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某种粘稠的缓速键。江瑜依旧上学、放学,和哥哥们同桌吃饭,回应他们的关心,甚至偶尔也会被贺峻霖拉着打两局游戏,在刘耀文打来视频时对着镜头笑得眉眼弯弯。
表面的一切,似乎都和过去十年没有任何不同。
但只有江瑜自己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变了。她像一个演技拙劣的演员,在名为“家”的舞台上,扮演着那个天真懵懂、无忧无虑的妹妹。每一个笑容都需要调动肌肉,每一句应答都在心里预演。
她开始下意识地观察,带着一种近乎病态的敏锐。
马嘉祺递过来的“维生素”,她依旧会乖乖吞下,却在低头喝水的瞬间,用舌尖悄悄抵住药片,感受着那不同于普通维生素的、略带苦涩的融化速度。她注意到,马嘉祺看着她咽下时,眼神里除了惯有的温和,似乎还藏着一丝极难察觉的……紧张?
丁程鑫依旧会给她带各种“顺手”买来的礼物。这一次是一个很难抢的联名款玩偶。她接过玩偶,指尖不经意地拂过他挽起袖口的小臂,触到一小片新鲜的、微微凸起的擦伤,藏在古铜色的皮肤上,并不显眼。丁程鑫像是被烫到一样,迅速拉下了袖子,语气轻松地岔开话题。
丁程鑫嗐,练车的时候不小心蹭了下。
她看着刘耀文最新的演唱会新闻视频,高清镜头捕捉到他转向观众席某个固定方位时,那瞬间柔软下来的眼神和嘴角微不可查的上扬。粉丝们在尖叫,在猜测那个幸运儿是谁。只有江瑜知道,那个方向,是哥哥们每次都会给她预留的座位。
严浩翔的审视变得更加频繁,也更加隐晦。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回家就用目光将她从头到脚扫视一遍,而是会在她低头看书、或者专注看电视时,投来长久的、沉默的注视。那目光不再是单纯的确认,更像是在评估,在衡量,带着一种江瑜无法理解的复杂情绪。
她甚至开始翻找旧物。在储藏室的角落里,她找到了一个积满灰尘的纸箱,里面是她小时候的东西。褪色的画作,歪歪扭扭写着“全家福”的字样,七个哥哥围着她,每个人都笑得夸张。还有几张模糊的旧照片,背景是孤儿院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她试图从那些泛黄的影像里,找出一点点关于“领养”那天的蛛丝马迹,却一无所获。
那个铁盒里的钥匙,像一块沉重的烙铁,藏在她抽屉的最深处,也压在她的心上。
这种无处不在的、被蒙在鼓里、被“特殊”对待的感觉,几乎要将她逼疯。她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住在一个用谎言和秘密搭建起来的、精致的堡垒里。
堡垒温暖,安全,却密不透风。
转折发生在一个平静的傍晚。
江瑜在书房用电脑查资料,无意中点开了一个许久未用的云盘备份。里面杂乱地存着一些旧文档和照片。她本想关掉,视线却被一个命名为“归档 - 慈心”的加密文件夹吸引住了。
慈心。又是这个名字。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手指不受控制地移动鼠标,点向了那个文件夹。
一个密码输入框弹了出来。
她尝试了几个自己能想到的、与哥哥们有关的数字组合——他们的生日,她的生日,甚至是他们出道纪念日。全部错误。
就在她准备放弃时,目光扫过书桌角落,那个马嘉祺送给她的、装着保险柜钥匙的铁盒。铁盒的锁扣旁边,刻着一串细小的、她一直以为是装饰花纹的数字。
鬼使神差地,她将那串数字输了进去。
“滴”的一声轻响,文件夹解锁了。
里面文件不多。几张扫描的旧文档,几段模糊的音频文件,还有……一份电子版的、标题为《江瑜 - 观察记录》的文档。
观察记录?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猛地窜了上来。
她颤抖着点开了那份文档。
里面是分年、分月的记录,格式严谨,像一份病历,或者……实验报告。
【5岁:领养初期,表现出轻微分离焦虑,夜间需陪伴入睡。对特定声音(金属碰撞声)有恐惧反应。马嘉祺介入,使用药物辅助睡眠。】
【7岁:入学适应性良好,但社交被动。丁程鑫、刘耀文通过赠送礼物、带其参与户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其建立对外界兴趣。】
【12岁:青春期前期,情绪出现波动。宋亚轩定期进行心理疏导,重点关注其自我认知及归属感建立。】
【16岁(近期):学业压力增大,出现短暂性失眠。马嘉祺调整营养剂配方。观察到其对自身来源问题偶有提及,需加强引导,避免过度探究。】
一行行,一列列,冷静、客观,甚至带着一种专业性的漠然,记录着她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她的每一次情绪波动,她的每一个“问题”,以及哥哥们相应的、“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那些她曾以为源于亲情的关爱与呵护,那些她珍视的陪伴与礼物,那些她依赖的疏导与照顾……原来,都只是这份漫长“观察记录”里,一个个被规划好的“干预措施”。
她不是妹妹。
她是一个被观察、被分析、被“妥善”引导和管理的……对象。
电脑屏幕的光冷冷地映在江瑜骤然失血的脸上。
她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仿佛连呼吸都停止了。
原来,玻璃罩之外,不是风雨。
是冰冷的、记录数据的仪器,和一双双始终在观察、在计算的眼睛。
堡垒,从内部开始,无声地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