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步入了县衙后院智升与欣慈的居所,却未发现二人的踪影,只好无奈返回,打算次日再来。
次日,玉龙与太后商议完昨日与赵羽定好的事宜后,便一同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前往智升与欣慈的住处。刚到门口,便巧遇了二人。原来,他们昨日归来时,已从守门衙役处得知太后前来寻找的消息,于是连忙赶来。
“智升,欣慈,你们来我房里一趟。娘有些事情要和你们说。”太后轻声呼唤,语气中带着几分温柔与期待。
“娘,您找我们何事?”欣慈与智升快步跟上,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智升欣慈,这是我与龙儿为你们准备的新婚礼物。”太后说着,递过一个精美绝伦的礼盒,“打开看看吧。”
两人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眼前的礼物令他们相视一笑,随即又齐声说道:“娘,太后,这礼物太过贵重,我们不能收。”
太后连忙摆手,笑容满面:“不贵重,真的不贵重。智升照顾了我二十年,欣慈你和你的师父不仅治好了我的失忆之症,还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四处奔波找人。更在机缘巧合之下,让我与龙儿一家得以团聚。智升对我来说如同亲生儿子,欣慈更是我的恩人,在我心里,你就像我的女儿一般。如今你们大婚,娘和龙儿怎能不有所表示呢?”
玉龙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与你们为母后所做的一切相比,这点小礼物真的算不得什么。”
欣慈与智升见太后与玉龙都如此坚持,最终点了点头,感激地说道:“多谢娘,太后,国主。”
“这就对了。”太后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慈爱,“对了,欣慈,你们不是打算回松浦县举办婚礼吗?东西都准备好了吗?还是需要去松浦县再置办些?”
“不是的,娘。”智升轻轻摇头,眼神中满是温柔,“欣慈是越国人,我想先陪着她去越国拜见她的父母家人,再商量成亲的事。”
“越国?欣慈,你是越国人?”太后闻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是的,太后。”欣慈解释道,“臣妇的父亲是越国人,母亲是楚国人。只因父亲深爱母亲,为了让她能够常伴家乡,便留在了楚国。当年奸相窃国,我们一家不幸失散。原以为父母已不在人世,没想到师傅昨天来信说,他们现在生活在越国。所以,我无论如何都要回去看看。”
“原来如此。”太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了,出尘师太来枫荷县了吗?”
“没有,师傅只是寄了一封信来,说了这件事。”欣慈如实回答,虽然心中疑惑太后为何如此关心师傅的行踪,但还是老实交代了。
“原来如此。”太后叹息一声,又追问道,“那信是何时到的?”
“昨天下午。”欣慈回答道,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解。
难怪昨日娘亲前往你们二人住处均未寻得你们的踪迹,原是外出至驿站取信了。太后忆起昨日的寻找,顿时恍然大悟。
“娘,您找师太何事?”智升忍不住问道。
太后略显失落,缓缓说道:“你知道出尘师太卦术高超,上次她帮我算出鸾儿虽然一生坎坷,但儿女双全,将来会有一品诰命夫人的命。我就想让她再帮我算算,如何才能找到鸾儿。”
智升见状,连忙安慰道:“娘,您别担心,从卦象上看,公主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好。再说,您一定会找到她的。”
“是啊,母后,您放心,我一定会帮您找到王妹的。”玉龙也连忙说道,“上次儿臣不是和您说过吗?儿臣也认识一位神通广大的世外高人。回去后,儿臣一定向他讨教,争取早日找到鸾儿。”
太后听玉龙这么说,心中稍感宽慰,想着多个门路也能快点找到鸾儿,便点了点头。
随后,太后又轻叹一声:“既然智升与欣慈决定前往越国,那我们便在此分别吧。龙儿,你需寻个时机速速回宫,尽早审讯屠龙会众人,寻回鸾儿,或向那位世外高人求教。也好让我们一家人早日团圆。欣慈、智升,你们定要常来王宫探望于我。”言罢,太后拉起欣慈与智升的手,眼中尽是不舍之情。
“娘,这恐怕不太方便吧,毕竟王宫不是那么好进的。”智升有些为难地说道。
“没事,本王给你们一块令牌,这样以后你们进宫就方便了。”玉龙说着,拿出一块令牌递给两人。
“多谢国主。”智升见玉龙这么说,只好道谢收下。
第二日一早,众人便在县衙门口告别。
“娘,孩儿就此别过,您要多保重身体。”玉龙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关切。
“智升、欣慈,你们也是,一路平安。”太后眼眶微红,挥手告别。
在智升与欣慈依依惜别之后,玉龙、太后一行人,在随后抵达的赵、夏两家仆从的恭候之下,携同赵羽、珊珊、五味及怜心,踏上了返回都城的旅程。沿途,太后内心百感交集,既不舍智升与欣慈,又深切怀念着鸾儿。
十日之后,都城夏府。
巧玉一家人和孟家人早已接到玉龙的书信,早早地做好了迎接太后和国主的准备。这日正午时分,几辆马车缓缓驶入都城,稳稳地停在夏府门前。巧玉和三宝、英嫂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他们身着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
“国主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太后忙扶起巧玉,玉龙扶起三宝,珊珊扶起英嫂,赵羽扶起孟君翰,五味扶起孟夫人,怜心则扶着慧芝。一行人步入夏府,气氛热烈而温馨。
玉龙忙着为太后介绍:“母后,这是大舅舅的女儿巧玉,巧玉,这是你的姑母。”
“姑母。”巧玉轻声唤道,声音中带着几分羞涩与敬仰。
“你是大哥的女儿,真是长得标致极了。以后姑姑会好好照顾你的。”太后拉过巧玉的手,眼中满是慈爱与疼惜。
“多谢姑母。”巧玉感激地说道,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母后,这是巧玉的丈夫三宝。”玉龙又指着三宝介绍道。
“太后。”三宝恭敬地行礼,眼中满是敬畏。
“既然是巧玉的丈夫,那你以后就随巧玉叫我姑母吧。”太后和颜悦色地说道。
“是,姑母。”三宝连忙应声道。
“这是三宝的母亲英嫂。”玉龙继续介绍道。
“英儿?”太后不确定地呼唤着,眼中掠过一丝疑惑。原来,英嫂曾是太后宫中的宫女,二十五岁时被太后恩准出宫嫁人,最终阴差阳错地做了巧玉的奶妈。
母后,这位是孟夫人及其子君翰,还有儿媳慧芝。”玉龙随即为三人逐一介绍,三人闻言,连忙恭敬地行大礼参拜。 “母后,您今晚便在夏府安歇,明早儿臣定当亲自率领文武百官与銮驾前来迎请您入宫。” 晚宴过后,玉龙携珊珊、赵羽、五味离去,留下怜心陪伴太后叙旧。 次日清晨,玉龙带领以汤丞相为首的文官队伍,以及以赵羽为首的武将团队,并备有太后銮驾,前来迎接太后回宫。众臣望见太后,纷纷恭敬地下跪行礼:“恭迎太后娘娘回宫,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玉龙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太后登上銮驾,缓缓驶离夏府,不久便抵达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