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皇上颇有兴致,便唤了我与甄嬛、瑛嫔陪侍。甄嬛用心烹着一壶新茶,皇上饶有兴味地看着,一边听瑛嫔弹奏箜篌,我则在一旁看书听曲儿。
皇上边听一边点头:“宫里皇贵妃的琵琶最好,淑妃的琴最好,论箜篌,你当属第一。”
瑛嫔淡淡笑道:“臣妾微末小技,怎能和各位娘娘相较。”
皇上看着壶中水沸,“你性子安静,不喜欢争宠,自然是你的好处。”
外头响起李长的声音,“皇上,齐王来了。”
皇上允他进来,瑛嫔放下箜篌起身,有些不安道:“皇上,臣妾先回避。”
皇上便笑了,“不必。你也是他长辈。”
予漓进来,见瑛嫔也在,先是一笑,忙低眉顺眼请安:“父皇吉祥。”
“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今儿的书都温完了么?”
予漓恭谨道:“都温完了。师傅讲的文章儿臣也都通读了。”
皇上略微满意:“那就好。改日朕再问你的书。”
予漓立刻跪下道:“父皇,儿臣此来也是为读书之事来请求父皇。父皇和母后都觉得儿臣大了,该成家立业。可是儿臣觉得眼下是读书立业的好时候,不该沉溺于儿女私情,所以先不想成家娶正妃。”
皇上淡淡一笑,“朕和你母后的意思,原是想多个人照顾你。而且你母后,也很属意朱茜葳。”
予漓声音激动了起来,“儿臣平时有宫人们伺候着就很好了,若有了正妃,难免要分心。儿臣自知无能,不能为父皇分忧,所以想好好读书,让父皇放心。”
皇上含笑道:“你这样想,朕也放心了。左右也是你母后的主意,朕也不急。”
予漓悄悄看瑛嫔一眼:“儿臣也想日后选个贤惠贞静的正妃。”
皇上颔首道:“是啊。夫妻和睦最要紧。好了,你先回去吧。”
予漓答应着退了两步,仿佛才发觉了瑛嫔在一般,“瑛母妃的箜篌如昆山玉碎,芙蓉泣露,儿臣拜服。”
瑛嫔微微愕然:“多谢殿下夸奖。”
皇上看他一眼笑道:“你倒会听。这首《上邪》,是瑛嫔最拿手的。”
到了晚膳过后,瑛嫔留在了仪元殿侍寝,我与甄嬛一同出去,槿汐低声道:“朱茜葳和皇后娘娘闹了起来。”
甄嬛诧异,“这么不懂事?”
槿汐笑:“是。朱茜葳走出昭阳殿的时候脸色铁青,剪秋也劝不住她。”
我轻摇头道:“想来皇后劝导过朱茜葳。”
槿汐含笑:“是。皇后听闻皇长子拒婚,虽然恼怒,也倒沉得住气,劝朱茜葳不要看一时的长短,忍辱负重,先不计较名分,以侍妾身份在皇长子身边伺候,到时也可升作正妃。谁知朱茜葳恼恨之下,说出当年皇后以妃位入侍,自己却连侧妃也不是,只配做侍妾。”
甄嬛惊得一怔,“她这样口没遮拦?”
淑儿啧啧道,“朱茜葳不肯成为满宫里的笑柄,更不肯连个侍妾都不顾廉耻地贴上去做,所以回府了。”
我摇头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是朱氏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没想到太后和皇后一世精明,儿孙辈却这样不堪。”
槿汐道:“凡是朱门大户,不过三代,自然败落。都是儿孙见识短浅惹得祸患。不过不要紧,越是这样,越是帮着咱们呢。朱茜葳也好,皇长子也好,一个个都不顺皇后的意,那才好呢。还有件事,小允子打听到的,奴婢不知道该不该说。”
甄嬛看她一眼,“你这么问,这件事就一定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