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总是这样。平时焦心劳思,总想很快就把大清治理好。可他比她还要小两岁呢,不过是个十几岁的人,却要治理这么大的国家,哪有这么容易轻巧?
但是文鸳也不知道怎么办,她最擅长的不过是吃喝玩乐,关于如何治国理政,她是一窍不通。福临亲政之后还勤学苦学,每天雷打不动五更天就起床,会的东西比她多。
她再操心也没有用,而且操心多了容易老。
福临躺在床上睡不着觉,望着床顶想他的心事。文鸳就在他的身边陪着他,趴在床上,将话本子放在枕头上,看完一页就翻一页,翘起的双腿一晃一晃,自得其乐。
福临想来想去,开源现在无处去开,还是裁军更容易些。不打仗的地方就把守兵裁少一点,这样军饷支出就少了。
这会儿已经是半夜,文鸳还半点不困,很快就把这本书看完了。
福临侧过身来看着她,摸了摸她的脊背,笑着说:“要是文鸳读书也有这样的毅力,考个状元也不在话下了。”
文鸳睨了他一眼,哼哼道:“我才不考呢。想够了就睡觉。”
福临点了点头,把文鸳面前的话本子收起来,又拍平了枕头,等她躺下之后就一起盖上被子。
又过了半个月,博果尔大婚了。他的福晋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一点也不温柔贤淑,反而泼辣强势,不知道以夫为天,大婚之夜连伺候他都不会,样貌也远不及暄贵妃。
才成婚第一天,他就可以确定他一点也不喜欢她。可没有办法,木已成舟,只好就这么处着。
翌日他带着妃子进宫给太后和皇上请安。福临也颇为关照这个弟弟,赏赐了东西,让他和福晋好好相处。
博果尔脸上带着闷闷的神色,只说知道了。
他的新婚福晋看了他一眼,笑容依旧,却没有真心实意的高兴。
而孟古青的信送回草原,引得吴克善忧虑不悦。这桩亲事是睿王在时就定下的,符合满蒙联姻的传统,使他们的联系更加紧密。
以前满人还没入关的时候,便依赖他们蒙古,说与科尔沁部血浓于水。如今入了关,在汉人的中原待了几年,就要背信弃义,嫌弃老伙伴了。
对于孟古青信上所说,想要回到草原,不和皇帝大婚。吴克善是不肯同意的。这是科尔沁部的荣耀,也是维系满蒙联盟的纽带,万万不能取消。
吴克善安抚了焦躁的女儿,承诺一定给她一个结果。
他又给在宫里当太后的妹妹布木布泰写了信,问皇帝是不是哪里对科尔沁部不满意,所以迟迟不肯大婚。若无不满,还望莫要让他的女儿颜面无存。这也是科尔沁的脸面。
除此之外,他还去见了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和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他们三王所统领的科尔沁部,在漠南蒙古地位最高,声望最大。
除此之外,科尔沁部还联合几个实力强大的察哈尔部、土默特部等,以恭请圣安为由,联名上了一封奏折,派心腹重臣作为使者送信进京。

有话说:如图,这是少年天子的第1集,这时候是顺治8年的8月,在福临和博果尔的谈话中可知,这时候他已经有了福晋,而且他把人家打跑了。女子是盛京正白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