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这一世的繁华
本书标签: 古代  逆袭  后宫争斗     

第42章

这一世的繁华

宫宴之后,落明珠明显感觉到,她与宋知楷之间那层无形的屏障,似乎变薄了。

他依旧不会主动寻她,依旧言辞简洁,神情淡漠。但落明珠送去观星台的东西,无论是请教的问题,还是分享的茶点,得到的回应不再仅仅是礼节性的谢柬或冰冷的答案。有时会附上一两句简短的评价,有时甚至会回赠一些他亲手所制、与星象或道法相关的小物件,比如一枚以星轨为纹的铜符,或是一卷手抄的静心咒。

更明显的是,他默许了她更频繁的“打扰”。

落明珠去观星台或竹苑,不再需要提前递话询问。她只需在觉得烦闷或有所悟时,径直前往,十有八九,他都在。有时是在观测天象,有时是在打坐冥想,有时只是在烹茶看书。对于她的到来,他不再流露出疏离的拒绝,反而像是早已料到,甚至会提前备好她惯用的那只白瓷茶杯。

这种默契,让落明珠心中那点因他此前冷漠而生的挫败感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复杂的、混合着征服快意与微妙悸动的情緒。

她开始更大胆地试探。

一次在竹苑对坐品茗,落明珠谈起近日读《战国策》,对其中纵横捭阖之术颇感兴趣,笑言:“若国师生在那时,必是苏秦张仪一般的人物,一言可倾邦国。”

宋知楷执壶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她:“娘娘以为,纵横之术是道?”

“难道不是?”落明珠挑眉,“审时度势,利用人性,达成目的。与国师观星测运、顺势而为,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表象相似,内核迥异。”宋知楷将斟好的茶推给她,声音平淡,“纵横者,意在‘利用’,以人心为棋子,以天下为棋盘,虽能得逞一时,终被反噬。而道法,意在‘顺应’。观星是观其运行之常轨,卜算是察其变化之先机,而非强改其道,更非将人视为棋子。贫道所求,不过是于天道运行中,寻一隅安身立命之地,若有余力,便护持一二,免其彻底倾覆。”

他看着她,目光深邃:“娘娘近来,似乎过于执着于‘术’,而忽略了‘道’。”

落明珠心中微凛,面上却笑得慵懒,指尖轻轻划过温热的杯沿:“在这深宫之中,若无‘术’防身,只怕早已尸骨无存。‘道’太高远,不如眼前能抓住的实在。”她话锋一转,眼波流转间带上几分戏谑,“便如国师,超然物外是道,可那日宫宴,若非本宫那点微末的‘术’,国师怕是也要被醇亲王那浑人缠得脱不开身吧?可见,有时‘术’也能护‘道’。”

她这是在故意曲解,也是在试探他的底线。

宋知楷静默了片刻。竹叶沙沙作响。

忽然,他极轻地笑了一下。那笑声低哑,几乎微不可闻,却让落明珠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极少见他笑。

“娘娘总是有道理。”他并未反驳,反而像是纵容了她的狡辩,只是那目光却沉甸甸地压下来,“只是,娘娘需记得,棋手若太过沉迷于操控每一颗棋子,反而容易看不清整个棋局。甚至……忘了自己最初为何要下这盘棋。”

他站起身,走到她面前。高大的身影笼罩下来,带着无形的压迫感。他微微俯身,靠近她,距离近得能让她清晰看见他眼中自己的倒影,以及那深处一丝难以捉摸的幽光。

“娘娘想知道什么?”他低声问,气息几乎拂过她的耳廓,“想知道贫道在这棋局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想知道那日为何要说‘记下了’?”

落明珠呼吸一滞,强撑着与他对视,不肯后退半分。

宋知楷的指尖,虚虚地点了点她面前的棋盘——石桌上恰好刻着一副围棋盘格。

“棋子已落,局已展开。”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娘娘不妨猜猜,执棋者,究竟是谁?是您?是贫道?是那清修中的陛下?还是……那看似懵懂,却注定要坐上龙椅的太女?”

他的指尖最终停在那代表“天元”的位置上。

“又或者,”他抬起眼,目光如炬,牢牢锁住她,“娘娘有没有想过,或许你我,皆在这棋盘之上。而执棋者,另有其人……比如,天道?”

落明珠的心猛地一沉,被他这番话搅得心神剧震。

而宋知楷却已直起身,恢复了那副清冷模样,仿佛刚才那番近乎耳语的、充满暗示与挑衅的话从未说过。

“茶凉了。”他淡淡道,“娘娘该回去了。”

落明珠有些恍惚地站起身,走出竹苑。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回头望去,宋知楷依旧站在原地,负手望着她离去的方向,周身沐浴在金色的余晖中,明明温暖的光线,却让他显得更加莫测高深。

他方才那番话,是警告?是提醒?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靠近与坦诚?

他承认了这是一盘棋,却将棋手指向了虚无缥缈的天道。

落明珠缓缓握紧了袖中的手。

无论棋手是谁,她落明珠,绝不会甘心只做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

宋知楷……

你越是如此,我便越要将你看得清清楚楚。

这场试探,远未结束。只是似乎从此刻起,变得更加危险,也更加……诱人了。

上一章 第41章 这一世的繁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