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其实不是我们的孩子……”
这是一个由花晓亲口揭晓的,沉寂了近乎六年之久的秘密。
“小安是我们捡回来的。她大概已经记不得了,我们捡到她的时候,她烧的很厉害,身子也弱,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她撑不下去要夭折了,却又不知道凭借着什么,反复的吊着一口气,硬是活了下来。”
“虽然小安是活了下来,但忘了很多事情……”
……
六年前,京都走水,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花晓和舒春以前在御医苑当过职,虽然只是短短几月的时间就因为看不透朝堂之上的人情冷暖而递交了辞呈,但终归是在宫里有几个故人,这会听闻京都走水,两人便打算一同去京都看看。
白若安就是他们在京都的近郊捡到的。
当时白若安被一个裹着袍子的妇人拉扯着,大概是因为白若安病的实在太重,老妇人也觉得带着个病秧子累赘又晦气,出了京都就找了个地方将白若安抛下了。
虽是京都近郊,但也不妨有野狗豺狼窥探,一个个的都藏在暗处,等着白若安咽气,好饱餐一顿。
只是白若安命好,恰巧被花晓碰见了。
花晓和舒春没有孩子,一是他们二人是兄妹关系,近亲本就不应该有后代。而是舒春身体一直不好,几步花晓精心照顾着,但也总是容易患疾,所以两人就更加没有要一个孩子的想法了。
白若安是上天赐给他们的孩子。
白若安虽然被老妇人带着一路灰头土面狼狈不堪,但其实不难看出白若安身上衣着华贵,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舒春又在白若安身上找到了一串宫铃,当下两人便猜到白若安可能是打宫里跑出来的,便觉得是个麻烦事。
可当时白若安烧的小脸通红,脸颊上挂着泪渍,小手冰凉,嘴唇干的起皮,好一副可怜的模样。花晓于心不忍,看着白若安就起了恻隐之心,当时便对舒春说道。
“她怕是被拐出来的,我们把她带走了,隐姓埋名,谁都不知道。若是把她留在这里,她病的这么厉害,这丫头肯定必死无疑。”
末了,花晓又冲着舒春加了一句。
“哥哥,就当积德行善罢了。”
花晓一边央求着舒春,一边将白若安从地上抱起来,抱进了怀里。再加上舒春四顾周围,又到附近的农户问了一遭,也没人说谁家丢了个女娃,最后心一横就与花晓两人将白若安带了回去。
白若安本来也不叫白若安的。舒春一开始想新取一个名字,寓意希望这个孩子可以忘却过去,重拾新生。但白若安醒来后,虽然很多事都记不清了,却一直记得自己的名字,就叫白若安,改一下都不行。这世上姓白的人少之又少,在京都能和白这个姓扯上关系的非富即贵,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白若安怕是京都里皇城中金枝玉叶的人。
好在,白若安除了自己的名字以外别的什么都记不清了。醒来后一句话也不说,自闭了好几天,花晓还害怕白若安经历了这样的变故挺不过来,所以日夜不眠的和舒春守着。
直到某一天,白若安突然冲着花晓叫了声阿妈,又喊了舒春一声母父。自此以后,白若安就一天一个样,性子也活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