调,就说是朕的旨意,谁敢违抗,以通敌论处!”

王承恩吓了一跳:“陛下,从宗室借粮,怕是会引来非议啊!”

“非议怕什么?”我冷笑一声,“宗室亲王富可敌国,囤积了大量粮食,眼看着皮岛将士饿着肚子守边疆,他们却坐享其成,这合理吗?朕借他们的粮,是让他们为大明做贡献,算是便宜他们了!”

王承恩不敢再多言,连忙躬身应道:“奴才遵旨,这就去传话给毕尚书。”

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我重新拿起皮岛舆图,用朱笔在上面标注出粮饷运输路线、驻军布防位置、忠勇祠选址,越画越清晰。烛火摇曳,映照在舆图上,这座孤悬海外的小岛,在我眼中不再是混乱不堪的烂摊子,而是大明反击后金的重要支点。

我揉了揉眼睛,感到一阵疲惫。从穿越过来到现在,就没好好歇过,天天处理烂事,比前世996加班还累。但一想到皮岛的十万将士,想到大明的江山社稷,我就又充满了动力。

就在这时,沈贵妃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轻声说道:“陛下,夜深了,喝碗参汤暖暖身子吧。御书房的烛火太暗,长时间看文书伤眼睛。”

沈贵妃出身将门,祖父是万历年间的爱国将领沈有容,自幼在军中耳濡目染,不仅习得骑射功夫,更通粗浅兵法韬略,比起寻常深闺女子,多了几分英气与见识。我抬头看着她,只见她穿着一身素色宫装,却难掩眉宇间的飒爽,鬓边斜插一支银质梅花簪,烛光映在她白皙的脸颊上,晕开一层柔和的光晕。手里的参汤冒着袅袅热气,清甜的香气混着她身上淡淡的松墨香,让人莫名心安。我心里一暖,接过参汤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缓解了不少疲惫。

“贵妃怎么来了?”我问道。

“臣妾听闻陛下在御书房熬夜处理皮岛事务,放心不下,就亲自炖了参汤过来。”沈贵妃轻声说道,目光落在舆图上,手指不自觉地顺着皮岛的海岸线划过,“陛下画的这布防图,倒是暗合‘扼守要道、互为犄角’的兵家之道。刘兴祚掌兵驻守前沿,陈继盛管粮坐镇腹地,再派参将分权监督,这制衡之术用得精妙,既防了内斗,又没废了两人所长。”

“哦?贵妃竟能看出其中门道?”我有些惊讶,原以为她只是略知皮毛,没想到竟能点透方略核心。

沈贵妃脸颊微红,却不怯场,侃侃而谈:“臣妾幼时曾听祖父讲过,战场之上,兵权与粮草从来不可归一。昔日祖父镇守福建,就常用‘兵粮分治’之法,避免将领拥兵自重。陛下这方略,比祖父的法子更周全,还加了追赠毛文龙收拢人心的举措,更是击中要害——皮岛将士多是毛文龙旧部,恩威并施,才能让他们真心归顺朝廷。”

她顿了顿,指尖点在舆图上的粮道标注处:“不过陛下,臣妾倒有个疑问。登莱到皮岛的海路艰险,粮船容易遭海盗劫掠或风浪损毁,户部只设三方对账,却没提中途护运之责,万一粮饷在途中出了岔子,岛上将士断了补给,怕是会再生变故。”

我心里一动,这倒是我忽略的细节。沈贵妃果然有将门之风,看问题直指要害。我放下参汤,赞许道:“贵妃提醒得极是!朕只想着到岛后的管控,倒忘了运输途中的风险。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

“臣妾以为,”沈贵妃沉吟片刻,“可令登莱水师抽调三艘战船,专门护送粮船,每艘粮船都派水师官兵随行,抵达皮岛后,水师将领需与岛上驻军、粮道官员共同签字确认,才算交接完毕。如此一来,运输、交接、对账形成闭环,既能防海盗,也能防粮道官员与水师勾结克扣。”

“好!就依贵妃所言!”我当即拍板,拿起朱笔在舆图旁批注“水师护航,三方交割”,“没想到贵妃不仅懂兵法,还深谙管理之道,真是朕的得力助手。比朝堂上那些只会扯皮的文官强多了!”

沈贵妃被我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垂眸道:“陛下过奖了,臣妾只是拾祖父之牙慧,哪及得上陛下的雄才大略。不过,那些宗室亲王素来骄纵,陛下要从他们手中借粮,怕是不会轻易顺从,说不定还会暗中勾结江南士绅阻挠漕粮调拨。”

“阻挠?”我冷笑一声,“朕倒要看看,谁敢!宗室亲王要是敢违抗,朕就查他们的贪腐罪证,抄他们的家;江南士绅要是敢作梗,朕就停了他们的科举资格,断了他们的仕途。在大明,朕是皇帝,朕的话就是律法!”

沈贵妃看着我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又补充道:“陛下固然可以用雷霆手段,但也需防他们狗急跳墙。臣妾建议,可让锦衣卫暗中监视宗室动向,同时令江南巡按提前安抚士绅,晓谕利弊——皮岛稳固,才能挡住后金南下,他们的家产田宅才能保全。如此恩威并施,阻力或可小些。”

我心中暗暗赞叹,沈贵妃不仅有勇识,还心思缜密,考虑得比我还周全。有这样一位懂军事、明事理的贵妃在身边,倒是省了我不少心。我伸手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微凉,指腹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却异常柔软。我拉着她靠近,烛火将两人的影子叠在舆图上,暧昧的光晕在空气中流转。

“贵妃所言极是,这些安排,朕明日就令王承恩去办。”我温声道,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耳垂上,声音不自觉放低,带着几分情热,“有你在身边提点,朕整顿大明、稳固江山的路,倒是少了不少障碍。朕竟不知,将门女子不仅能沙场点兵,还能为朕排忧解难,更……生得如此动人。”

沈贵妃的脸颊瞬间染上红霞,连脖颈都泛起淡淡的粉色,她想抽回手,却被我攥得更紧。我顺势抬手,指尖轻轻拂过她鬓边的碎发,指尖触到她温热的肌肤,她的呼吸微微一滞,睫毛轻轻颤动,像受惊的蝶翼。

“陛下……”她轻声唤道,声音带着几分羞涩,却没有躲闪,反而抬眸望我,眼底映着烛火,像盛了漫天星辰。

我俯身靠近她,鼻尖几乎碰到她的鼻尖,能闻到她发间清新的草木香。“朕说的是实话。”我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朝堂之上,皆是趋炎附势之辈,唯有你,真心为朕、为大明着想。”

话音未落,我微微低头,吻上她的唇。她的唇柔软而微凉,带着参汤的清甜,像含了一颗糖。沈贵妃浑身一僵,随即轻轻闭上眼,睫毛上沾了细碎的水光,双手下意识地抓住我的龙袍衣角,指尖微微泛白。

我没有深吻,只是轻柔地辗转片刻,便缓缓退开,额头抵着她的额头,感受着她急促的呼吸和发烫的脸颊。“往后,朕的身边,还需贵妃多费心。”我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情动,“待大明安稳,朕便带你去江南看看,看看你祖父曾镇守的海疆,看看太平盛世的模样。”

沈贵妃的眼眶微微泛红,她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却异常坚定:“臣妾愿陪陛下赴汤蹈火,无论前路多险,臣妾都与陛下同在。”她抬手,纤长的手指轻轻抚上我的脸颊,指尖带着小心翼翼的珍视,“陛下万金之躯,务必保重龙体,臣妾还等着陪陛下看大明中兴呢。”

我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吻了吻她的指尖,看着她眼底的情意,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乱世之中,能得如此知己,何其有幸。

沈贵妃没有再打扰,只是默默地为我添了些烛油,又取来一件披风盖在我身上,然后安静地坐在一旁的软榻上,拿起一本书翻阅,却时不时抬眸看向我,眼神里满是关切。御书房里,烛火燃烧的噼啪声、翻阅文书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竟生出一种岁月静好的错觉。

我又核对了一遍皮岛的粮草缺口、驻军人数、补给路线,将沈贵妃提出的水师护航、锦衣卫监视等建议补充进方略,确保没有任何遗漏。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我才放下朱笔,伸了个懒腰,感觉浑身酸痛,但心里却格外踏实。

皮岛的整饬方略已经完善,接下来就是执行。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挑战,但有了沈贵妃的提点与陪伴,有了这周密的部署,我相信,皮岛的乱象一定能得到遏制,这座敌后孤岛,终将成为大明最坚固的防线。

“王承恩,”我喊道,“传朕旨意,即刻将三道圣旨密封,增入水师护航条款,派快马送往登莱巡抚曾樱、户部、登莱粮道,务必日夜兼程,不得延误!另外,令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暗中监视宗室亲王动向,如有异动,即刻上报!”

“奴才遵旨!”王承恩连忙躬身领旨。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渐渐亮起来的天空,心里充满了期待。这是我穿越以来,制定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改革方略,它不仅关乎皮岛的安危,更关乎大明的未来。只要皮岛稳住了,就能牵制后金的兵力,为我整顿京营、充盈国库争取时间。

翻盘之路,这才刚刚迈出第一步。虽然困难重重,但我有信心,凭借着现代的知识和思维,凭借着皇权的力量,再加上沈贵妃这样的得力助手与红颜知己,一定能一步步修补大明的腐朽根基,让这座即将倾倒的大厦重新屹立起来。

我回头看了一眼案头的皮岛舆图,朱笔标注的红点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而沈贵妃正站在一旁,含着浅笑望着我,眼底的情意与晨光交相辉映。心里忍不住自嘲:苏越啊苏越,你这哪是当皇帝,简直是在当项目经理,带着一群猪队友,却意外收获了个金牌辅助兼红颜知己。不过没关系,只要核心团队给力,就算外围队友不给力,也能硬生生把项目推下去。

皮岛的事,就这么定了。接下来,该轮到整治京营、清查空饷了。我心里冷笑一声,大明的烂摊子,总得一个个来收拾,总有一天,我会让那些蛀虫们付出代价,让大明重新焕发生机,也不辜负身边人的期许!

上一章 第3章:皇后侍寝,温情定志 穿越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5章:崇焕入狱 亲军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