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书生骨相
本书标签: 轻小说 

满江红五

书生骨相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柏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陈维崧

  我对信陵君本无多少记忆,第一想起的却是司空图:“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有使人声泪俱下的铿锵之风。

  陈廷焯评论这首《满江红》时说:慨当以慷,不嫌自负。如此吊古,可谓神交冥漠。

  我反复读了一天,竟丝毫领略不到“神交冥漠”的境界,只约略有今古事堪悲诧的念头。

  诗人或者就是自然,或者追求自然。前者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称为感伤的诗人。

  而这里可以通用的是,陈维崧的诗词大部分虽不朴素,也非一味感伤,不然怎担起“霸悍”二字。

  当时才女李让眉曾在博客里点评过陈维崧,我引用原句:

  陈其年势大力沉,气足神完,但我却始终不能爱好他的小令。舞槊之姿不可腾挪掌上,陈的气力太横,是摔碑手,开山掌的套路,细微处总周转不开,只好耍蛮,是不如辛远矣。

  短词而言,还是清平乐、虞美人这类一口气不断,先抑后扬,不设回力的调调比较适合他 。生查子、南歌子这种均匀用力的,勉强靠其诗法功底也可降住,但到好事近、点绛唇这类节奏摇缓的牌子,则如使京胡演绎紫竹调,不见轻灵,空见躁气了。偏偏世人还俱爱选他"太行山势如蝌蚪",实不如多上些念奴娇沁园春满江红的看着来劲。

  我边看边琢磨道:一流高手,却非宗师级人物。这个很恰。

  温文说我是入魔了,悔不该把《湖海楼词》借给我看。

  温文在提到这首满江红,只说了一句话:越是看似痴拙的词,越是不必本事动人。

  惟此一句,陈维崧地下有知,当无憾了。

  就像尼采所说所有人的内心都隐藏着一个大花园,我们一直都在其中耕耘着。

  而我的花园里,除了诗词,春天可以看到十里桃花,两三知己把酒长歌。秋天登高望远,任他落帽青衫。

  学校背靠着是一片青山,使整个校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起来都变得迷人而富有意味。

  当我开始觉得疲劳的时候,或对自己感到失望之后,便对它有一种近乎依赖的观望。

  在那些绿色的,阳光明媚的,你知需要安心待着,仿佛它是伟大的,为了安抚人心,遥望这样的一片山色是整个学校生涯最令人快乐的事物。可是,只能远观,离的近了,而失望也随之而来。之前神秘的风景仿佛在一瞬之间就失去了淡然处之的魅力。

  多少年过后,我还是诚惶诚恐。不能让人靠近,总还有痴人说梦的傻气,近来想起这些反而不好意思了。

  唉!独来独往纵然也有无聊的时候,总好过人前无趣的。

  真的很害怕那种感觉。

  小宇是学生会的会长,对他印象不多,只记得他曾经对我说:

  寂寞如雪,用在你身上恰如其分。

  那时候,我还在读顾城的诗,知道那句“花开如火,也如寂寞”,真的就觉得自己适合那样的词了,是自恋吧。

  陈维崧的词读多了,也会悄悄放下来,看着一片戏文入迷。

  “青楼中那有情好,所绸缪者钱耳!君留意烟花,罔思自立,浪游数载,如梦如泡。今年已三旬,一误岂容再误!自兹以往,君当绝迹狎邪,亟图嘉耦。妾不能终事君,亦不愿继见君,此后君勿复来,亦无复以妾为念也。”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学这段戏,一遍又一遍,温文买了饮料坐在长椅上看我练习,更多数时,他看书,我尽管扯开了嗓子喊着。

  偶尔想起我们两个在暑假去乡下的河湾里抓鱼,还有小螃蟹,那时行走在田埂上,右边是绿色的田野,左边是潺潺的流水,日头高了,杂草多了,一步一步都小心翼翼,避开会割人的野草,拨开匍匐着的藤蔓。

  怀念起自己站在第四组和第三组的过道上讲话,对着全班,用一只手在另一只手上画圈圈。

  温文说,我喜欢你的从容与淡定。

  思绪停止时,下课铃惊醒了飘荡的灵魂。

  从学校出来,路过一家蛋糕店十周年庆!发放免费蛋糕,然后我们就去领了一块,味道还不错,于是我们决定明天晚上还去。

  一路上,温文说了很多话,他说下午去社团招新,在报名表上发现了几个学妹的名字,小学时在播音室认识的,那时候她们还很小,原来她们已经上高一了。

  原来我们已经是学校里的前辈了,时光快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是否该用一种仰望的姿态来郑重地踏过青春的支离碎片呢?告诉我,那些惆怅的,无所顾忌的,是谁编织的梦境?在梦里是否有像我一样的女子这样浓烈地惊艳过你的岁月。

  回到家里,  翻阅旧日留下的笔记,凌乱的,杂而无章。有很大一部分是写关于某个人的只言片语,他笑起来浅浅的酒窝,他唱歌飞扬的眉梢。还有,他喊我的名字时低低地轻喃。

  等你闭了眼,旧时光里的风花雪月依然影影绰绰;掩上门扉,寂寞的衣袖还是翩翩起舞。

  所以啊,有人说"情不知所起"作为一眼惊鸿亦是来日逢场作戏的命,我怕迟早爱情落得两败俱伤,会需要更多的心思去面对未来更诡谲的风浪。

  很多细节渐渐让我感觉到厌倦就如同每一秒的分离,我的不满加大了惆怅的味道,忽略朋友忽略美好的花雨。

  是否到了应作如是观,才是看透一切虚妄的最好法则。这一世繁华的结局最终逃不过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你说,可不就是这样的道理,然而芸芸众生又能有几个看得透做得到呢?

  起床照镜子的时候,一直惶恐逐渐老去的容颜,开始买各种化妆品,一再掩饰,可终究拗不过时光的转动。

  心也老了,在每天照镜子的时光里慢慢苍老。

  

上一章 殢人娇四 书生骨相最新章节 下一章 水调歌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