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东林党阻,暗布眼线
早朝的钟声刚响,太和殿里就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息。我刚坐上龙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东林党骨干、礼部侍郎钱龙锡就第一个出列,脸色铁青地躬身叩首:“陛下,臣有本启奏!陛下组建亲军、亲自统兵训练,此举违背祖制,恐动摇国本,臣恳请陛下即刻停止亲军编练,将兵权交还武将,以正纲纪!”
他话音刚落,立刻有十几位东林党官员附和,翰林院侍读钱谦益更是出列补充:“陛下,祖制规定‘君主治国,武将统兵’,陛下万金之躯,亲涉军旅已是不妥,如今还要打破‘兵归将统’的惯例,组建直属亲军,这与藩镇割据何异?恐遭天下人非议,说陛下专权独断,动摇大明根基啊!”
我掏了掏耳朵,心里忍不住吐槽:这帮东林党真是阴魂不散,上次散布流言没占到便宜,这次又拿祖制来压我。祖制?祖制能当饭吃?能挡住后金的铁骑?能填饱流民的肚子?历史上多少王朝就是被这“祖制”二字捆住手脚,瞻前顾后最终亡国。我可没这么傻,我这刚愎自用是刻在骨子里的——毕竟手握领先千年的认知,跟这帮守旧派讲道理,纯属浪费时间。
“祖制?”我冷笑一声,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鎏金的纹路硌得手心发麻,“钱侍郎,你倒是说说,太祖皇帝朱元璋是不是亲自带兵打下的大明江山?成祖皇帝朱棣是不是亲自统兵靖难、五征漠北?他们身为帝王,既能披甲上阵,朕为何不能组建亲军、亲自训练?”
钱龙锡脸色一白,连忙说道:“陛下,太祖、成祖乃是开国之君,身处乱世,不得不亲涉军旅。如今虽有边患,但天下初定,陛下当以治国为重,何必亲力亲为?”
“天下初定?”我站起身,目光如刀,扫过底下的东林党官员,“陕西流民作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后金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入关;左良玉等将领骄纵跋扈,不听调遣;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这叫天下初定?钱侍郎,你怕是活在梦里吧!”
我顿了顿,语气更加冰冷:“朕组建亲军,不是为了专权独断,是为了保住大明的江山!是为了让朕这个皇帝手里有兵,能应对内忧外患!是为了让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你们口口声声说祖制,说国本,可当大明江山不保的时候,你们所谓的祖制、国本,还有什么用?”
“陛下,臣以为不妥!”另一位东林党官员、御史刘宗周出列,“亲军直属陛下,不受兵部节制,万一将士只知有陛下,不知有朝廷,恐生祸乱。再说,组建亲军耗费巨资,如今国库空虚,不如将这笔钱用于赈济灾民、修缮军备,何必劳民伤财组建一支无用之师?”
“无用之师?”我嗤笑一声,走到刘宗周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见过能远射近战、纪律严明的无用之师?你见过装备套筒式刺刀、能对抗骑兵集群冲击的无用之师?你见过朕亲自训练、绝对忠诚的无用之师?刘御史,你不懂军事,就别在这里信口开河!”
我转头看向钱谦益,眼神凌厉:“至于你说的耗费巨资,朕用的是国库的银子,是为了大明的安危,不是为了中饱私囊!你们倒是心疼银子,可当初江南士绅逃税避税,你们怎么不站出来说话?怎么不心疼朝廷的损失?”
钱谦益脸色涨得通红,讷讷地说不出话来。钱龙锡却不死心,继续劝谏:“陛下,即便如此,祖制不可违!臣等身为言官,岂能坐视陛下违背祖制而不管?若陛下执意如此,臣等只能以死相谏!”
“以死相谏?”我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是不屑,“朕最讨厌你们这些文官,动不动就拿祖制说事,动不动就以死相谏,好像只有你们才是忠臣,别人都是乱臣贼子。朕告诉你们,今天这亲军,朕是建定了!谁要是再敢阻拦,休怪朕不客气!”
“陛下!”钱龙锡还想再说什么,我直接打断他的话,语气冰冷:“钱侍郎,你一再阻拦朕组建亲军,是不是怕朕的亲军练好了,会查你们勾结江南士绅、逃税避税的罪证?是不是怕朕的亲军挡住了后金,你们就没机会再借边患之名敛财?”
钱龙锡脸色骤变,连忙说道:“陛下,臣冤枉!臣一心为国,绝无此意!”
“冤枉不冤枉,朕心里清楚!”我眼神一沉,“朕就知道你们文官集团擅长抱团作对,人脉众多,想掣肘朕的改革。但朕告诉你们,朕向来行事果断,认定的事绝不会半途而废!朕要做的事,谁也拦不住!”
我环视一周,语气坚定:“今日之事,朕意已决!亲军编练照常进行,任何人不得再以祖制为由阻拦!谁敢再妄议此事,杖责二十大板!若敢当众辱骂朕,扰乱朝堂,休怪朕打断他的腿!”
“陛下,您这是暴政!”刘宗周忍不住喊道,“臣等不能眼睁睁看着陛下违背祖制,动摇国本!”
“暴政?”我冷笑一声,“朕这是为了大明!为了天下苍生!比起你这个只会空谈、误国误民的文官,朕的可是仁政!”
我对着殿外喊道:“锦衣卫!”
“在!”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立刻带着几名锦衣卫走进殿内,躬身听令。
“刘宗周目无君上,当众辱骂朕,扰乱朝堂,杖责四十,打断双腿,流放三千里!”我语气冰冷,没有丝毫犹豫。
“陛下饶命!”刘宗周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跪倒在地,“臣一时糊涂,求陛下开恩!”
“拖下去!”我不为所动。
锦衣卫立刻上前,架起刘宗周就往外拖。刘宗周一边挣扎,一边大喊:“陛下暴政!大明必亡!”
我眼神一沉:“再加二十杖!让他知道,污蔑皇帝的代价!朕是一仁君,懂吗?”
殿内的大臣们吓得浑身发抖,尤其是东林党官员,脸色一个个惨白如纸。钱龙锡还想求情,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他立刻闭上嘴,不敢再说话。
我看着底下噤若寒蝉的大臣们,心里忍不住自嘲:还是雷霆手段管用啊!跟这帮东林党讲道理,磨破嘴皮子也没用,不如直接用武力震慑。我穿越前就深知,东林党就是一群只会空谈道德、党同伐异、阻碍改革的蛀虫,他们的存在,是大明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不是怕杀太多人落下残暴的骂名,朕真想把他们一个个嘎了!不过没关系,咱是现代斯文人,有斯文人的招式,明着不能杀,暗地里可以慢慢收拾。
“还有谁想阻拦朕组建亲军?还有谁想骂朕是暴君?”我语气冰冷,扫过东林党官员,“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今日一次性说清楚,省得以后再浪费朕的时间!”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没人再敢开口。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没人再反对,那就散朝!杨尚书,亲军的装备、粮饷务必按时拨付,不得有误!骆指挥使,密切监视东林党官员的动向,若有异动,即刻上报!”
“臣遵旨!”杨嗣昌和骆养性连忙躬身领旨。
散朝后,我没有回后宫,而是直接去了御书房。王承恩见我脸色不好,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要不要传太医来按按?”
“不必了。”我摆了摆手,“给朕弄碗冰镇酸梅汤来,再把沈贵妃叫来,切记,悄悄行事,不要声张。”
王承恩眼神一动,连忙躬身应道:“奴才遵旨!”
片刻后,沈贵妃轻步走进御书房,身上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她见我脸色阴沉,又看了看紧闭的门窗,连忙压低声音问道:“陛下,这般隐秘传唤,可是朝堂上的事还没了结?”
“东林党明面上是不敢再闹了,但暗地里的手脚少不了。”我喝了一口酸梅汤,冰凉的甜意稍微压下了心头的怒火,“朕打断了刘宗周的腿,不过是杀鸡儆猴。可这群人根深蒂固,勾结江南士绅,手握舆论,说不定还会勾结地方将领,给亲军的粮饷、装备使绊子,甚至散布流言动摇人心。”
沈贵妃眼神凝重:“陛下说得是,东林党确实不能掉以轻心。只是,锦衣卫已经在监视,还需臣妾做些什么?”
“朕知道,但是东林党就一群国家肌体上的吸血虫,不堪大用的。”我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她掌心的微凉与柔软,语气严肃又带着几分笃定,“但这件事,必须你来做。朝堂上的官员,大多要么是东林党,要么是骑墙派,朕信不过;锦衣卫虽然能监视京城动向,但他们在江南的人脉远不如你广,想挖深挖透他们与士绅的勾结、贪腐的证据,还得靠你。”
沈贵妃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陛下,臣妾是后宫嫔妃,干预朝政、收集官员情报,若是被人发现,恐遭非议,也会给陛下带来麻烦。”
“麻烦?比起大明的安危,这些算什么?”我握紧她的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放心,这件事只有你我知道,绝对不会泄露。而且,朕早有打算——以后我就让后宫女子参政,来打烂东林党这群废柴的脸!他们不是自诩清流、看不起女子吗?朕偏要让你们看看,女子的智慧和手段,比他们这群只会空谈误国的酸腐文人强百倍!”
沈贵妃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化为浓烈的敬佩与决心。她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陛下既有此雄心,臣妾愿为陛下打头阵!就算冒着被非议的风险,臣妾也在所不辞!只是,臣妾该如何收集情报?又该如何把情报传递给陛下?”
“你不用亲自出面。”我凑近她,声音压得更低,“你可以通过你祖父的旧部、沈家的亲友,暗中联系那些对东林党不满的江南士绅、地方官员——毕竟东林党垄断仕途、兼并土地,得罪的人可不少。让他们帮忙收集东林党官员的动向,尤其是与江南士绅的资金往来、私下密谈,还有是否与地方将领勾结的证据。”
我顿了顿,仔细叮嘱:“情报收集好后,你可以将密信藏在胭脂盒的夹层里,让心腹宫女交给王承恩,再由他转交给朕。王承恩是朕最信任的人,绝对可靠。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你的行踪,也不要强迫别人,能收集到多少就收集多少,安全第一。”
“陛下放心,臣妾会小心的。”沈贵妃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果决的光芒,“臣妾会以探亲、祈福为由,暗中联系相关人员,绝对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若是遇到棘手的情况,臣妾会及时通过王承恩向陛下请示。”
“好。”我满意地点了点头,抬手轻轻拂去她鬓边的碎发,语气柔和了许多,“贵妃,辛苦你了。等将来大明中兴,朕不仅要为你正名,还要让天下人知道,女子不仅能相夫教子,更能为国分忧、运筹帷幄。东林党这群蛀虫,迟早要被我们联手清理干净!”
沈贵妃脸颊微红,眼神里满是坚定与爱意:“陛下言重了。能为陛下分忧,能为大明出力,是臣妾的荣幸。只要能助陛下稳住江山,臣妾做什么都愿意。”
她没有再多留,担心停留太久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临走前又谨慎地检查了一遍门窗,才轻步离去。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东林党,你们想阻拦朕的中兴之路,想继续误国误民,朕不会让你们得逞的!明面上,朕有亲军在手,能应对内忧外患;暗地里,朕有沈贵妃这枚最隐秘的棋子,能掌握你们的一举一动。等时机成熟,朕一定会把你们这帮蛀虫一个个都揪出来,清算你们的罪行!
我拿起案头的亲军训练章程,仔细翻阅着。亲军的训练已经步入正轨,两千精壮流民在我的亲自训练下,已经有了几分精锐的模样。接下来,我要加快训练进度,让他们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东林党的动向,防备他们的暗中使绊。
心里忍不住自嘲:苏越啊苏越,你这皇帝当得,真是越来越刺激了。不仅要当政治家、军事家、训练教官、武器设计师、健身教练,现在又多了个“情报头子”的身份,还得开创后宫参政的先例,真是把“刚愎自用”发挥到了极致。一边要训练军队,应对外敌;一边要跟东林党斗智斗勇,收集情报。比前世996加班累多了,也惊险多了。不过没关系,谁让你是穿越者呢?谁让你肩负着重振大明的使命呢?
我看着窗外的天空,眼神坚定。东林党虽然势力庞大,但只要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一定能战胜他们。亲军是朕的底牌,情报是朕的利器,沈贵妃是朕最信任的盟友,只要这三样在手,朕就有信心,在这波谲云诡的明末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改写历史,重振大明!
接下来,朕要做的,就是继续训练亲军,等待沈贵妃收集的情报,同时密切关注辽东、陕西的局势。一旦时机成熟,朕就会对东林党动手,清算他们的罪行,为大明的中兴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