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沫
曹沫是鲁国人,靠若勇武有力给鲁庄公做事。鲁庄公(鲁庄公:姓姬,名同,鲁国诸侯,公元前693年一公元前662年在位)也是个勇武好斗的人。曹沫作为鲁国的将军,带兵和齐军作战,三次作战,三次大败而归。鲁庄公害怕了,只好把遂邑(遂邑: 原古国民,在今山东肥城南,后被齐国所灭)割给了齐国求和。而对于曹沫却仍然照常地让他当鲁国的将军。
后来齐桓公(齐桓公:名小白,齐国诸侯,公元前685年一-公元前 643年在位。是春秋时期最有作为的国君之一,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答应要和鲁庄公在齐国的柯邑(柯邑 :齐国的城邑,在今山东阳谷东北)会谈结盟。当齐桓公和鲁庄公在坛台上宣誓定盟后,曹沫突然跳上台去用匕首逼住了齐桓公。齐桓公的左右不敢动手,问曹沫说:“你想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而你们大国对我们小国的侵略也太过分了,如今我们鲁国的城墙如果坏了,就得塌到你们的国土上,请你看看该怎么办吧!”齐桓公无法,只好答应归还他们所侵占的鲁国的土地。等到双方的话已经说完,曹沫立刻把手里的匕首一扔,下了台,仍然回到自己应该站立的地方,脸色一点不变,说话的口气就和事情没有发生前一模一样。齐桓公很生气,想要废掉他刚才许下的诺言。管仲(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曾佐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使齐国强盛一时。 事迹见《左传》及《管晏列传》说:“不能这样。如果只顾贪小便宜图一时的痛快, 就会在各国诸侯面前失信,就会落得个孤立无援。不如还是给他为好。”于是齐桓公真的就把从鲁国割来的曹沫三次打败仗所丢失的土地,全部还给了鲁国。曹沫以后过了一百六十七年,吴国又出了一个专诸。
(按:曹沫劫持齐桓公在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 专诸刺王僚在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 其间相隔一百六十七年。)
2
专诸
专诸是吴国堂邑(堂邑:吴国城邑名,在今江苏六合北)人。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其父伍奢、兄伍尚,皆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逃到吴国。过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逃出楚国来到吴国后,知道专诸有本领。当伍子胥见到了吴王僚(吴王僚:吴王夷眛之子,公元前526年一公元前515年在位),对他说了讨伐楚国的好处后,吴国的公子光(公子光:吴王僚的堂兄,吴王诸樊之子)说:“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被楚国杀害的,他劝说我们讨伐楚国,是为了给他自己报仇,并不是为我们吴国着想。”吴王一听就没有答应伍子胥的请求。伍子胥一听公子光的话也明白了他的心思,他是想要杀掉吴王而自立。在这种形势下伍子胥思忖道:“公子光目前急于想在国内动手,现在是不可能劝说他对外用兵的。”于是他就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吴王寿梦之子,公元前560年一公元前548年在位)。诸樊有三个弟弟:个叫馀祭 (馀祭 :承其兄诸樊位为吴王, 公元前547年一 公元前531年在位), - -个叫夷眜 (夷眜:承其兄馀祭位为吴王,公元前530年一公元前 527年在位),一个叫季札(季子札:即“季札”,也称“延陵季子”,(左传)与《吴太伯世家)所着意描写的人物之一,以“清高”、“博雅”闻名)。诸樊知道自己的四弟人好,于是成故意不立太子,打算兄弟四人依次相传,最后把吴国传到季札手里,结果真的就这么做了。诸樊死后,王位传给了馀祭。馀祭死后,王位传给 了夷昧。夷昧死后,下面就应该传给季札了, 但季札逃避不受。吴人无法,只好立了夷眜的儿子僚为吴王。这时公子光不满了,他说:“如果按照兄弟的次序,那就该立季札:如果要传给儿子,那么只有我才是真正该立的接班人。”因此他就在暗中收养谋臣,准备伺机谋夺王位。待至公子光得到了专诸以后,就对他好好款待。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楚平王:名弃疾,后改日居,楚国国君,公元前,528年一公元前516年在位) 死了。这一年的春天,吴王僚乘着楚国办丧事,派他的两个弟弟盖馀和属庸率兵包围了楚国的潜县,同时派他的叔叔延陵季札到晋国去观察各国的动静。不料楚国突然出兵断绝了盖馀和属庸的归路,吴兵回不来了。于是公子光即对专诸说:“这个时机可不能错过,哪有自己不去追求,就能得到收获的道理呢?况且只有我才是真正的王位继承人,应当被立为王。即使日后季札回来,他也不会废掉我。”专诸说:“王僚是可以杀掉的!他的母亲年老,儿子还小,只有两个弟弟还带兵在外,被楚国断绝了归路。如今吴国在外被楚国所困,朝内又没有起主心骨作用的大臣,我们趁此机会起事,他们对我们没有办法。”公子光给他磕了一个头说:“我的身子今后就像你的身子一样,可以负责你们家里的一切。’
四月丙子(公元前515年,应为三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公子光事先把武士埋伏在地下室里,而后置办酒席宴请吴王僚。从王宫到公子光家门,以及公子光的庭院里、台阶上,到处都排满了吴王僚的亲信。他们都手持两刃刀,夹道站立。等到宴会上酒已喝到起劲时,公子光假装脚疼,离席进了地下室,这时他让专诸把一柄小匕首装在一条红烧鱼的肚子里,用盘子给王僚送了上去。专诸走到吴王僚面前,突然抓出匕首猛刺吴王僚,吴王僚当即被刺身亡。与此同时,侍立在左右的吴王的卫士当然也立刻把专诸杀掉了,吴王僚带来的人们顿时一阵大乱,这时公子光趁机派那些事先埋伏的武士一起出击,把吴王僚的部下全部消灭,接着就自己当了吴王,这就是阖闾(阖闾:吴国国君,公元前514年一公元前495年在位)。阖闾为酬谢专诸的效命,封专诸的儿子做了吴国的上卿。
这件事后过了七十多年,晋国又出了一个豫让
(按: 这件事后过了七十多年,《集解》引徐广说:“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到晋国灭智伯(公元前453年),应是六十二年。梁玉绳说:“‘七’原是‘六’的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