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
“这家规……”
忒没道理……
他看着陈道之的神色,将口中的未尽之言咽下了肚。
“可真是妙呀……”
盛纶哈哈一笑,灵机一动,改了个词语。
这下总算是强行挽回一局了,希望他这马屁拍的没有那么明显。
不过陈道之跳动的眉头仿佛告诉他了结果。
师傅爹呀,这么多人,可千万别打脸!
盛纶心中祈求。
陈道之仿佛听到了盛纶的心里话,并没有和他计较,反而继续对他和沈威叮嘱着一些事情。
总而言之一句话,借用李家村的户籍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从即日起,盛纶的大号为李纶,作为李家村人士,他得在这边准备参加三级童生试,获得秀才功名。
然后去考陕西路的发解试获得贡生的名额。
接着,就可以去考进士了。
今年是天圣十年,根据师傅爹所言,陕西路最近的一次童生试是在今年六七月份,县试在六月初,府试在六月中旬,院试在七月份。
陕西路自行命题发解试是在明年的七月份。
如果他一路顺风,说不定可以赶的上后面的进士科。
不过,这也只是想想而已。
如今他连童生试的门在哪里开他都不清楚。
“所以,师傅爹你是忽悠我的吧!”
说好的到了陕西路,摸明白李家村的情况之后就动身的说法根本是骗小孩子玩的。
童生试就在眼前,盛纶既然决心要在科举上走出个名堂来,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时机。
在说,考试资格又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说出来的,还需要找人去担保。
童生应试的五项基本原则,即出身清白、本籍报考、无匿丧之举、无枪替之弊、廪生保结。
其他相对而言都比较简单,只要咬死了盛纶是李家村村民收养的孩子,那就没有多大的问题。
再加上盛纶是挂在陈道之名下的,以陈道之的身体健康情况,绝对家里面不可能出现丧事。
最麻烦的,其实还是禀生结保这一项。
“廪生”是指府州县学的生员,是秀才中考列的一等者,可享受朝廷的各项补助待遇。
李家村世代蜗居在这山川之中,哪里和禀生有过交际。
不过李沐阳身为族长,自然也不可能和外界脱节太多。
他带着盛纶去了蓝田县城,掏了一笔银子之后,将盛纶送进了学堂中。
时间紧,任务重,他需要突击一下考试科目。
至于保证这件事,就交给学堂的先生了。
沈威也没有被陈道之急着送走。
他想留在这里看盛纶考科举。
如果可以直接得到秀才功名,那可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和盛纶多年的朋友,他知道小伙伴的心结在哪里。
所以,他也跟着一块进了学堂。
毫无意外,李沐阳也给沈威报了名。
出门在外,有个秀才的功名也方便一些。
不过前提是,他们两个人都能一举成功才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盛纶拿着书本打了一个哈欠。
这考试,真折磨人。
尤其是对他们这种突击的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