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这一世的繁华
本书标签: 古代  逆袭  后宫争斗     

第10章

这一世的繁华

慎刑司的阴风,似乎追着小禄子和春杏凄厉绝望的惨嚎,丝丝缕缕地渗进了缀霞轩崭新的高墙。那声音遥远,模糊,却如同跗骨之蛆,在每一个宫人的耳蜗深处钻凿,啃噬着他们本就紧绷的神经。庭院里洒扫的宫女,握着扫帚的手在清晨的微风中抖得不成样子;侍立在廊下的太监,垂下的眼睑下,眼珠惊恐地转动着;连新栽的海棠花枝,在晨光里都仿佛透着一股僵硬的死气。

孙嬷嬷端着刚沏好的、温度正宜的君山银针,脚步放得极轻,如同踩在烧红的烙铁上。她垂着头,视线死死锁住自己脚下的青石砖缝,不敢有丝毫偏移,仿佛那光滑的砖面上随时会映出昨日清晨那令人肝胆俱裂的一幕——瘫软如泥的小禄子,面如死灰的春杏,还有贵人手中那个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油纸包。

她走到正堂门外,深吸一口气,极力压下喉头的翻涌和指尖的颤抖,才敢用最恭谨的声音低唤:“贵人,茶备好了。”

“进来。”门内传来落明珠的声音,不高,带着一丝晨起的微哑,却像冰凌相互撞击,瞬间刺穿了孙嬷嬷强撑的镇定。

她推开门,垂首躬身而入。屋内光线明亮,崭新的紫檀木家具泛着温润而冰冷的光泽。落明珠并未坐在主位,而是立在东墙那面巨大的水银玻璃镜前。她背对着门口,身姿纤细,穿着那身月白色的素面宫装,晨光勾勒着她清冷的轮廓。

孙嬷嬷不敢多看,更不敢看镜中可能映出的影像。她将茶盏小心地放在镜旁的紫檀小几上,动作轻得没有发出一丝声响。“贵人请用茶。”她垂手侍立一旁,屏住呼吸,身体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

空气凝滞,只有窗外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更衬得屋内死寂。

落明珠缓缓转过身。

孙嬷嬷的头垂得更低了,视线里只有贵人那双穿着崭新软底绣鞋的脚尖。她感觉到一道目光落在自己头顶,冰冷,沉静,带着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审视。

“孙嬷嬷。”落明珠的声音响起,听不出喜怒。

“奴婢在。”孙嬷嬷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细微颤抖。

“你在宫里,多少年了?”

孙嬷嬷心头猛地一紧!这看似寻常的问话,在此时此刻,却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刃。“回……回贵人,奴婢……奴婢入宫已二十有七年了。”

“二十七年……”落明珠的声音很轻,像在咀嚼这个数字,“宫里的规矩,生生死死,想必是看透了的。”

“奴婢……奴婢不敢妄言。”孙嬷嬷的冷汗瞬间浸透了里衣的后襟。

“看透了好。”落明珠的声音陡然转冷,像淬了毒的冰针,“看透了,才知道什么路能走,什么路……是死路。”

“扑通!”

孙嬷嬷再也支撑不住,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冰冷坚硬的青石地面上!额头重重磕下,发出沉闷的响声。“贵人明鉴!奴婢……奴婢对贵人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昨日之事……奴婢失察,罪该万死!求贵人责罚!求贵人给奴婢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她声音嘶哑,带着哭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里挤出来的血沫。

落明珠没有立刻让她起来。她只是沉默地站着,目光淡漠地落在孙嬷嬷因极度恐惧而剧烈颤抖的脊背上。屋内死寂无声,只有孙嬷嬷压抑不住的、如同濒死般的粗重喘息。

许久,落明珠才极其缓慢地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淡:“起来吧。”

孙嬷嬷如蒙大赦,却又不敢立刻起身,依旧保持着额头抵地的姿势,身体抖得如同风中的落叶。

“这缀霞轩里,”落明珠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敲打在孙嬷嬷紧绷的神经上,“缺个掌事的人。”

孙嬷嬷猛地抬起头,布满冷汗和恐惧的脸上瞬间写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和更深沉的敬畏!

掌事!缀霞轩的掌事宫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从今往后,就是这轩阁内务的实际掌控者!意味着她终于摆脱了在宫中不上不下、随时可能被碾死的尴尬位置!更意味着……她彻底绑在了这位脸上带着狰狞疤痕、手段却狠辣如冰的主子身上!

巨大的冲击让她一时失语,只能死死地瞪着贵人那双月白色宫装下摆,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缺个掌事的人,”落明珠的声音顿了顿,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刺入孙嬷嬷狂喜与恐惧交织的眼底,“也缺些……趁手的人。”

孙嬷嬷的心脏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她瞬间明白了贵人的意思!这是在让她……清理门户!让她把那些可能存有异心、或者背景不清不楚的钉子,全部拔除!换上……换上真正属于贵人的、绝对“趁手”的人!

“奴婢……奴婢明白!”孙嬷嬷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和恐惧而变了调,她再次重重磕头,“奴婢谢贵人天恩!奴婢……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为贵人扫清轩内一切污秽!绝不让昨日之事……绝不让昨日之事再发生一次!奴婢用人头担保!”

“人头?”落明珠的唇角,极其缓慢地向上牵起一个极其细微的弧度。那弧度冰冷,死寂,带着一种毁灭性的嘲讽。深褐色的疤痕随着这细微的动作而牵动,在晨光下划出一道诡异的阴影。“你的头,不值钱。”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像一盆带着冰碴的冷水,兜头浇灭了孙嬷嬷所有的狂喜,只剩下彻骨的寒意和更深的敬畏。

“奴婢……奴婢……”孙嬷嬷语塞,只能再次将额头死死抵在冰冷的地面上。

“去吧。”落明珠不再看她,转过身,重新面向那面巨大的水银玻璃镜。“该怎么做,你清楚。”

“是!奴婢告退!奴婢告退!”孙嬷嬷如同得了赦令,几乎是手脚并用地从地上爬起来,不敢有丝毫停留,躬着身,倒退着,踉踉跄跄地退出了正堂。直到厚重的门扇在身后合拢,隔绝了那道冰冷的身影,她才敢直起腰,靠在冰冷的廊柱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后背的衣裳早已被冷汗浸透,紧紧贴在皮肤上。

她望着庭院里那些依旧噤若寒蝉、眼神躲闪的下人,眼底深处,那点劫后余生的狂喜早已被一种狠戾的决绝取代。

贵人说的对。她的头不值钱。

但贵人的信任和这掌事的位置……是她在这深宫里活下去,甚至可能活得更好的唯一筹码!

必须干净!必须趁手!

* * *

缀霞轩的平静,在午后被打破。

内务府副总管太监张德海,带着两个捧着漆盘的小太监,脸上堆着近乎谄媚的笑容,亲自登门。

“明贵人万福金安!”张德海的声音比蜜糖还甜,腰弯得几乎成了直角,“奴才奉圣上口谕,特来给贵人送些东西!恭贺贵人乔迁之喜,晋位之荣!”

漆盘上盖着明黄的绸缎。揭开,珠光宝气瞬间流泻出来。

左边一盘,是数匹流光溢彩的锦缎。云锦的富贵,蜀锦的华丽,杭绸的柔滑……皆是宫中上品,颜色清雅,正合落明珠一身素淡的气质。

右边一盘,则是几件精巧的首饰。一支通体莹润、毫无杂质的羊脂白玉簪,簪头雕琢成含苞待放的海棠花,素雅别致。一对同样质地的玉镯,水头极好。还有一串颗颗圆润饱满、光泽柔和的东珠项链。

没有赤金点翠,没有宝石镶嵌,却样样价值不菲,透着一种低调内敛的奢华与用心。

“圣上说了,”张德海觑着落明珠的脸色,小心翼翼又带着几分讨好地补充道,“贵人清雅脱俗,不喜繁复。这些东西,权当给贵人添些日常用度,若有不称心的,贵人只管吩咐奴才去换!”

落明珠的目光在那些锦缎和首饰上缓缓掠过。脸上没有任何惊喜的表情,依旧是一片深潭般的平静。左颊那道深褐色的疤痕,在珠光宝气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突兀,如同精美画卷上的一道裂痕。

她微微颔首,声音平淡无波:“有劳张公公。代本贵人谢圣上恩典。”

“贵人言重了!奴才分内之事!”张德海脸上的笑容更盛,连连躬身,“圣上还特意问起贵人的身子,说太医院若不尽心,贵人只管告诉李总管,定要严惩不贷!”

落明珠的指尖,在宽大的月白袖口下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面上却依旧平静:“劳圣上记挂。院判大人已来看过,开了方子调养,并无大碍。”

“那就好!那就好!”张德海笑着应承,又说了几句吉利话,这才带着人恭敬地退下。

张德海一走,孙嬷嬷立刻指挥着小宫女将锦缎和首饰小心地收进库房。她动作麻利,眼神却不时飘向依旧立在镜前的落明珠,带着十二万分的谨慎和探究。

落明珠没有看那些东西。她的目光,始终落在镜中。

镜子里,清晰地映出她的身影。月白宫装素净,身姿清瘦。左颊那道深褐色的疤痕,如同一条凝固的、扭曲的墨线,在明亮的光线下,颜色沉暗如玄铁,边缘平整光滑,却散发着一种无法忽视的、冰冷而锋利的存在感。

锦缎的柔光,玉饰的温润,都成了这道疤痕最残酷的陪衬。它们越是华美,越是映衬出这道印记的狰狞与永恒。

落明珠缓缓抬起手。

不是去抚摸那些象征着帝王恩宠的锦缎玉饰,而是用指尖,极其缓慢地、极其精准地,轻轻触碰了一下自己左颊那道疤痕的边缘。

冰凉的指尖,触碰到同样冰凉的、微微凸起的皮肉。一种奇异的、带着轻微刺痛的触感,清晰地传来。

镜中,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平静地倒映着这个触碰疤痕的动作。眼神里没有悲喜,没有怨憎,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沉寂。

指尖沿着疤痕的走向,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力度,向下描摹。从颧骨,斜斜向下,划过曾经平滑的肌肤,停在近唇角的位置。

那道疤,深褐,扭曲,像一条丑陋的蜈蚣。

但在她的指尖下,在镜面的映照中,它却仿佛被赋予了另一种质感——冰冷,坚硬,带着一种淬炼后的、令人心悸的锋锐。

如同……一柄深埋于血肉之下、终被唤醒的、淬毒的刀锋。

镜面光滑如冰,清晰地映出那双深潭般的眸子里,冰层之下,无声涌动的、淬毒的寒光。

上一章 第9章 这一世的繁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