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虐渣手册(教渣男做人)
本书标签: 校园  书穿带系统  爽文打脸 

黑骏马六

虐渣手册(教渣男做人)

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就提到了草原古歌《刚嘎·哈拉》(又名《黑骏马》),并借小说中主人公白音宝力格的口说:“我哪里想到,很久以后,我居然不是唱,而是亲身把这首古歌重复了一遍。”在故事的结尾,白音宝力格骑着黑骏马离开了诺盖淖尔,唱起了这首《钢嘎·哈拉》长调古歌:“当我的长调和全部音乐终于悄然逝去的一霎间,我滚鞍下马,猛的把身体扑进青青的茂密草丛之中。我悄悄亲吻着这苦涩的草地,亲吻着这片留下了我和索米娅的斑斑足迹和炽热爱情,这出现过我永志不忘的美丽朝霞和伸展着我的亲人们生路的大草原。我悄悄地哭了,就像古歌中那个骑着黑骏马的牧人一样。”这里有一种“原型”的意味在,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与古歌《刚嘎·哈拉》中的“我”与“她”何其相似,而古歌中的“我”与“她”,又何尝不是世间千千万万对恋人所共同指向的原型。

“从那狂风般的雄浑前奏中,流出了一个优美悲怆的旋律,它激烈而又委婉地起伏着,好像在诉说着草原古老的生活。”这种草原古老的生活模式又何尝不是一个原型,这优美悲怆的旋律,是无数老额吉、索米娅、黄毛希拉和达瓦仓这样的人共同构建的一个原型,而故事中还有一个隐含的、与之形成对比原型,即在草原文明之外的城市文明,白音宝力格的悲剧类似于鲁迅先生“在而不属于”的模式,他身在草原,但是无法理解老额吉对希拉强暴索米娅这件事的态度,他出走,却又时时思念着索米娅,思念着那个朝霞一般明媚的少女,在他的身上所呈现的,正是两个原型的碰撞,而这种碰撞又孕育出一个新的原型,白音宝力格这个原型所代表的,是无数被夹在两种文明或文化之间,急于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却始终“在而不属于”的人。

白音宝力格在得知索米娅被强奸后说出“是我该走了”,这是他的第一次出走,而多年后再归来,他发现正如古歌中所叙写的那样,“那骑手最后发现,他在长满了青灰色艾可草的青青山梁上找到的那个女人,原来并不是他寻找的妹妹”,他在惊诧和悲伤中终于了然,“我的沙娜,我的朝霞般的姑娘。像草原上所有的姑娘一样,你也走完了那条蜿蜒在草丛里的小路,经历了她们都经历过的快乐、艰难、忍受和侮辱。你已一去不返,草原上又成熟了一个新的女人”,于是,他再一次选择出走。至此,出走-归来-再出走的模式在白音宝力格的身上完成了建构,这是一个更大的原型,我们每个人面对故乡,面对自己所熟悉的文明,都难免会像白音宝力格一样经历这个过程,第一次出走,带着质疑和失望,选择归来,是因为思念与爱,而再次出走,虽然内心可能仍然不能接受,但是对这一切都多了一份理解,尽管我在外学习了知识,尽管我已经成为新文化的接受者,但是我依然热爱这片古老的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动人故事,再出走时,白音宝力格身上达成了一种矛盾的统一,而这次出走才是真正的出走,是身体与灵魂的双重前进,或许这也是每个人在完成出走-归来-再出走的过程后,对待自己的故乡和故乡的人事终将达到的状态,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圆融———虽有痛苦,但仍选择理解,放下过往在碰撞中产生的痛苦,终于能够继续前行。

故事的内容有一种宿命感,故事由《黑骏马》的歌词串联起来,故事中的人物,谁都没想到歌词中人物的命运最终落到了他们的身上——哥哥骑着黑骏马去寻找出嫁的妹妹,他们的爱情终成悲剧。少年时期的生活却那么美好,强烈的反差,长久的感动。他们的爱情固然可贵,但在草原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碰撞的过程中,终究被被过渡的时代所淹没。但无论变化如何发生,故事中对生命的尊重一直贯穿其中,传统的奶奶和索米娅尊重爱惜生命,白音宝力格后来也喜欢上了其其格,并且在故事的最后许下下一代生命的约定。

“善良的心好的我的妹妹呦 ,嫁到了山外的那遥远的地方。”就像歌词中描写的那样,《黑骏马》的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几乎重现了歌词中的经历,这本书所描写的也是两人的爱情悲剧。这本书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于草原女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额吉的形象是草原母亲的代表,她纯朴善良,有着草原人身上最质朴的宽容品格,她扶养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体现了她身上的善良纯朴和对于一切生命的尊重,但同时她也有着老一辈草原人的落后与愚昧,她的宽容是没有限制的,她甚至对于强暴了索米娅的黄毛也表现出了一种宽容。

而索米娅作为这本书的女主角,也是年轻一代草原女性的代表,她一开始的时候和白音宝力格相爱, 展现出了勇敢追求爱情的一面,但在被黄毛玷污,白音宝力格出走后,索米娅逐渐向额吉的形象靠拢,坚韧善良,尊重赞美一切生命,但还是没能逃脱传统的束缚,变成了另一个老额吉。

相对之下白音宝力格的形象更像是一个即将挣脱束缚的人,他出走了九年后回来寻找索米娅,看到变化很大的索米娅后逐渐释怀,他一面热爱草原的纯朴与善良,一面厌弃着草原的落后和愚昧,所以决定改变草原。

上一章 黑骏马五 虐渣手册(教渣男做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黑骏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