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杨那年,我12岁。作为转校生,去了有她在的六年级二班。她在学校呆的时间长,认识人多,并且是个学霸,深受老师宠爱,身上多少有点所谓的社会气息,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鲜活的生气。
忘记我们是怎么认识的了。很清楚的是,那一年,我.眼镜.刘才三个男的和小杨.土豆两个女生,成了铁打的五人组。零花钱一起花,家里带的零食一起吃,去小卖部也总是买五人份的雪糕。当时我和小杨关系还不算最好的,她跟眼镜最要好,我跟土豆玩的最多,至于刘才,他正一心一意喜欢隔壁班的一个女生。
直到初一,刘才和眼镜转校,我和小杨都被分到土豆隔壁班。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和小杨开始相爱相杀,我们跟土豆的矛盾也渐渐暴露。
不变的是,我跟小杨继续霸占班里甚至年级的前两名,在老师按名次挑位置的制度下,每次我们两个总是坐到一起。我们两个是班里唯一男女坐的同桌,但我们两个都不在乎。
小杨总是说“我的天啊,张,我之前怎么没发现你那么贱兮兮呢”
的确,我的乐趣就是怼小杨,说话总是金句频出,每次她都被气的要死却没法反驳,只好白眼翻上天。小杨从不生气,她脾气好到自己都无语。后来可能相处时间久了,小杨学会我那一套,怼人的语速都比以前快,基本可以跟我匹敌。每次我们两个说话就像在说相声。
最后,因为上课话太多被英语老师强行换座位。小杨下课之后又跑大半个教室去我位置上嗑瓜子,为了犒劳她还得再跑回去的辛苦,临走前我都会送她一把瓜子皮。
她跟两个女生总是在一起,现在想来,就是让人闹心的三个人的友谊,可能一不小心就有一个被冷落。我跟兄弟开过玩笑说“小杨这不是跟晶晶抢张怡呢嘛”
张怡是她们的核心人物,永远不会被冷落。谁跟她关系好,被冷落的就是另一个。
这种所谓的友谊持续到初一快结束那段时间,小杨突然不跟她们在一起吃饭上厕所。而是跟班里的另一群女生在一起,但当时的我没有发现她的这个变化。
现在想来,这似乎是她最活泼最有生气的两年,她会笑的很放肆,会眉飞色舞激动到拍桌子地跟别人说话。她还是个假小子,有放不下的女汉子包袱,从不照镜子不穿裙子。
初二,我们转到不同的学校。至此,五人组被留在那所学校。
我们有两年几乎没任何交集。
唯一的交集是中考出成绩那天,我在QQ空间晒出自己的总分,522,还真不太懂当时自己是有什么自信晒出来的。
小杨给我评论“咱俩差不多,我现在就是很慌”
我回她“没事,应该能上一中”
转校两年后。我们又到县里最好的高中,再次成为校友。
开学的前一个月我们还是没有交集,没人主动去找对方。后来小杨告诉我,她曾经见过我两三次,每次都被我直接略过,她也没主动找我打招呼。其实我们可能都是觉得,太久没见,怕说话尴尬吧。
后来我才明白,有些关系是不需要维持的,见一面说句话,就知道,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我们都还是个孩子。
分科前有一天晚上,我正在位置上跟同学说话,小杨敲了敲我背后的玻璃,用口型告诉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