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后之后,如懿的父亲那尓布被追尊为承恩公,母亲亦为承恩公夫人,在如懿和皇帝巡幸嵩洛结束的第二日,入宫探望。
一家团聚,如懿自然是喜不自胜的。从前为贵妃、皇贵妃时,母亲也不是没来探望过,但那时谨言慎行、战战兢兢,到底比不上此刻的舒展畅意。
如此一家子絮絮而言,母亲说得最多一句,便是“乌拉那拉氏中兴,你阿玛和姑母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这样的话在喜庆时节听来格外招人落泪,如懿适时地阻止了母亲的喜极而泣,再论起来,便是小妹的嫁龄已经到了,求婚的人家都踏破门槛。
如懿沉吟道:“从前无人问津,如今踏破门槛,不过是因为女儿这皇后之位。可见都有多势利!”
母亲便道:“若论势利也总是有的。额娘冷眼看着,来求婚的人家里头,有皇上的亲弟弟和亲王来求娶侧福晋的,还有便是平郡王来求娶福晋,赵国公为他家公子...”
母亲的话未说完,如懿便连连摆手:“额娘别再说这个了。皇上嘴上说不在意,实际不然。咱们和他们的牵扯还不够多的么?只有双方真心喜欢才会好好在一块儿,否则就全靠女儿的位子。”
母亲迟疑片刻,点头道:“皇后娘娘说得很是,不求荣华富贵但求知心长相重。”
如懿想了想道:“嗯,弟弟往后也是承袭爵位就好,切莫沾染官场里头来。”
如懿郑重其事地嘱咐,母亲也应允。
母亲离去时已是黄昏时分。晨昏定省的时刻快到了,嬿婉候在翊坤宫外,看着如懿亲自将母亲搀扶到门外,不觉湿了眼眶,低低道:“春蝉,也不知道本宫的额娘在家如何了。有心要见一见,可本宫到底不算是得宠的嫔妃,家中又无人在朝为官,想见一面也不能够。”
春蝉好生安慰道:“小主想见家人又有什么难的,您与皇后娘娘常有来往,请皇后娘娘的恩典便是了。”
嬿婉想了想,去求了如懿。如懿亦允准了,慨叹道:“你家人原在盛京,本宫让人早些准备下去,好接你家人入宫探望。”
嬿婉的母亲和弟弟便是在十来日后入宫的。那一日晨起,嬿婉便吩咐备下了重罗新衣,打扮得格外珠翠琳琅,只候着家里人到来。
果然,到了午后时分,如懿身边的三宝已经带着嬿婉的母亲和弟弟入内,打了个千儿便告退了。
嬿婉多年未见母弟,一时情动,忍不住落泪,伏在母亲怀中道:“额娘,弟弟,你们总算来了。”
魏夫人仔仔细细打量着永寿宫的布置,又推开怀中的女儿上上下下看了一遍,方郑重了神色问道:“小主可有喜了么?”
嬿婉满心感泣,冷不防母亲问出这句来,不觉怔住。还是澜翠乖觉,忙道:“魏夫人和公子一路上辛苦了,赶紧进暖阁坐吧,小主都备下了两位最爱吃的点心呢。”
魏夫人不过四十岁,身着一身烟灰红的丝绸袍子,打扮得倒也精神。而嬿婉的弟弟虽然身子壮健,但一身锦袍穿在身上怎么看着都别扭,只一双眼睛滴溜溜打量着周围,没个定性。魏夫人虽然看着有些显老,但一双眼睛十分精刮,像刀片子似的往澜翠身上一扫,道:“你是伺候炩嫔的?”
澜翠忙答了“是”,魏夫人才肯伸出手臂,由着她搀扶进去了。
到了暖阁中坐下,澜翠和春蝉忙将茶点一样一样恭敬奉上,便垂手退在一边。魏夫人尝了几样,看嬿婉的弟弟佐碌只管自己狼吞虎咽,也不理会,倒是澜翠递了一盏牛乳茶过去,道:“公子,喝口茶润润喉吧,仔细噎着。”
佐碌不过十六七岁,看得澜翠生得娇丽,伺候又殷勤,忍不住在她手背上摸了一把,涎着脸笑道:“好滑。”
澜翠自幼在宫里当差,哪里见过这般不懂规矩的人,一时便有些着恼,只是不敢露出来,只得悻悻退到后头,委屈的满脸通红。
嬿婉脸上挂不住,忙呵道:“这是宫里,你当是哪儿呢?!”
佐碌便垂下脸,抓了一块点心咬着,轻哼了一声。
魏夫人什么都落在了眼里,便沉下脸道:“左不过是伺候你的奴才,也就是伺候你弟弟的奴才,摸一把便摸一把,能少了块肉怎的!”嬿婉一向视澜翠与春蝉作左膀右臂,听母亲这般说,只怕澜翠脸皮薄生了恼意,再要笼络也难了,便嘱咐道:“澜翠,你先出去吧。”
魏夫人立刻拦下,也不顾澜翠窘迫,张嘴便道:“出去做什么?当奴才的,这些话难道也听不得了?”她见嬿婉紫涨了脸,也不顾忌,只盯着嬿婉的肚子道:“方才我看小主你吃那些甜食吃得津津有味,偏不吃那些酸梅辣姜丝儿,怕是肚子里还没有货搁着吧?”
嬿婉听她母亲说得粗俗,原有十分好强之心,此刻也被挫磨得没了,急得眼圈发红道:“额娘,这命里时候还没到的事儿,女儿急也急不来啊!”
魏夫人嘴角一垂,冷下脸道:“急不来?还是你自己没用拢不住皇上的心?别怪你兄弟眼皮子浅,连伺候你的奴才的手都要摸一把。话说回来,还是你不争气的缘故,要是得宠些,生了个阿哥,也可以多给咱们家里些嚼用,多给你兄弟娶几个媳妇儿,也不会落得他今天这个样子了。”
佐碌听母亲训斥姐姐,吸了吸鼻子,哼道:“不会下蛋的母鸡!”
嬿婉自侍奉皇帝身侧,虽然明里暗里有许多委屈,但到底是养尊处优的嫔妃,再未受过母弟这么粗鲁的奚落。如今母女重逢,又听见幼年时听惯了的冷言冷语,禁不住落下泪来:“旁人怎么说是旁人的事,怎么额娘和弟弟也这么说我!这些年我有什么好的都给了家里,满心的委屈你们都看不见!如今好不容易来了宫里一趟,人家都欢欢喜喜的,偏你们要来戳我的痛处!”
魏夫人一不高兴,神色更加难看:“人家欢喜是因为人家高兴,我们有什么可高兴的?你伺候皇上这么些年,怎么到了今天还是个嫔位?嫔位也就算了,这肚子怎么还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你这个年纪,庄上多少人都托儿带女一大群了。”
春蝉听不过,只得赔笑道:“夫人别在意,时候到了自然就来了。再说了,孩子和恩宠没关系,愉妃有五阿哥可皇上压根都不予理会的。”
魏夫人浑不理会,横了春蝉一眼,看着嬿婉:“你看,额娘来了这么久,坐了这么久,皇上那边连个人都没派过来看看,可见你的恩宠一日不如一日。”
春蝉听魏夫人说的话句句戳心,实在是太不管不顾,便她是个宫女也听不下去了,忙将嬿婉准备的绫罗绸缎、金银首饰一一捧上来给魏夫人看了,殷勤道:“这些绸缎都是江南织造进贡的,宫里没几个小主轮得上有。这些首饰有小主自己的,也有皇后娘娘赏赐的,夫人都带回家去吧。来一趟不容易,小主的孝心都到跟前儿了呢。”
魏夫人看一样便念一句佛,眼见得东西精致,脸色也缓和了许多:“还是皇后娘娘慈悲。”她看完,神神秘秘对着嬿婉道:“听说你与皇后娘娘有几分相像,真的假的?皇后娘娘赏赐了这么多,我得带你弟弟去谢个恩。”话落魏夫人就赶忙拉着佐碌去了翊坤宫,嬿婉脚下再快也赶不上,还是进了翊坤宫的门。
翊坤宫魏夫人仔细看着里头,刚要进去就听得三宝问道:“什么人?”魏夫人笑道:“大爷,我是炩嫔的额娘。”
三宝笑道:“还大爷,你且等着我去向皇后娘娘说一声。”
“多谢大爷。”
翊坤宫暖阁里如懿正喝着茶,三宝进来打了个千儿:“娘娘,炩嫔娘娘的额娘来了。”
如懿放下茶盏,道:“就她一人?”
三宝摇头:“还有一位。”
容佩笑笑道:“看来翊坤宫有客人了,你下去吧。”
“是。”
容佩把他们带进暖阁,上了茶。
魏夫人一看见如懿,就恨不能道扑到如懿身边结果太激动摔了一下:“哎呦!”
如懿赶忙让芸枝和容佩把她搀起来,问道:“您没摔着哪儿吧?”
魏夫人刚坐好嬿婉急急忙忙来了,一进殿行礼道:“皇后娘娘万安。”
如懿点头:“快起来吧,坐。”
嬿婉坐在如懿的左榻赔笑道:“皇后娘娘吃惊了,臣妾的额娘是个粗人,不懂什么规矩。”
如懿笑笑,道:“不碍事,我好些年没感受到这般亲切了,入了宫就没了....”
魏夫人哈哈笑道:“我们是屯里的,娘娘可知道今年收成好本想带些进宫来,谁知被侍卫们扣下了。”魏夫人有些惋惜。
如懿惋惜道:“挺可惜的,我们这边不缺吃穿,您以后进宫来不必带了,路途遥远,挺累的。”
魏夫人说的有些口渴,拿起茶就喝了一大口,可茶水有些烫,魏夫人赶忙将嘴里烫的茶水喷了出来。
嬿婉看着这场景有些责怪:“额娘!”
嬿婉要起身道歉时,如懿伸手拦住她道:“不碍事。”
魏夫人衣服湿了:“皇后娘娘草民这...”
如懿以为她是因为吐得茶水感到抱歉,忙摆摆手:没事没事,是茶水烫着了。”
魏夫人看如懿理解错意思,赶忙解释道:“皇后娘娘误会了,草民的衣裳湿了,您看您有没有干衣裳给...”
如懿有些窘迫,嬿婉忙道:“额娘,女儿那里有,咱先回去吧,皇后娘娘还有事儿呢。”
魏夫人看如懿闲坐在榻上:“什么事儿,皇后娘娘这不坐着呢么?”
魏夫人把眼神移到如懿身上,如懿给容佩递了个眼色,容佩立即会意道:“夫人跟我来吧。”
魏夫人屁颠屁颠跟她过去了。
如懿瞧着一旁的嬿婉面红耳赤的安慰道:“老人家不懂规矩,由着她去吧。”
嬿婉落泪道:“早知如此,就不该让他们进宫来!”
如懿正安慰呢三宝闯进来了。、
如懿有些责怪:“三宝你冒冒失失的做什么?”
三宝:“奴才知罪,娘娘皇上来了!”
如懿有些惊讶道:“这都什么事儿啊!你下去吧,本宫准备接驾了。”
皇上从外至内的声音传来:“不用了,朕已经进来了。”
如懿和嬿婉忙躬身行礼道:“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皇上伸手扶了如懿起来后,向嬿婉道:“起来吧。”
正好此时魏夫人也更好了衣,身着一身清绿,瞧见皇上脸上都乐开了花:“贵婿呦!”
李玉喝道:“放肆!皇上和皇后娘娘面前竟敢言语如此轻薄!”
魏夫人看见李玉打量着他问道:“你是?也敢说本夫人!”
皇上呵呵笑道:“他是养心殿总管大太监,朕的贴身。”
魏夫人这才罢休,连忙跪下磕头道:“草民不知,冲撞了大爷。”
皇上眉头紧皱:“朕记得承恩公夫人不是回去了吗?这是哪里来的?如此没规矩!”
嬿婉忙跪下道:“皇上息怒!这是臣妾的额娘...”
皇上看向如懿,如懿温婉道:“是,臣妾让炩嫔的家人进来看望了....”
皇上疑道:“即是看望不应该在永寿宫吗?怎么来了皇后宫中?”
一旁的佐碌开口了:“回皇上,额娘说要来谢恩,炩嫔娘娘没准,可额娘走得快些,额娘险些迷了路呢,我们还去了一个不知道那宫的连门都没让我们进,他们说那是启祥宫里头住的是贵妃。”
嬿婉直接软了身子,嘉贵妃?往后要想在宫中立足就真的靠如懿了啊!
魏夫人告状道:“是啊,皇上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平白无故地赶走了我们!”
“这里是后宫嫔妃所居,外人不能进,启祥宫轰走也不算事的。”
魏夫人正要说什么,皇上听得脑袋疼,恼道:“够了!炩嫔把你额娘他们带走!皇后宫中也不欢迎!”
皇上一发怒,众人都跪下赔罪:“皇上息怒!”
皇上有些身软有些起不来身,如懿察觉到了,吩咐:“嬿婉你们回去吧。”
嬿婉得了吩咐赶忙拉着魏夫人走了。
暖阁内,如懿召了江与彬,江与彬把了脉回道:“皇上怒气加身,皇上万万宽心啊。”
皇上道:“你下去吧。”
如懿担心道:“皇上因为什么事儿动了这么大火?”
皇上道:“前头不安静,吵得很,朕就发了通火气,本想来你这儿说说,谁承想还瞧见这般不懂规矩的,她换了件衣裳吧。”
如懿点点头:“撒了茶水湿了衣裳,要了臣妾的衣裳,臣妾自知是不能给的,就叫容佩拿了她的衣裳。”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这个炩嫔安安分分的挺好,谁知她额娘这般贪婪,唉。"
如懿劝道:“皇上别气了,气坏身子多不值当?炩嫔安安分分的何不晋个位分,想来今日来就是讨这个的。”
皇上道:“都好都好你做主就是。”
如懿忙着人去了永寿宫。
王蟾急急忙忙进来:“小主儿,皇后娘娘着人来了还有女官呢。”
嬿婉道:“真的?”
“千真万确,小主,”澜翠从外头进来。
(省略过程)
李玉:“恭喜小主,皇后娘娘向皇上给您求了赏赐,您如今是炩妃了,赏赐也会一一到的。”
嬿婉感激不尽:“劳烦李公公转达皇后娘娘,本宫多谢皇后娘娘的恩赐。”
李玉点头:“奴才告退。”
暖阁里魏夫人看见高兴的合不拢嘴:“嬿婉你如今是妃了太好了,皇上亲封么?”
“皇后娘娘找皇上要来的。”
魏夫人:“皇后娘娘还真是好,给了这么大的恩典。”
好不容易时辰到了,小太监催着离宫,魏夫人抱着一堆东西,气都缓不过来了,还是连连转头嘱咐:“想着帮你弟弟点!”
魏夫人一走,嬿婉还来不及关上殿门,便落下泪来:“旁人的家人入宫探望,都是一家子欢喜团圆的,怎么偏本宫这么难堪。原以为可以聚一聚,最后还是打了自己的脸。还去了启祥宫丢人,本宫才说了她...”她拉过澜翠的手:“还连累了你,被本宫那不争气的兄弟欺负。”
澜翠见嬿婉伤心,哪里还敢委屈,只得道:“小主待奴婢好,奴婢都是知道的,奴婢不敢委屈。”
春蝉叹气道:“奴婢们委屈,哪里比得上小主的委屈。自己的额娘和兄弟都这么逼着,心里得多不好受啊。夫人还去了启祥宫这才是最要紧的小主现如今只能苟且偷生的活着了。”
嬿婉紧紧攥着手里的帕子,在伤感中道:“可不是,去那儿平白无故给人瞧乐子!多亏这些年来本宫安分守己,皇后娘娘多少念着的,否则早就不知道他们还能活着回家吗。”
后宫的日子宁和而悠逸,而前朝的风波却自老臣张廷玉再度受到皇帝斥责而始,震荡着整个九月时节。
自皇长子永璜离世,初祭刚过,张廷玉不顾自己是永璜老师的身份,就急匆匆地向皇帝奏请回乡。皇帝不禁动怒,斥责道:“试想你曾侍朕讲读,又曾为皇长子师傅,如今皇长子离世不久,你便告老还乡,乃漠然无情至此,尚有人心么?”
张廷玉遭此严斥,惶惶不安。之后,皇帝命令九卿讨论张廷玉是否有资格配享太庙,并定议具奏。九卿大臣如何看不出皇帝的心意,一致认为应该罢免张廷玉配享太庙。皇帝便以此为依据,修改先帝遗诏,罢除了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的待遇。自此,朝中张廷玉的势力,便被瓦解大半。
如懿这新后的位置,因着孝贤皇后去世时慧贤皇贵妃母家被贬斥,而孝贤皇后的伯父马齐早在乾隆四年去世,最大的支持者张廷玉也就此回了桐城老家。据说地方大员为了避嫌,无一人出面迎接,只有一位侄子率几位家人把他接进了老宅之中。
前朝自此风平浪静,连西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的叛乱亦很快被岳钟琪率兵入藏平定,成为云淡风轻之事。皇帝可谓是踌躇得志。而为了安抚张廷玉所支持的富察氏,皇帝亦封了晋贵人为晋嫔,以示恩遇隆宠,亦安了孝贤皇后母家之心。
这样的日子如懿过得心安理得,而很快地,后宫中便有了一桩突如其来的喜事。
新一年的一月的一夜,皇帝正在行宫书房中察看岳钟琪平定西藏的折子,如懿陪伴在侧红袖添香,晋贵人和意欢则临灯对花,伏在案上,将皇帝的御诗一首首工整抄录。
晋贵人抄的有些累了问道:“舒妃姐姐,其实皇上的御诗已经收录成册,姐姐何必那么辛苦,再一首首抄录呢?”
意欢头也不抬,只专注道:手抄便是心念,自然是不一样的。”
如懿轻笑道:“舒妃可以把皇上的每一首御诗都熟读成诵,也是她喜欢极了的缘故。”
皇帝合上折子,抬首笑道:“皇后不说,朕却不知道。”
如懿含笑:“若事事做了都只为皇上知道,那便是有意为之,而非真心了。”
皇帝看向意欢的眼神里满盈几分怜惜与赞许:“舒妃,对着灯火写字久了眼睛累,你歇一歇吧,把朕的桑菊茶拿一盏去喝,可以明目清神的。”
意欢答应着取了,回来坐下后,如懿觉得有些不舒服,刚要起身回宫,不觉有些晕眩,身子微微一晃,幸好扶住了身前的长案,才没有摔下去。
意欢忙扶了她坐下,担心道:“姐姐这是怎么了?”
皇帝立刻起身过来,伸手拂过她的额,关切道:“好好的儿怎么头晕了?”
芸枝伺候在如懿身边,担忧不已:“这几日娘娘总是不适,昨儿还吐了。”
意欢怔了一怔,不自禁道:“该不会是有喜了吧?”
皇帝甚是高兴连忙叫李玉:“召齐鲁前来,给皇后瞧瞧。”
李玉当下回道:“正巧呢,这个时候齐太医要来给皇上请平安脉,这会儿正候在外头。”
说罢,李玉便引了齐鲁进来,为如懿请过脉后,齐鲁的神色高兴不已。忙起身道:“恭喜皇上,恭喜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的脉象是喜脉,已经两月有余,况...”齐鲁停下了,皇帝一听况怕情况不好连忙问:“怎么?”齐鲁恭恭敬敬道:“况皇后娘娘腹中有两子!真是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皇上立刻执着如懿的手看着她道:“太好了,如懿!你这头胎便是两子朕真是高兴啊!”
殿中众人也都一一跪下贺喜:“恭喜皇上恭喜皇后娘娘!”
皇上也是高兴,道:“你们都下去吧。”
“是。”
b:恭喜懿懿子喜得两子!!!一举两子真是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