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出了坤宁宫,第一反应就是去找文鸳。但是他现在情绪很坏,他不想总是带给她忧愁难过的一面。
虽然文鸳没有嫌弃过他。可次数多了,他总担心她要不耐烦。他对她有过多的患得患失,所以总是多心则乱。
福临想着,他应该自己去调节。文鸳总是给他带来快乐,他也应该带给她同等的快乐,而不是总是报以忧愁,要她安慰。
他站在路口不走,吴良辅却知道他的心意,弯腰殷勤地问道:“皇上,可要摆驾景仁宫?”
福临摇了摇头,哑声开口道:“回乾清宫。”
回去之后他并没有去看题本奏章,而是翻出了前几日他为文鸳画的小像。
小像还没上好色,但画上的文鸳已经在冲他微笑了。
福临便也下意识弯起嘴角笑了笑,让人将画具拿来,回忆那天晚上她的衣着神态,一点一点地将画笔着色,轻轻地描上去。
他一忙活就忙活了半天,再抬头的时候天都黑了。
这会儿他自觉心情平和,才放下上色到一半的画像,出了门往景仁宫去。
如今已经到了深秋,景仁宫里的花都谢了。文鸳从外头回来,瞧见水缸的莲花都枯了,说:“应该多种点别的花,这样一年四季都有看。”
景泰知道她的心思,笑眯眯地说:“正好咱们院子里有秋千,不如种点葡萄,搭个架子,等到明年这时候,就有葡萄吃了。”
文鸳眼睛一亮,快快点了点头。“景泰,明天你就跟内务府的人说,让他们给我们搭一个葡萄架。”
她掰着手指数了起来,贪心地说:“我要吃绿的葡萄——紫色的也要!”
景泰笑着说了好,又端上来枣干、梨干和柰子干,个个都小巧晶莹,沾着薄薄的糖霜。
“这是御膳房新晒的,第一批便送了些到咱们宫里。娘娘快尝尝看。好吃的话咱们就花银子买多多的囤着。”
最开始文鸳的份例是一千二百两,后来就变成了和皇后一样的每个月四千两两,皇上还将他的也给了她。文鸳当然来者不拒,所以每个月可使的月银已高达万两了,简直不知道怎么才能花完。
所以她给景仁宫所有人都涨了一倍的月银,逢年过节另有赏赐。景泰的月银甚至有一百两,每个月寄回去的银两连一家老小的开销都包圆了。吴良辅都羡慕得牙痒痒。
文鸳尝了一口梨干,随口说好吃,漫不经心地说:“那就囤着吧。反正吃着不赖。”
她出去走了走,到御花园里喂了一会儿鱼。这鲤鱼倒也肥美,让人眼馋的很,可惜不好吃。文鸳啧啧了几声,撒下了一大把鱼食儿。
散了步回到景仁宫,没一会儿福临就到了。
他弯着眼睛,好像一副高兴的模样。文鸳笑了起来,过去摇了摇他的手,“今天膳房送了果干来,一会儿我们看话本子的时候吃吧?”
福临真正放松下来,高兴地说了好。他们洗漱完了就一起窝在床上,文鸳靠在福临怀里,邀请他看她的新收藏,眉飞色舞地说:“这可是我求了额娘很久,她才给我送进来的。你绝对没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