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内请安的妃嫔们尚在闲话家常,气氛还算松快。然而,当皇帝沉着脸踏入殿内时,那股无形的威压瞬间让所有人都噤了声,敛息垂首。
皇帝并未如常般让众人起身,而是径直走到皇后身侧的主位坐下,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准格尔部,狼子野心,藐视天威!他们竟敢上奏,公然求娶我大清公主,还指名要嫡亲公主!”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嫔妃们面面相觑,眼中都流露出震惊与惶恐。和亲之事古来有之,但如此指名道姓、近乎要挟地求取嫡亲公主,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
坐在下首的曹琴默脸色瞬间煞白,她膝下虽有一位温宜公主,但年纪尚幼,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可身为母亲,听到“嫡亲公主”四个字,仍是本能地感到恐惧,声音发颤地脱口而出:“嫡亲公主?!皇上……温宜她还那么小啊!”她紧紧攥着帕子,仿佛这样就能护住自己的孩子。
皇帝烦躁地瞥了她一眼,语气冷硬:“朕知道温宜年幼,若她已到适龄,朕此刻便不只是烦恼了!”这话带着显而易见的焦灼与不耐。
坐在前排的淑贵妃乌希哈与皇后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照不宣。皇帝此刻前来,绝非仅仅是为了告知这个消息。他是在寻求一个“解决方案”,一个既能维护天朝体面、满足准格尔要求,又无需他亲自开口牺牲骨肉至亲的“完美”方案。他不愿承担逼迫妹妹和亲的恶名,便希望借他人之口说出。
乌希哈心念电转,率先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皇上,臣妾听闻,准格尔那位英格可汗,如今已是年过花甲、须发皆白的老人。即便我大清真有适龄的嫡亲公主,金枝玉叶,青春妙龄,嫁过去又能与他过上什么日子?这岂不是将我大清公主往火坑里推?”
沈眉庄亦是义愤填膺,接口道:“淑贵妃姐姐所言极是!臣妾还听说,准格尔素有‘父死子继’的陋俗,兄终弟及,甚至连父亲的妻妾也可继承。若公主嫁过去,一旦老可汗去世,公主岂不是要……要依从陋俗,再嫁其子或其弟?这让我大清公主颜面何存!难道要我天朝贵女,去那蛮荒之地给人做妾吗?!”她语气激动,带着文人的清高与对公主命运的深切同情。
皇帝何尝不知这些?他眉头紧锁,手中捻动的碧玉十八子手串速度越来越快,显示出内心的烦躁。他需要的不是这些“困难”,而是一个能堵住悠悠之口、又能解决问题的“人选”。他终于将目光投向皇后,带着一种刻意引导的意味,沉声道:“皇后,朕记得……先帝似乎还有一位公主,朕的妹妹,至今还未许配人家吧?”
皇后闻言,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得不维持着镇定,她微微张嘴,迟疑了一瞬,才低声道:“皇上说的是……朝瑰公主?她确是先帝幼女,今年刚满十六,尚未指婚。”她心中已然明了皇帝的意图。
皇帝像是找到了突破口,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大局观:“嗯。虽然她是朕最小的妹妹,自幼娇养,但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公主,享万民供奉,自当有为国分忧的觉悟。如今朝廷正在用兵之际,西北不稳,公主和亲,安抚准格尔,亦是她的责任。”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却让殿内不少妃嫔心生寒意。将如花似玉的少女远嫁垂暮老人,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福气。
就在气氛凝滞之际,乌希哈再次开口,声音带着一种试图力挽狂澜的冷静:“皇上,朝瑰公主年华正好,若和亲之事势在必行,臣妾倒有一个想法,或可两全。”
皇帝挑眉,终于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她身上:“哦?淑贵妃有何高见?说来听听。”他此刻太需要一个既能解决问题,又能稍减愧疚的方案了。
乌希哈深吸一口气,她知道后宫干政是大忌,但此刻为了一个少女的命运,她必须冒险一试:“皇上,既然和亲不可避免,目的无非是维系准格尔与大清的和平。与其将公主嫁给行将就木的老可汗,不如由大清提出,让准格尔现任可汗推举一位他属意的、年富力强的继任者,可以是他的儿子,也可以是兄弟,与朝瑰公主联姻。如此,准格尔得到的不仅是一位大清公主,更是大清对未来可汗的认可与支持。这对于渴望稳定继承权的准格尔贵族而言,或许比单纯娶一位老可汗的王妃,更具吸引力。而公主,也不必承受嫁予老翁、甚至面临转嫁的屈辱与风险。”
她一口气说完,殿内一片寂静。这已不仅仅是后宫闲话,而是涉及邦交的战略提议了。所有人都屏息看着皇帝。
皇帝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乌希哈这个提议,确实巧妙,既全了准格尔的面子,又给大清争取了更多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公主的尊严和未来。他缓缓点头,脸色稍霁:“嗯……淑贵妃此言,确有几分道理。是个不错的主意。”
皇后见皇帝态度松动,立刻顺势说道:“皇上,既然此事已有转圜余地,那公主出嫁之事也不必急于一时。依臣妾看,不如等年后春暖花开再让公主启程吧?如今寒冬腊月,风雪交加,行路极为不便。也让朝瑰公主……能在宫里过完最后一个团圆年。”她语带恳切,充满了对小妹的怜惜。
皇帝此刻心情稍缓,也乐得展现仁慈,从善如流道:“皇后思虑周全,说得有理。既然如此,公主出嫁的一应事宜,便由皇后你来操办吧。”
“臣妾遵旨。”皇后连忙应下。
这时,一直沉默旁观的甄嬛忽然开口,声音温婉却带着深意:“皇上,皇后娘娘。臣妾想着,曹贵人自身抚育温宜公主,最能体会父母对女儿远嫁的牵挂与不舍,也定然明白女儿家的诸多细腻心思。若能让曹贵人从旁协助皇后娘娘打理公主出嫁的妆奁、仪程等事宜,想必更能周全妥当,也让公主倍感贴心。”
皇帝正觉得乌希哈的提议解决了大难题,心情不错,闻言觉得颇有道理,便颔首道:“莞嫔考虑得是。曹贵人,你便协同皇后与淑贵妃,一同办理朝瑰公主出嫁事宜吧。务必办得风光体面。”
曹贵人连忙起身谢恩,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她庆幸自己的温宜逃过一劫,却又不得不亲自操办另一位公主的远嫁,个中滋味,唯有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