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陆续开募,乱象初治
京郊的招募点被秋日的朝阳晒得暖洋洋,却挡不住涌动的人潮。流民们拖家带口,衣衫褴褛地排成长龙,眼神里满是渴望与忐忑,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骑着马,身着轻便铠甲,手里还攥着那根磨得光滑的竹条,身后跟着王承恩和几名锦衣卫,慢悠悠地巡视着——自从上次定下招募五千亲军的目标,这一个月来,招募点就没断过人,可真正能达标的精壮,却少得可怜。
“陛下驾到——”王承恩的尖嗓刚落下,原本嘈杂的招募点瞬间安静下来。流民们纷纷扭头,看清我身上的铠甲和腰间的龙纹,扑通扑通跪倒一片,连大气都不敢喘。那些排队的士兵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眼神里像燃起了火焰,死死盯着我,恨不得把我模样刻进骨子里。
“朕不来盯着,怕是招进来的都是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混子。”我翻身下马,用竹条轻轻敲了敲地面,目光扫过队列。几个面黄肌瘦、脚步虚浮的年轻人立刻把头埋得更低,生怕被我选中又因体力不支被淘汰。
顺天府尹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惶恐:“陛下息怒,臣已按您的要求严格筛选,可流民大多是逃难而来,能活下来已是不易,体格精壮的确实不多。”
我叹了口气,心里忍不住吐槽:这明末的民生真是烂到骨子里了,连找五千个能打仗的精壮都这么难。前世在网上看军事纪录片,随便一个征兵点都是清一色的壮汉,哪像现在,放眼望去全是饿瘦的“难民团”。看来招募亲军这事,只能慢慢来,边招边练,先把底子打起来再说。
“继续筛,宁缺毋滥!”我语气坚定,“凡是年龄在十六到三十五岁之间,能举起三十斤石锁、跑完三里地不喘气的,才算达标。另外,身上有纹身、有案底、油嘴滑舌的,一律不要!朕要的是能打仗、肯听话的铁血战士,不是混饭吃的蛀虫!”
“臣遵旨!”顺天府尹不敢怠慢,连忙让人加强筛选。
我走到石锁旁亲自坐镇,刚一站定,队列里就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涨红了脸,主动往前站了半步,眼神里满是跃跃欲试。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抓住石锁,喝一声劲,硬生生将三十斤的石锁举过头顶,脸憋得通红,却稳稳地坚持了三秒。
“不错!”我点了点头,用竹条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大,却让他浑身一震,激动得眼睛都亮了。周围的士兵更是羡慕不已,窃窃私语着:“李虎被陛下用竹条拍了!”“这可是无上荣耀啊!”
“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我问道。
“回陛下,小人李虎,陕西人,家乡遭了灾,父母都没了,一路乞讨来的京城。”年轻人放下石锁,气喘吁吁地说道,眼神里满是激动与敬畏,“陛下刚才那一下,小人这辈子都忘不了!”
我忍不住失笑,心里暗道:这帮士兵真是淳朴,被竹条敲一下都当成荣耀。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能看出他们对朕的敬畏之心。“好,李虎,你过关了。”我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朕的亲军了,有饭吃、有饷银,还能报仇雪恨,保卫家园!”
李虎连忙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磕出了红印:“谢陛下!陛下再造之恩,小人永世不忘!往后陛下指哪,小人就打哪,万死不辞!若能再得陛下竹条指点,小人就算受罚也心甘情愿!”
这话引得周围士兵一阵附和,纷纷喊着“愿受陛下指点”,眼神里的渴望几乎要溢出来。我摆了摆手,心里暗暗自嘲:没想到这竹条还成了“荣誉象征”,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多削几根。
接下来,又有几个年轻人通过了筛选。一个叫王二的小伙子,跑完三里地后体力不支,差点摔倒,却硬是撑着站直了身子。我用竹条轻轻敲了敲他的腿:“体质太差,还得好好练!”他不仅不懊恼,反而满脸喜色,连连道谢:“谢陛下指点!小人一定拼命训练,不辜负陛下期望!”
看着他们这副模样,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流民,虽然穷苦,却有着最朴素的忠诚和最坚韧的意志。只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希望,他们就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可更多的人,却因为体力不支,遗憾地被淘汰。看着他们失落的眼神,我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但亲军是大明的底牌,绝不能凑数。“给他们发放两斗粮食,让他们各自散去,或者去城外的屯田点开垦荒地。”我说道,“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干活,将来亲军扩编,还能再来报名。”
巡视完招募点,我又骑马赶往校场。两千名先招募的亲军正在进行训练,队列已经有了几分模样,齐步走的脚步声整齐划一,震得地面微微发麻。沈至绪穿着铠甲,正在指挥士兵们练习火器操作,看到我来,连忙上前行礼。
“陛下,您来了!”
“训练得怎么样了?三段击战术练得如何了?”我问道。
“回陛下,士兵们都很刻苦,三段击战术已经初步成型,您要不要亲自检验一下?”沈至绪说道。
“好!”我点了点头,走到高台上。士兵们看到我,训练的劲头更足了,一个个昂首挺胸,眼神里满是激动,连动作都标准了不少。
沈至绪一声令下,四百名装备鲁密铳配刺刀的士兵迅速列队,分成三排,整齐地举起了火枪。
“第一排,瞄准!射击!”
“砰!”第一排士兵扣动扳机,硝烟弥漫,子弹呼啸着飞向远处的靶子。
“第一排退至后排装填,第二排,瞄准!射击!”
“砰!”第二排士兵紧接着射击,火力丝毫没有中断。
“第二排退至后排装填,第三排,瞄准!射击!”
“砰!”第三排士兵的射击声落下,第一排士兵已经装填完毕,重新上前列队。
三轮射击下来,靶子上布满了弹孔,虽然准头还有些欠缺,但火力持续性已经相当不错。我满意地点了点头,拿起竹条指着队列:“不错!但还有不足!装填速度太慢,瞄准不够精准!记住,战场上,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你们的装填速度再快一点,就能多杀一个敌人,就能多活一个自己!”
我走下高台,竹条在士兵们的枪杆上轻轻敲击:“都给朕打起精神来!上午练火器,下午练刺刀格斗和体能,晚上学纪律条例!朕要让你们每一个人都成为能远射近战、以一当十的精锐!”
士兵们齐声高呼:“遵旨!”声音洪亮,震耳欲聋。被竹条敲到的士兵更是激动不已,挺直了腰板,恨不得让我多“指点”几下。
就在这时,王承恩悄悄走到我身边,低声说道:“陛下,沈贵妃娘娘派人送来密信,说是有重要情报。”
我心里一动,连忙跟着王承恩来到校场旁的帐篷里。王承恩从怀里掏出一个胭脂盒,打开夹层,里面藏着一张折叠的密信。我展开密信,上面是沈贵妃清秀的字迹,写着她收集到的情报——东林党骨干钱谦益、钱龙锡等人,与江南士绅勾结,通过虚报田亩、伪造账目等方式,偷税漏税高达数百万两白银,这些银子大多流入了东林党官员和士绅的私囊,甚至有部分被用来贿赂地方将领,阻挠亲军粮饷供应。
看完密信,我脸色瞬间变得冰冷。果然不出所料,东林党这群蛀虫,一边在朝堂上指责朕组建亲军耗费巨资,一边却在暗地里大肆贪污偷税,中饱私囊!数百万两白银,足够亲军全军的装备和粮饷了,却被他们用来挥霍享乐,置大明的安危于不顾!
我紧紧攥着密信,指节都有些发白。心里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恨不得立刻下令将钱谦益等人抓起来,抄家问斩!但我很快冷静下来——现在还不是时候。亲军还未完全成型,战斗力还不够强,东林党在朝堂上势力庞大,人脉众多,若是现在与他们彻底翻脸,恐怕会引发大乱,甚至可能导致地方将领叛乱,得不偿失。
“斯文人的招式,就得慢慢来。”我低声自语,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现在不能硬来,只能先把这笔账记下来,等亲军训练成型,局势稳固,再一举将他们清算!
我将密信烧毁,对王承恩说道:“告诉沈贵妃,情报收到了,让她继续收集,务必小心谨慎,不要暴露自己。另外,让锦衣卫密切监视钱谦益、钱龙锡等人的动向,尤其是他们与江南士绅、地方将领的往来,一旦有异动,即刻上报!”
“奴才遵旨!”王承恩连忙躬身领旨。
走出帐篷,阳光依旧明媚,校场上士兵们训练的呐喊声此起彼伏。我看着他们刻苦训练的身影,心里的怒火渐渐被坚定的决心取代。东林党,你们等着,这笔账,朕迟早会跟你们算清楚!
接下来的日子里,招募工作继续进行,虽然精壮依旧不多,但陆续有合格的流民加入亲军,队伍渐渐壮大到四千多人,离五千人的目标越来越近。我制定了“亲属备案、忠诚宣誓”制度——所有入伍的士兵,都要登记亲属信息,由锦衣卫核实备案,一旦士兵叛逃或作乱,其亲属将受到牵连;同时,每一批新招募的士兵,都要在校场上对着大明的旗帜宣誓,发誓忠于陛下、忠于大明,永不背叛。
这一天,又有两百名新士兵加入,校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忠诚宣誓仪式。士兵们身着统一军装,整齐地列队,举起右拳,眼神坚定地宣誓:“我等自愿加入亲军,忠于陛下,忠于大明,严守纪律,奋勇杀敌,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宣誓完毕,我走上高台,声音洪亮地说道:“将士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朕的亲军,是大明的铁血战士!朕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忠诚报国、奋勇杀敌,朕就会给你们应有的待遇!”
我顿了顿,宣布道:“亲军士兵,每月军饷一两白银,管吃管住,战死沙场者,朝廷将厚恤其家属,发放五十两抚恤金,其子嗣可入国子监读书;立有军功者,论功行赏,升职加薪,甚至可以封官进爵!”
话音刚落,校场上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士兵们一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在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有几个士兵甚至哽咽着喊道:“能为陛下效力,能得陛下如此厚待,就算粉身碎骨也值了!”
我看着他们激动的模样,心里忍不住自嘲:还是真金白银管用啊!前世在公司,老板画再多的饼都没用,不如直接涨工资来得实在。现在看来,这个道理在古代也同样适用。
欢呼声过后,我继续说道:“但朕丑话说在前面,若是有人敢背叛朕、背叛大明,若是有人敢贪污军饷、违反纪律,朕也绝不姑息!军法如山,违者斩立决!”
士兵们的欢呼声瞬间停止,一个个表情严肃,眼神里充满了敬畏。
接下来,新加入的士兵立刻投入到训练中。我亲自带着他们练习队列,用竹条纠正他们的动作:“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脚步对齐!腰杆挺直!拿出点军人的样子来!”
竹条在队列间游走,谁的动作不标准、谁的脚步错了,竹条就会精准地落在他的肩膀上。被打到的士兵不仅不抱怨,反而挺直了腰板,更加认真地练习,脸上满是“荣幸”之色。一个小个子士兵因为紧张,脚步错乱,被我用竹条轻轻敲了一下,他立刻稳住身形,小声说道:“谢陛下指点!”
上午练队列和火器操作,下午练刺刀格斗和体能。我手把手地教新士兵装填火药、瞄准射击,示范刺刀格斗的招式,看着他们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后来的逐渐熟练,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沈贵妃也时常悄悄派人送来情报,每次都藏在胭脂盒、香囊等不起眼的物件里。情报越来越详细,不仅证实了东林党与江南士绅的偷税漏税行为,还发现他们与部分地方将领暗中往来,试图在亲军粮饷上做手脚。我一边让沈贵妃继续收集证据,一边让锦衣卫加强监视,同时暗中调整亲军的粮饷供应渠道,避免被东林党钻了空子。
半个月后,五千亲军终于全部招募完毕。虽然其中还有不少人身体底子较弱,但在这一个多月的边招边练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队列整齐,动作标准,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军人的英气和坚定。
这一天,我决定进行亲军组建以来的首次全面演练,检验训练成果。校场上,五千亲军整齐列队,四百名火器兵在前,配备鲁密铳和刺刀,两千六百名长枪兵在后,组成严密的方阵,剩下的两千名士兵则分为骑兵和步兵预备队。
“演练开始!”我一声令下,演练正式拉开序幕。
火器兵迅速分成三排,三段击战术有条不紊地展开,枪声此起彼伏,火力持续不断;长枪兵则组成密集的枪阵,稳步推进,模拟对抗骑兵冲击;预备队则随时待命,准备支援各个方向。
整个演练过程,士兵们听从指挥,协同作战,虽然还有些生疏,但已经展现出了极强的纪律性和战斗力。我站在高台上,看着这支由自己亲手打造的军队,心里充满了自豪和信心。
演练结束后,我走到队列前,用竹条指着士兵们说道:“不错!你们没有让朕失望!虽然还有不足,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我顿了顿,语气坚定:“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是朕的底牌!接下来,朕会继续加强训练,让你们成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无论是后金的铁骑,还是农民起义军,无论是朝堂上的蛀虫,还是地方上的叛乱,只要敢与大明为敌,敢与朕为敌,朕就会让你们将他们一一扫平!”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洪亮,响彻云霄。他们看着我的眼神,充满了崇拜与忠诚,仿佛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就愿意赴汤蹈火。
看着他们一张张充满斗志的脸庞,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五千亲军已经初步成型,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加强训练,让他们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继续收集东林党的罪证,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
心里忍不住自嘲:苏越啊苏越,你这皇帝当得,真是越来越有模有样了。从朝堂上的唇枪舌剑,到校场上的亲自训练,从招募士兵到制定制度,从收集情报到布局反击,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更没想到的是,一根竹条还成了“荣誉象征”,这帮士兵的淳朴真是让我意外。比前世996加班累多了,但看着这支亲手打造的军队,看着大明的希望一点点燃起,再累也值了!
我看着远处的天空,眼神坚定。东林党虽然狡猾,但只要朕手握亲军这张底牌,手握情报这把利器,就一定能战胜他们。大明的中兴之路,虽然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但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接下来,朕要做的,就是继续训练亲军,等待时机,一举清算东林党的罪行,然后整顿朝纲、充盈国库、对抗外敌,一步步将大明拉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