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天皇利用近似招摇撞骗的手段基本确立了自己的法统,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另外一个问题还是让他寝不安席,那就是地方豪族的势力依然很强。
地方豪族是伴随着日本国运一直存在的,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地方豪族盘根错节,同气连枝,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势力,甚至在某些时候能够左右朝廷的政策和抉择。也因此,孝德、天智朝开创的大化改新律令体制,在豪族们的各种明枪暗箭阳奉阴违地抵制之下,一直难以彻底实施。
地方豪族的强盛,也反映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皇族的地位并不是那么稳定!
我滴个乖乖!这可是个大问题。没有哪个政权的统治者会希望自己的统治随时有可能被其他势力左右甚至推翻。他们无一例外地想尽办法要确保自己统治的稳定,如果非得要加一个期限的话,他们会希望那是一万年!!
天武天皇也不例外!于是,他出手了!
天武的第一招就是改革政府的行政机构。之前的那些由氏族担任的什么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的,通通给老子玩蛋去,不设置了!取而代之的是并立的太政官和大弁官,而上层官僚一律充任无实权的“纳言”一职。所谓的太政官和大弁官可不像之前的各种大臣那样位高权重,这两个官职的职责就是向群臣和地方传达天皇的政令!!基本上就是各传声筒。而所谓的“纳言”,就是顾问!顾问嘛,大家都是知道的,顾得上就问问,顾不上呢,就……就这样,在朝廷的政治核心,大多是地方氏族成员的朝廷大臣们逐渐被边缘化了!
大臣们都靠边站了,政府的活儿谁来干呢?
天武天皇有办法。
不就是找人干活嘛,我天皇家也是有人的嘛!来,皇族成员们往前来,对,就是你们,站到我面前来!
天皇理所当然的是权力的核心,而在天皇的周围,有一个庞大的皇族群体。
天皇最亲近也最信任的的当然是自己的老婆孩子了,于是以天皇为核心,皇后和太子、皇子就称为天皇周围权力圈子的第一层。
在皇子之外,还有一大群人,他们是现任天皇的同族的叔伯、兄弟、侄子等等,或者这些人的兄弟、子侄等等,根据皇家的规矩,被称为亲王或者王,这群人也是皇族成员,是和天皇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或者远房亲戚,说起来,也算一家人。这群人形成天皇权力圈子的第二层。
在日本皇族中还有一个群体,他们的祖先是天皇或者近枝皇族,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和皇族的血缘也逐渐淡化,之后从皇家分离出去,成为了新的氏族。这些氏族和地方氏族是有所区别的,毕竟是从皇族分离出去的嘛!这群人就成为天皇权力圈子的第三层。
朝廷中高层人员确定了,中下层怎么搞?
一国一家一团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上有得势的人,就会有失意的人!在豪族之外还要很多不得势的人们,天武天皇通过一系列政令,将这些人聚拢到朝廷周围,从事中下层和基层的各种管理工作。他们就形成了天皇周围权力圈子的第四层。
就这样,天武天皇通过这种方式,在自己形成了一整套的权力体系,建立了天皇专制的体制,逐步实现中央集权,而他用人的原则只有一个:自己人,我放心!
氏族豪强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搞事情来抵制天皇的政策。于是,为了顺利推行自己的政令,压制豪族势力,天武天皇又开始了第二手策略……
我是风尘万里,一个爱看点历史的新人阿婆主,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