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曲(吴梅村·清)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晰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知道吴梅村便第一要紧的是他的这首圆圆曲,清以来叙事诗第一家啊!
说起陈圆圆,她是秦淮八艳里最负盛名的,“倾国倾城”用在她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说道:“妇人以资质为主,色次之,碌碌双鬓,难其选也。慧心纨质,淡秀天然,平生所见,则独有圆圆尔。”可见当初他初见陈圆圆的惊艳程度。
陈圆圆家住江左,自幼冰雪聪明,可惜因生活逐渐落魄,寄居姨夫家的她,最终将被卖给苏州梨园。
初出茅庐的她,善演弋阳腔戏剧。第一次上台表演时,扮得《西厢记》中的红娘,模样俊俏,出尘处恰似云出岫,声音更是如莺如燕,只教那台下的看客皆凝神屏气,入迷着魔。
当时坊间传闻:江左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有名士大家风度,每一登场演出,明艳出众,独冠当时,“观者为之魂断”。
然而就是这样的色艺俱全,才能令天下无数的男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引起了无数的纷争。更是将那个原本单纯可爱的小女子扯进了战争,写进了历史。
如果这一切仅仅是一个红颜祸水的故事,那么是否从一开始江南春天里的惊鸿一瞥,便注定了陈圆圆的一生就只能是一个悲剧。
我相信,最初的日子里,她站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断人愁肠的戏词时,她心里面应也想着执子之手,地老天荒。也向往举案齐眉,生儿育女,过着简简单单的日子。
人终归是在命运的主宰下的,乱世佳人的她注定会与王侯官宦,才子英雄纠缠不清。她不是英雄,却让英雄为他折腰,为她颠覆整个天下,也就注定了她是要在史册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笔不是墨色的,是艳绝的红色,比桃花还要灿烂。
细数那些与她走过的那些男子们,真正被她用心爱过,毫无杂质的爱过的那人应是冒辟疆吧。单纯地爱上了他,深深地迷恋他。
然而在那样的年代,得到一个烟花般的承诺何其容易,却再也等不到说出承诺的那人归来。
直到陈圆圆被掳走也没有等到冒辟疆的上门迎娶,而他在听说她被劫也只是叹息下佳人不再得的可惜,也不曾去想着想办法营救。
被掳进宫的陈圆圆,每天都过着浑浑噩噩,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每天都在学习唱曲,抚琴,书画,舞蹈,还有宫中的各种复杂的礼节。
她也不敢想以后的日子是什么样子的,那个江南的才子恐怕早已将自己遗忘了吧,想到这里,内心里一阵疼痛。
很多年后,陈圆圆坐在云南的王宫里,听别人说起了冒辟疆和董小宛的故事,那时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一段佳话。她端坐着听别人的议论,面上却不露声色,唯一透露心事的只那双冰凉的手啊。
董小宛亦是秦淮八艳之一,她的骨子透露出一种大气和执着,她不惜一切地嫁给了冒辟疆,却早早地因为劳累过度而长眠地下,即使得到了冒辟疆回忆起自己时的无限怜惜,却又如何,如花美眷终难再得,而他直到晚年依旧风流不断,何苦!何必呀!
那个把陈圆圆带到京城的人叫田弘遇,是当朝的国丈,当看到陈圆圆的那一刻,他被她震撼了,那是怎样的一种美呢?纵是李白再世也吟咏不出吧?
田弘遇给了梨园老板白银三千两,匆匆带走了陈圆圆,他要把她献给皇帝,以求得富贵长安。然而区区三千两虽于陈圆圆的身价比较,却是微不足道的。只是那种的权势之下谁又敢说不呢?
封建社会里的女人是卑微的,即使是名动江南的陈圆圆。
小时候的陈圆圆因姑父家贫且贪婪二十两银子被卖进梨园,如今又被老板转卖国丈,这样的人生是不许你自由的,在权与利的夹缝里残存,除却悲哀和讽刺,你还是要勇敢地走下去,别无他法。
只是她不知道,所有的纠葛才刚刚开始,如果不来京城,就不会认识吴三桂,就不会担负起那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