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芙……” 杨逍的声音低哑得如同砂轮摩擦,每一个音节都浸满了鲜血与寒冰,“我的晓芙……竟死于那老贼尼之手!!” 他紧紧搂着怀中因他爆发的气势而吓得忘记哭泣、只是惊恐瞪大眼睛的女儿,巨大的悲恸与焚天的怒火在他胸中疯狂冲撞,几乎要将他的理智撕裂!
良久,杨逍才稍稍平复激荡的心绪。他轻轻拍抚着怀中仍在抽噎的女儿,抬起头,目光落在张无忌身上,那眼神已不复之前的冰冷审视,充满了真挚的感激与欣赏。
“小兄弟,” 杨逍的声音依旧清越,却多了几分温度,“大恩不言谢!若非你,我杨逍此生……恐再难见女儿一面!此恩此情,杨逍铭记于心!”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你身手不凡,侠义心肠,更兼智勇双全。明教正值用人之际,光明顶上更需要你这样的少年英杰。可愿随我同上光明顶?我杨逍必以兄弟相待!”
张无忌沉默了片刻。月光洒在他清俊却仍显稚气的侧脸上,映出眉宇间超越年龄的沉静与思虑。他看了一眼紧紧依偎在父亲怀中、终于找到依靠而安心下来的杨不悔,眼中闪过一丝温柔。随即,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迎上杨逍:
“杨左使厚爱,无忌感激不尽。明教抗元大义,无忌心向往之。” 他语气诚恳,话锋却是一转,“然,不悔妹妹初归父怀,父女团聚,正需时日相伴,弥合离散之苦。无忌若此时随行,恐多有不便。且……”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朱九真藏身的方向,又迅速收回,仿佛只是看向茫茫雪夜。那一眼快得如同错觉,却让暗处的朱九真心头莫名一跳。
“且无忌尚有私事未了,亦需寻一清静之地,梳理自身所学。” 张无忌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越,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此刻……请恕无忌不能同行。”
杨逍是何等人物,瞬间便明白了张无忌的顾虑与坚持。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但更多的是对眼前少年心性沉稳、重情重义的赞赏。他不再强求,郑重抱拳:
“好!张兄弟少年老成,思虑周全,杨逍佩服!他日光明顶,扫榻以待!珍重!”
“杨左使,不悔妹妹,珍重!” 张无忌亦抱拳还礼。
杨逍不再多言,抱起怀中紧紧搂着他脖颈的女儿。杨不悔从父亲肩头探出小脸,泪眼朦胧却带着明亮的光彩,朝着张无忌用力挥手:“无忌哥哥!谢谢你!一定要来找我和爹爹玩!”
张无忌微笑着点头,目送着那青衫身影抱着小小的女儿,如同融入月光的青鹤,几个起落便消失在茫茫雪夜松林深处,朝着光明顶的方向而去。
断崖平台上,只剩下张无忌一人独立。寒风卷起他灰布长衫的衣角,背影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却又挺拔如崖边青松。他静静站了片刻,仿佛在消化这短短一夜的惊心动魄。最终,他缓缓转过身,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再次扫过朱九真藏身的那块巨大山岩,停留了一瞬。
然而,张无忌并未有任何动作。
他只是微微仰头,望向玉虚峰顶依旧灯火通明、喧嚣隐约传来的方向,那里是昆仑试剑大会的所在。
随即,他收回目光,不再停留,转身朝着与杨逍父女截然相反的、更幽深的后山方向,步履沉稳地踏入了黑暗松林,身影很快被浓重的夜色与雪雾吞噬。
朱九真缓缓从藏身处走出,立于断崖边缘,望着张无忌消失的方向,又望向杨逍父女离去的月光之路,最后回望灯火辉煌的玉虚峰顶。
明教左使杨逍……失散的女儿杨不悔……身怀绝世武功、隐忍坚韧却又心怀苍生的少年张无忌……还有那枚惊鸿一瞥的圣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