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穿越崇祯:重振大明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现代996社畜兼穿越 

第10章:亲军开训,火器列装

穿越崇祯:重振大明

第10章:亲军开训,火器列装

秋高气爽,京郊校场的黄土被晨光晒得松软,踩上去沙沙作响。五千亲军按身高列队,身着统一的藏青色短打军装,腰间束着牛皮腰带,虽仍有几分青涩,却已褪去流民的涣散,眼神里透着对未来的期许。我手持竹条,身后跟着沈至绪和几位锦衣卫,缓步走过队列,竹条轻轻敲击着掌心,声音在空旷的校场上格外清晰。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流民,是大明亲军!”我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如钟,穿透了清晨的薄雾,“朕不管你们以前是种地的、乞讨的,还是打零工的,进了这校场,就得守朕的规矩!队列、体能、火器、刺刀,一样都不能落下!将来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封官进爵,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士兵们齐声高呼:“遵旨!”声音震得远处的树梢微微晃动,连风都带着几分激昂。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沉声道:“现在,任命临时军官!李虎,你任第一队队长;王二,第二队队长……”我念出一串名字,都是之前招募时表现突出、体能过硬的士兵,“你们的职责是带领队伍训练,监督纪律,谁要是敢徇私舞弊、敷衍了事,朕先拿你们开刀!”

被点到名的士兵们又惊又喜,连忙出列跪倒:“谢陛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

“起来吧。”我挥了挥手,“现在开始队列训练!沈至绪,教他们基本动作!”

沈至绪应声上前,手持长枪示范:“听我口令!立正!挺胸收腹,目视前方!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士兵们跟着口令挪动脚步,起初杂乱无章,有人顺拐,有人脚步快慢不一,还有人忍不住东张西望。我手持竹条走下高台,在队列间游走,竹条精准地落在动作不标准的士兵身上:“挺胸!腰杆挺直!像没吃饭吗?”“脚步对齐!左边的,你顺拐了不知道?”“看什么看!目视前方!”

竹条落下的力道不大,却足够醒目。被打到的士兵不仅不抱怨,反而挺直了腰板,更加认真地模仿动作——在他们看来,能被陛下亲自“指点”,是莫大的荣耀。我心里忍不住自嘲:这帮士兵真是淳朴,换前世公司里的员工,被领导这么“敲打”,怕是早就要撂挑子了。

队列训练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太阳渐渐升高,晒得士兵们汗流浃背,军装都湿透了,贴在身上。但没有一个人敢偷懒,队列也从最初的杂乱变得整齐划一,齐步走的脚步声铿锵有力,震得地面微微发麻。

中午休息时,士兵们围着干粮和水囊狼吞虎咽,脸上却满是兴奋。李虎走到我面前,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憨厚地笑道:“陛下,这队列训练看着简单,练起来真不容易!不过跟着陛下练,心里踏实!”

“踏实就好。”我笑了笑,“队列是纪律的基础,连走路都走不齐,上了战场就是一盘散沙。下午开始体能训练,三十斤石锁举十分钟,三里地跑下来不能喘,达不到标准的,晚上没饭吃!”

士兵们齐声应道:“遵旨!”

下午的体能训练堪称“魔鬼式”。石锁区,士兵们憋红了脸,咬牙坚持;跑道上,士兵们争先恐后,汗水滴在黄土上,瞬间被吸干。我拿着竹条在一旁监督,时不时喊着加油,看到偷懒的就上去敲一下:“快点!再坚持一下!现在多流点汗,将来战场上就能少流血!”

就在士兵们训练得热火朝天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王承恩带着几名锦衣卫护送着一队马车赶来,马车上盖着帆布,鼓鼓囊囊的。

“陛下!兵器坊送来您要的鲁密铳!”王承恩跳下马车,快步上前禀报。

士兵们瞬间停下训练,纷纷围了过来,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渴望。我心里一阵激动,快步走到马车旁,掀开帆布——一排排崭新的鲁密铳整齐地摆放在车厢里,黑铁的铳管泛着冷光,木质枪托打磨得光滑细腻。

“总共一千支,其中两百支是仿制的正版鲁密铳,八百支是兵器坊按您的图纸打造的山寨货。”兵器坊的掌事太监连忙上前,躬身说道,“陛下,这山寨鲁密铳虽不如正版精准,但胜在工艺简单、造价低廉,而且经过测试,连续射击二十次不会炸膛。”

“好!”我拿起一支正版鲁密铳,沉甸甸的手感很扎实,铳管口径均匀,做工精细。再拿起一支山寨货,重量略轻,铳管虽不如正版光滑,但整体还算规整。“来人,设置靶子,五十步外!”

士兵们连忙搬来几个稻草人靶子,立在五十步外的空地上。我装上火药、铅弹,举起鲁密铳,瞄准、扣动扳机——“砰!”枪声清脆,铅弹精准地命中了靶心。

“陛下神射!”士兵们齐声喝彩,眼神里满是崇拜。

我又拿起一支山寨鲁密铳,重复操作,扣动扳机——“砰!”枪声同样清脆,铅弹落在了靶子的左上方,虽未命中靶心,但偏差不大。

“不错!”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山寨货虽精准度略逊于正版,但比起京营那些打十来枪,就可能炸膛的破铳,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京营的铳要看人品,咱们的铳是靠工艺!”

士兵们哈哈大笑起来,对这山寨鲁密铳的信心更足了。

“现在,朕教你们如何操作!”我站在高台上,手持鲁密铳,详细讲解道,“第一步,清理铳管;第二步,倒入火药,用量要精准,多了容易炸膛,少了威力不足;第三步,放入铅弹,用通条压实;第四步,点燃火绳,瞄准目标;第五步,扣动扳机!”

我一边讲解,一边放慢动作示范,每一个步骤都反复强调。士兵们看得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都看明白了吗?”我问道。

“明白了!”士兵们齐声应道。

“好!现在分组练习,每十人一组,由临时队长带领,先练习装填,再进行试射!”我下令道,“记住,动作要标准,火药用量要统一,谁敢擅自更改,军法处置!”

士兵们立刻分组,围在临时队长身边,小心翼翼地拿起鲁密铳,开始练习装填。起初,很多人动作笨拙,火药洒了一地,通条也用不好,甚至有人把铅弹放反了。

我手持竹条在各组间游走,看到错误动作就立刻纠正:“火药倒多了!倒出去一半!”“通条要压实,不然铅弹会跑偏!”“铅弹放反了!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还想上战场?”竹条时不时落在士兵的手上、肩膀上,力道不大,却足够让他们记住教训。

李虎一组学得最快,很快就完成了装填,请求试射。我点了点头:“准了!”

李虎深吸一口气,举起鲁密铳,瞄准靶子,扣动扳机——“砰!”铅弹命中了靶子的胸口位置。

“好!”我喝彩道,“继续!”

有了李虎的示范,其他士兵也陆续完成了装填,试射声此起彼伏。虽然大多偏离靶心,但没有出现炸膛、卡壳等问题,士兵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陛下,这山寨鲁密铳真好用!比小人以前见过的火铳强多了!”一个士兵兴奋地说道。

“是啊陛下!连续打了五枪,一点事都没有!”另一个士兵附和道。

我笑着说道:“好用就好!这是你们的保命符,也是你们杀敌的利器!从明天起,上午练队列、体能,下午练火器操作和刺刀格斗,晚上学纪律条例和火器保养!朕要让你们在一个月内,熟练掌握鲁密铳的操作,形成战斗力!”

“遵旨!”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里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校场上的训练如火如荼。士兵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天黑才休息,虽然累得浑身酸痛,但没有一个人抱怨。队列越来越整齐,体能越来越强,火器操作也越来越熟练。从最初的五十步试射,到后来的八十步、一百步,命中率越来越高。

我也每天陪着士兵们训练,亲自示范动作,纠正错误,竹条几乎成了我的标配。有时候练得累了,就和士兵们一起坐在地上,分享前世的军事知识,教他们如何利用地形、如何协同作战。士兵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我的崇拜也越来越深。

这天下午,正当士兵们进行火器实弹演练时,王承恩急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陛下,沈贵妃娘娘派人送来紧急密报,说是查到了东林党、江南盐商与左良玉的利益勾结证据!”

我心里一动,随他来到校场旁的帐篷。帐篷内,王承恩拿出一封加密密信和一本薄薄的账目册,递到我手中:“娘娘说,这是刚破译的左良玉写给钱谦益的回信,还有江南盐商的暗中饷银往来记录,牵扯甚广!”

我先翻开账目册,上面详细记录着江南各大盐商的行贿明细,每月向钱谦益、钱龙锡等东林党官员输送的银两数额巨大,备注栏里写着“盐引疏通”“赋税减免”等字样,最后一页还附着左良玉的收款记录,赫然写着“江南盐商联名饷银”。

再打开密信,上面写道:“江南盐商百万两饷银已收到,谢大人与盐商同仁周全。陛下亲练亲军、广列火器,恐日后加征盐税、商税,断我等生路。若朝堂有‘清君侧’之议,某愿按兵荆楚,牵制官军南下,助大人谏言陛下,保全江南盐税旧制与盐引特权,共护地方安宁。”落款处盖着左良玉的私印,墨迹未干。

“好一个‘保全盐税旧制与盐引特权’!”我冷笑一声,将密信和账目册一同丢进旁边的火盆里,火焰腾地升起,瞬间将这些肮脏的证据吞噬,火星溅起又落下,如同这帮人的痴心妄想。

王承恩愣了一下:“陛下,这可是重要证据……”

“不过是东林党、盐商、地方军阀的利益捆绑罢了,不值一提。”我语气平淡,眼神里却没了温度。作为现代军迷,我对左良玉的军队实力再清楚不过——号称百万大军,实则是十几万军纪涣散、靠劫掠补充军需的乌合之众,别说对抗我这五千装备火器的亲军,就算遇到后金的普通骑兵,也得望风而逃。

至于东林党,不过是江南盐商的“政治代言人”,靠着盐商输送的巨额利益在朝堂上兴风作浪,本质上就是一群为了钱袋子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的蛀虫。他们勾结左良玉,无非是怕朕整顿盐税、收回盐引特权,断了他们的敛财之路。

“陛下,那……要不要提防他们联手作梗?”王承恩还是有些忧心。

“提防什么?”我嗤笑一声,“左良玉的乌合之众,我五千亲军的三段击就能轻松击溃;东林党和盐商的利益链,只要朕掐断盐税漏洞,他们自然就成了无根之木。”我站起身,走到帐篷门口,望着校场上正在练习火器齐射的亲军,枪声整齐划一,硝烟弥漫中透着肃杀之气,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亲军练强,然后从京城的中小贪官开刀,我需要一笔扩军费用的,再慢慢清算江南的旧账!朕就是这么仁慈的一个人,呵呵,不急的。”

我转头对王承恩说道:“这事不用声张,更不用下旨防备。你悄悄转告沈贵妃,继续深挖东林党与江南盐商的勾结证据,尤其是京城官员中负责盐税征管、盐引发放的蛀虫,一一列名造册报给朕。另外,让沈至绪加快火器战术合练,三日之后,朕要亲眼看到三段击的完整实战演练!”

“奴才遵旨!”王承恩见我胸有成竹,终于放下心来,躬身退去。

帐篷外,夕阳的余晖洒在校场上,给士兵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光。枪声依旧清脆,喊杀声依旧激昂,这支亲手打造的亲军,就像一把正在锻造的利刃,终将划破明末的黑暗。

我心里忍不住自嘲:苏越啊苏越,你这皇帝当得真是热闹,一边要练强军,一边要对付“东林党+盐商+军阀”的利益联盟。不过也好,左良玉这种战五渣根本不足为虑,先拿京城的小贪官开刀,既可以充盈国库,又能震慑朝堂,还能敲山震虎,让江南的盐商和东林党知道,朕的新政不是他们能阻挠的,可谓一举三得。

前世996加班,天天跟KPI较劲,这一世当皇帝,天天跟贪官污吏、利益集团过招,虽然累,但刺激多了。等收拾完京城的小贪官,再一步步收回盐税大权、清算东林党,把大明的财政命脉牢牢抓在手里,到时候别说左良玉,就算是后金,朕也有底气跟他们硬碰硬!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亲军形成战斗力,只要证据收集到位,朕就可以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让那些蛀虫们知道,大明的江山,不是他们用来中饱私囊的工具!

上一章 第9章:皮岛传旨,人心渐稳 穿越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2章:扩军至万,装备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