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国王在亲卫的掩护下撤进密道时,他听见身后传来土狗的哀鸣。他不敢回头,却听见银斑的叫声突然变了调,像是婴儿啼哭。追兵的脚步声顿了顿,接着是刀剑劈砍的声音,还有愤怒的咒骂
万能龙套(敌军)该死的畜生!
万能龙套(敌军)从哪蹦出来的野狗?!
万能龙套(敌军将领)赶紧处理了!
万能龙套(敌军)这只猫又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万能龙套(敌军)放开!
三天后,老国王在二十里外的破庙与残部会合。他让人遍寻那两只犬猫,却只找到土狗脖子上的碎布——那是他当初包扎伤口时留下的。银斑也不见了踪影,只在岩石上留下一撮银灰色的毛。
万能龙套(谋士)陛下
谋士捧着染血的碎布
万能龙套(谋士)土狗被砍断了后腿,逃进了深山;银斑撞碎了追兵的头盔,撞断了一颗牙……
老国王攥着碎布,指节发白。他望着庙外的山风卷起落叶,突然想起三日前在山洞里,银斑用舌头舔他伤口时的温度,土狗用脑袋蹭他手心时的颤抖。那些被他当作“牲畜”的小生命,原来懂得“忠诚”,懂得“牺牲”。
血月之战最终以玄甲军的惨胜告终。老国王阿德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望着天边褪去的血月,下令将所有战马都披上黑纱,将所有阵亡士兵的名字刻在青铜碑上——但他额外让人刻了两行小字
万能龙套(阿德)致无名之犬,致无冠之猫,是你们教会朕,生命的重量不分贵贱。
建国那日,老国王亲手将第一块刻着“动物保护法”的石碑立在王宫广场。法典的序章里写着
万能龙套(阿德)乌邦国的子民,包括人类,包括飞禽,包括走兽。所有有呼吸、有痛觉、有情感的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最初,法典的第一条,禁止虐待流浪动物;第二条,禁止非法猎捕;第三条,若动物为人类提供过救助,其所在区域需设立“护生碑”;最后一条,由老国王亲自书写
万能龙套(阿德)若有生灵愿以命相护,国当以法相护。
后来的乌邦国人总爱讲这个故事:血月之夜,国王躲进山洞,被一只瘸腿狗和一只断耳猫救了命。有人说狗叫“铁锈”,猫叫“银斑”,也有人说它们的名字早已刻在护生碑上,刻在每一代乌邦国孩子的课本里。
再后来,乌邦国的孩子们都知道,当你遇到受伤的小动物时,蹲下来摸摸它的头,或许有一天,它也会在某个危急时刻,用最质朴的方式,还你一份跨越生死的温暖。
而老国王临终前,床头总摆着两样东西:一枚缺了角的狼头玉珏,一撮银灰色的猫毛。他望着窗外的梧桐树,轻声说
万能龙套(阿德)铁锈,银斑,乌邦国的大街小巷,都有你们的影子。
风穿过窗棂,卷起一片梧桐叶,轻轻落在他的手背上——像极了当年,银斑用爪子为他敷药时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