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立个小功就封将,这波绑定有点快
迎着曹军锐士的刀光冲出去没几步,远处突然传来震天呐喊:“赵将军莫慌!主公派我等接应!”
一队我军骑兵冲破乱军疾驰而来,为首正是糜芳。那队挂黑色令牌的曹军锐士见状,不甘却不敢硬拼,骂骂咧咧撤回乱军。我紧绷的神经骤然放松,浑身脱力差点瘫倒——这最后一关,总算靠援军捡回小命。
“将军!你没事吧?”甘夫人抱着刚哄好的阿斗快步跑来,脸上满是欣喜与担忧。
“死不了,就是比在加沙连轴转三天三夜还累。”我喘着粗气苦笑,粗布衣裳上血污与泥浆糊成一团,活像刚从泥坑爬出。
糜芳翻身下马:“赵将军辛苦!主公在大营急得团团转,派了好几队人接应,总算找到你们了!”
在士兵搀扶下,我护着甘夫人往大营走。沿途士兵纷纷驻足,眼神满是敬佩——百万曹军重围中救出主母少主,这战绩足够震撼。只是此刻的我实在体面不起来,头发散乱、脸沾血污,哪有半分银甲白袍猛将的模样。
穿过围观人群,中军大帐外已站着几位文武大臣,为首的正是刘备。他身着素色锦袍,双鬓微霜却难掩眉宇间的仁厚之气,眼神温和而坚定,虽面带倦色,却难掩见到我们时的急切与狂喜。身后跟着几位谋士模样的人,其中一人手持羽扇,正是诸葛亮,他摇着羽扇,眼神里满是探究与赞许。此时暮色渐沉,营寨里已燃起零星火把,将众人身影拉得很长,远处隐约传来士兵操练的呐喊,更显大营戒备森严。
我停下脚步,先将甘夫人和阿斗护在身后,卸下行囊扯掉破布——龙胆亮银枪寒光乍现,枪尖滴血在火把映照下格外刺眼。我掏出麻布擦净脸上血污泥浆,动作干脆利落,既整仪容又不失武将风范。
刘备快步上前,一把握紧我的手,语气激动得有些颤抖:“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备以为你身陷乱军凶多吉少,竟能护得主母幼子安然脱险,真乃天赐良将!”
被他这般热切注视,我有些不自在——在加沙独来独往惯了,实在不习惯这种亲密与厚望。“主公谬赞,属下只是尽本分,全凭主公洪福与些许运气。”我按商鞅“立木为信”法子,如实简述泥浆易容、乡音破局、枪杆威慑、缝隙突围的经过,绝口不提自身辛苦,话锋一转献策:“主公,曹军追势虽猛,但我军溃散士兵众多,若尽快收拢整编、加固防线,凭险据守定能稳住阵脚。”
刚立功正是提建议的好时机,既能增强军力,也能让我暂时不用再上战场拼命——我是真的累了。
刘备连连点头,眼神愈发赞许:“子龙所言极是!雪中送炭!”当即转身对诸葛亮下令:“先生,劳烦你负责加固营寨防线、调配粮草物资,确保大营万无一失!”又对身旁将领吩咐:“速派将士收拢溃散士兵,安抚调度、清剿沿途散兵游勇,务必稳住军心!”
“主公放心,亮定不辱使命。”诸葛亮摇着羽扇从容应道,其他将领也纷纷领命而去。
安排完军务,刘备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郑重:“子龙,此次你护驾有功,又献上良策,备封你为牙门将军,掌管中军宿卫,随侍左右!”
“谢主公!”我拱手应下,心里却五味杂陈。牙门将军听着威风,可与刘备集团的绑定也越来越深——我本想乱世求生、查清赵氏灭门真相复仇,这般绑定太深,日后想脱身可就难了。
身旁文武纷纷上前祝贺,我一一拱手回应,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心里却暗自自嘲:这波操作猝不及防,立个小功就封将,刘备这是生怕我跑了?以后想摸鱼都难了。
进了中军大帐,陈设简陋,案几上摆着地图竹简,墙角堆着粮草袋,显然是仓促搭建而成。帐内已点起烛火,光线昏黄却明亮。刘备招呼甘夫人落座,小心翼翼接过阿斗逗弄,脸上满是慈父的温柔笑容。甘夫人轻声讲述突围过程中我如何舍身保护他们母子,言语间满是感激。
刘备听得连连点头,看向我的眼神愈发器重:“子龙,你不仅勇猛过人,更心思缜密、处事周全,备能得你相助,实乃幸事!”
“主公过奖了。”我依旧保持谦逊,心里却在想:这些不过是在加沙练出的生存技能,换了别人未必能撑下来。
就在这时,帐外士兵禀报:“启禀主公,负责收拢溃散士兵的将领来报,不少士兵心存疑虑,害怕再次战败,不愿归队!”
刘备眉头微皱,面露忧色。我心里一动,知道这是进一步巩固信任的好机会,连忙上前:“主公,士兵战败心存疑虑实属正常,属下愿亲自前往安抚,凭此次突围经历定能说服他们归队。”
“好!有子龙亲自去,备便放心了!”刘备眼前一亮,当即应允。
我心里暗骂:刚歇下就要干活,这牙门将军当得真不轻松。早知道封将这么多事,还不如不献策,当个普通士兵混吃等死。
跟着禀报士兵来到营地,数千溃散士兵衣衫褴褛、面带惶恐,互相交头接耳,气氛十分低落。此时暮色更浓,营寨里的火把越燃越多,照亮了一张张惶惑的脸。看到我走来,众人瞬间安静,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我身上。
我登上一块高地,大声说道:“诸位兄弟!我是赵云!百万曹军重围中救出主母少主的事,想必你们都听说了!”
士兵们议论纷纷,眼神里的疑惑渐渐被惊讶与敬佩取代。我继续说道:“战败害怕难免,但主公待我们不薄,如今主母少主安然,大营可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收拢队伍、加固防线,就一定能抵御曹军进攻,打一场翻身仗!”
“赵将军说得对!跟着赵将军,跟着主公,一定能打胜仗!”一名士兵带头响应,众人纷纷附和:“愿意归队!与大营共存亡!”
看到士兵们情绪被调动起来,我心里松了口气。当即下令按籍贯兵种整编,分发粮草药品,重点安抚受伤士兵。忙完这一切,天色已完全暗下来,营寨里火把通明,如同白昼。我拖着疲惫身躯回到中军大帐。
刘备和诸葛亮正在帐内等候,看到我回来,刘备连忙上前问道:“子龙,辛苦你了!士兵们都归队了吗?”
“回主公,已整编完毕,粮草药品均已分发,士兵们情绪稳定。”我拱手回道。
刘备哈哈大笑:“好!子龙真是得力干将!有你在,我军定能重振旗鼓!”诸葛亮也赞道:“赵将军不仅勇猛善战,更善于安抚人心,实乃大将之才。”
刘备转头对左右吩咐:“传令下去,今晚备薄宴,为子龙接风洗尘,待二弟、三弟巡查边境归来,一同庆贺!”
“谢主公体恤。”我拱手谢恩,心里却暗自盘算:庆功宴倒是其次,传闻关张二位将军勇冠三军,今夜正好能一睹风采,只是不知这宴席上,会不会又生出什么变数。
刘备又与我聊了些突围途中的细节,我依旧如实禀报,刻意略去甘夫人手腕金纹与曹军黑色令牌的事——这些太过诡异,没查清前不宜声张。
闲聊间,帐外传来士兵通报:“启禀主公,营寨外围巡查一切正常,只是西侧密林方向,隐约有不明人影活动,似在窥探大营!”
刘备脸色微变,诸葛亮也收起羽扇,眼神凝重:“乱世之中,不得不防。子龙刚经历苦战,不便再劳烦,待今夜宴席后,再派将士详查。”
刘备点头应允:“也好,先让子龙歇息,今天务必加强戒备,切勿大意。”
我心里却咯噔一下——西侧密林,正是我们来时的方向,那窥探的人影,会不会与曹军锐士的黑色令牌有关?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极其细微的金属碰撞声,在喧闹的营寨背景下稍纵即逝,却被我敏锐捕捉到——那声音,竟与曹军锐士腰间黑色令牌的碰撞声极为相似!是谁在帐外?是冲我而来,还是冲着甘夫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