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穿越崇祯:重振大明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现代996社畜兼穿越 

第13章:后宫议事,分工初定

穿越崇祯:重振大明

第13章:后宫议事,分工初定

早朝的钟声刚响过三刻,太和殿内就弥漫着一股压抑的火药味。文官们身着藏青官袍,列队站在殿中,为首的钱谦益手持一本厚厚的联名奏折,脸色铁青地出列:“陛下,江南盐商历代经营盐务,为朝廷缴纳巨额赋税,如今陛下突然要收回盐引特权、改革盐税,此举不仅违背祖制,更会动摇江南民生,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他话音刚落,十几名文官立刻附和,殿内一片嗡嗡的反对声。我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鎏金的龙纹硌得掌心发麻,心里忍不住自嘲:这帮无用货,拿了盐商的好处,倒比自己家出事还着急。祖制?民生?说到底还是怕断了自己的财路!前世看历史就知道,原主崇祯上吊时,身边就一个太监,满朝文官跑得比谁都快,现在倒有闲心跟朕谈祖制、谈民生,真是讽刺!

“违背祖制?”我冷笑一声,猛地坐直身体,眼神如刀扫过众人,“太祖皇帝设盐法,是为了充盈国库、惠及百姓,不是让你们勾结盐商、中饱私囊的!这些年江南盐商偷税漏税,你们收受贿赂、包庇纵容,真当朕一无所知?”

钱谦益脸色一白,强装镇定:“陛下,臣等冤枉!江南盐商一向守法经营,臣等更是忠心耿耿,绝无勾结贪腐之事!”

“冤枉?”我抬手示意王承恩,“把东西拿上来!”

王承恩立刻捧着一个紫檀木锦盒上前,盒面雕着缠枝莲纹,打开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里面整齐码放着账本、书信和盐引凭证,墨迹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却透着刺鼻的铜臭味。我指着这些证据,声音冰冷:“这是东厂查到的铁证!钱谦益,你收受江南盐商白银二十万两,为他们私放空白盐引;还有你们几位,”我目光扫过几名附和的官员,“个个都与盐商有利益往来,账目清晰,签字画押俱全,还敢说冤枉?”

证据被一一传阅,文官们脸色骤变,有的低头不语,有的额头冒汗,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钱谦益双腿发软,再也支撑不住,“扑通”跪倒在地:“陛下饶命!臣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求陛下开恩!”其他涉事官员也纷纷跪倒,连声求饶。

我看着他们这副贪生怕死的模样,心里冷笑更甚。现在国库空虚,正是用钱之际,杀了他们固然解气,却不如榨干他们的油水来得实在。再说,一下子处置这么多官员,也容易引发朝堂动荡,不利于盐税改革的推行。

“饶命可以。”我语气放缓了几分,“朕念在你们往日还有些微功,且国库正值用钱之际,今日便给你们一条生路。”

我顿了顿,高声宣布:“钱谦益,没收你贪污的二十万两白银,另追罚两倍赎罪款四十万两,限期一月缴清,缴清后可保官保命,但需降职三级,戴罪立功;其他涉事官员,一律没收贪污所得,按贪污数额的一倍追罚赎罪款,同样限期一月缴清,缴清后降职一级,留任察看!”

“若逾期不缴,或有隐瞒、转移财产之举,朕定不轻饶——抄家充公,流放三千里!”最后一句话,我故意加重了语气,眼神锐利如刀,吓得跪倒的官员们连连磕头:“谢陛下开恩!臣等定如期缴清款项,绝不敢有丝毫隐瞒!”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里暗暗盘算:这一波下来,光赎罪款就能收缴上百万两白银,足够亲军再扩编五千人,或是打造几千支鲁密铳,简直是一笔意外之财!比起直接杀了他们,这样“以罚代杀”既充盈了国库,又稳定了朝堂,还能让他们心存敬畏,不敢再轻易作乱,真是一举三得。朕果然是个精打细算的“财迷皇帝”,比原主那种动辄杀官的暴脾气强多了。

处理完涉事官员,我环视一周,语气坚定:“盐税改革,朕意已决!即日起,收回所有私人盐引,由朝廷统一发放;盐税改为‘官督商办’,按盐产量统一征税,严禁偷税漏税;江南盐商需在一月内补缴历年欠税,逾期不缴者,抄家充公!”

“谁要是再敢阻挠改革,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江南盐商,朕一律严惩不贷!锦衣卫和亲军会全程监督,谁敢伸手,朕就砍谁的手!”

剩余的文官们早已吓得噤若寒蝉,没人再敢出声反对,纷纷跪倒在地:“臣遵旨!”

散朝后,我没有回御书房,而是直接前往后宫偏殿。偏殿内早已收拾妥当,暖炉里燃着上好的银丝炭,橘红色的火光跳跃,将殿内映照得暖意融融。四扇菱花窗敞开着,窗外的金桂飘来阵阵甜香,与殿内的熏香交织在一起,清雅宜人。周皇后、沈贵妃、陈妃和王妃身着素雅宫装,端坐在铺着软垫的梨花木椅上,眼神里满是认真与期待。看到我进来,她们连忙起身行礼:“陛下万安!”

“免礼。”我走到主位坐下,拿起桌上的雨前龙井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熨着喉咙,“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两件重要的事要宣布。第一件,朕要组建一个‘后宫参政团队’,换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朕的秘书团队——毕竟朝堂上那些文官,大多只会空谈误国,朕没兴趣跟他们浪费时间,更多精力要放在亲军上,亲军才是朕的孩子,是大明的底牌。”

妃嫔们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周皇后率先开口:“陛下,臣妾身为皇后,愿为陛下分忧,不知陛下有何安排?”

“皇后稳重,朕自然信得过。”我点了点头,“不过皇后要打理后宫琐事,精力有限,这个参政团队,就由你挂名监领,总揽全局。”

周皇后连忙起身:“臣妾遵旨!定不负陛下信任!”

“你听朕把话说完。”我抬手示意她坐下,“陈妃,你出身书香门第,识人善任,今后就管人事考核。朝廷官员的政绩、亲军军官的表现、地方官员的履职情况,都由你负责记录、考核,为朕选拔人才提供参考。”

陈妃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起身行礼:“臣妾谢陛下信任,定当秉公办事,不辜负陛下所托!”

“王妃,”我又看向王妃,“你擅长打理内务,心思细腻,今后就理后勤保障。亲军的粮饷供应、装备调配、军营的后勤支持,还有后宫与参政相关的物资调配,都由你负责。”

王妃也连忙应道:“臣妾遵旨,定让陛下和将士们无后顾之忧!”

我转头看向沈贵妃,语气变得郑重:“至于贵妃,你心思缜密,胆识过人,且熟悉情报收集与军务逻辑,朕另有重用——从今日起,你随朕前往军营,担任亲军副总指挥,协助朕训练亲军、制定战术,做朕的副手!”

沈贵妃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化为浓烈的激动与坚定,她猛地起身跪倒:“臣妾谢陛下信任!定当全力以赴,协助陛下练好亲军,为大明效力!”

“起来吧。”我扶起她,“朕知道,让你一个女子掌军,定会引来非议,但亲军是朕的根基,交给别人朕不放心。你放心,有朕在,没人敢说三道四!”

我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朕丑话说在前面,参政团队在朕面前有议政权,可畅所欲言,但无决策权,更不能擅自干预朝堂政务、结交外臣。所有考核结果、后勤报告,都必须直接向朕汇报,任何人不得隐瞒、篡改,否则军法处置!贵妃在军中,只对朕负责,有权调阅训练记录、参与战术研讨,但不得擅自发号施令,一切行动听朕指挥!”

四位妃嫔齐声应道:“臣妾遵旨!”

“好。”我示意王承恩捧上一个朱红漆盘,盘中铺着明黄色锦缎,整齐摆放着四枚鎏金印章。每枚印章都通体鎏金,印纽雕刻着盘旋的蟠龙,龙鳞清晰可辨,龙须飘逸灵动,指尖抚上去冰凉顺滑,沉甸甸的质感透着十足的权力分量。周皇后的“监领印”、陈妃的“人事印”、王妃的“后勤印”、沈贵妃的“亲军副印”,印面刻着篆文,笔画遒劲有力。

“这是你们的职权印,从今往后,行使职权需加盖此印,以示郑重。”我亲手拿起“监领印”递给周皇后,她双手接过,指尖微微颤抖,随即在旁边的素白绢帛上轻轻一按,殷红的印泥溅落,留下清晰的蟠龙印鉴,如同权力的烙印。

我依次将印章递给其他三位妃嫔,陈妃接过“人事印”时,特意低头看了一眼印面的篆文,眼神里满是郑重;王妃捧着“后勤印”,小心翼翼地用锦缎擦拭着印纽;沈贵妃接过“亲军副印”时,掌心微微用力,指节泛白,眼神里燃烧着炽热的光芒。

“皇后的监领印,负责审核所有上报文件,确保流程规范;贵妃的副印,用于调阅军中资料、参与军机议事,代表朕的授权。”我看着她们手中的印章,语气凝重,“这枚印章,代表的是朕的信任,更是大明的安危。你们务必慎用权、恪尽职,若有半点差池,朕绝不轻饶!”

四位妃嫔齐声应道:“臣妾遵旨!”

沈贵妃抚摸着“亲军副印”上的蟠龙,眼神发亮:“陛下,臣妾明日便可前往军营,协助陛下训练将士!”

“不急。”我笑了笑,“今日先熟悉职责,明日再正式履职。朕之所以这么安排,一是因为朝堂文官大多靠不住,二是因为朕要把更多时间花在亲军上——只有亲军强大了,朕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才能保护你们,保护大明的百姓。”

我顿了顿,想起原主的结局,心里一阵感慨:“你们可知,朕听闻前朝故事,有亡国之君上吊时,身边仅有一太监相随,满朝文官要么投降叛军,要么投靠外敌,所谓的君臣情谊、家国大义,在生死面前一文不值!朕绝不会重蹈覆辙,与其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只会空谈的文官身上,不如相信自己亲手训练的亲军,相信你们这些真心为朕、为大明的人。”

妃嫔们脸色凝重,陈妃说道:“陛下英明,文官们确实大多只顾自身利益,臣妾定会好好考核官员,为陛下选拔真正的人才。”

“不错。”我点了点头,“朕要的是能做事、肯做事的人,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他是官员还是妃嫔,只要能为大明中兴出力,朕就重用!那些只会空谈、阻碍改革的人,朕迟早会把他们一个个清理干净!”

心里忍不住自嘲:苏越啊苏越,你这皇帝当得真是越来越离经叛道了,不仅扩军、改革盐税,还组建后宫参政团队、让贵妃掌军,甚至对贪官“以罚代杀”搂钱,估计那些文官们暗地里都在骂你昏君兼财迷吧。不过没关系,昏君就昏君,财迷就财迷,只要能保住大明,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就算被骂,朕也认了!

而且,有了参政团队帮朕处理人事、后勤琐事,有沈贵妃在军中协助朕练兵,再加上贪官们“贡献”的赎罪款,朕就能彻底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谋划战略、提升亲军战力。亲军是朕的底气,盐税改革和赎罪款是朕的财源,后宫参政团队和贵妃是朕的左膀右臂,有了这三样,朕就有信心应对任何挑战。

接下来,朕要做的就是监督盐税改革和赎罪款的收缴,确保款项足额到账;让沈贵妃尽快熟悉军营事务,协助朕推进亲军的兵种协同训练;同时,让参政团队尽快步入正轨,为朕提供准确的考核结果和完善的后勤保障。

我相信,在朕的铁腕手段和正确领导下,大明一定能摆脱困境,重新焕发生机。那些阻碍大明中兴的障碍,无论是贪腐官员、江南盐商,还是后金、农民起义军,朕都会一一扫平!

上一章 第12章:扩军至万,装备升级 穿越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4章:亲军协同,初练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