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萧,上林苑里,芙蓉花倒是开得正好,菊花虽然被人喜欢,高风亮节,可是气味难闻,又容易惹虫子。大约只有陶潜真的喜欢罢,房屋外栽满了菊花。
内务府讨巧新做了菊花模样的通草花,红的紫的黄的蓝的,和姚黄魏紫相较也不差,又大又喜庆。比鲜花容易保存,又不似绢花容易发霉变旧,也比它轻盈。
或簪在发髻上,或插瓶玩耍,各有千秋。华妃只爱金银珠宝,步摇翠钿,金灿灿才好,但也斜簪一只通红的通草芍药在髻后。
云澜更是惫懒的,天渐冷了,首饰都不愿碰,只觉得冰冷,手上光秃秃的,戒指、手镯尽悉褪下,只歪在炕上。用一根木簪挽好发髻,簪几朵芙蓉花,清丽脱俗。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①
诗茵听了道:“娘娘,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又笑着说,“娘娘到了这时节,总是多愁善感的。”
云澜收了笔,看着自己的字体,越发像玄凌的了,平时总对着他的字迹临摹,更不用说写了几年,有时还手把手教了。
只是玄凌之字,疏落有致,狂草霸气,偶尔转折笔锋,云澜倒不太写得像了。
她笑着说:“秋天么,总是这样的。”顿一顿,“敬妃和欣妃那里的贺礼都送去了吧。”
诗茵道:“奴婢怕打扰了迎来送往的,一早就送了去。”又笑着说,“奴婢也才知,端宁夫人身边的吉祥是奴婢同乡。原先不怎么见面,也不怎么说话。”
云澜问道:“端宁夫人的病怎么样?”
诗茵道:“吉祥说,每逢时节交替,总要严重些,人精神又不好,常常以为这个冬天是熬不过了,但到了春日又渐渐好转。”
云澜便笑道:“端宁夫人能和皙华夫人比肩。虽说身子不好,却是有各样的缘故,等到了来日,还不知谁的福气更多呢!”
说话间,李长在外面传话请安,云澜命人引了进来,只见李长躬身道:“皇上说,得了一宝贝,请娘娘观赏。”
一扬手,小厦子小心翼翼奉了一副托盘上来,上面用大红锦缎覆盖住。云澜奇道:“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竟要这般?”
小厦子喜的眉开眼笑,忙说:“娘娘一看便知。”
撤了锦缎,竟是金错绣绉的蜀锦,蜀锦向来被赞誉“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中女子百人绣三年方得一匹,那样奢华珍贵,一寸之价可以一斗金。
云澜命人收下,笑道:“现在十月里头,那里来得蜀锦?今年二月才上贡了,只有皇后、太后有。若再有,也得到明年二月才是。”
李长说:“清河王爷在蜀中游历,见有新织的蜀锦花样,立马让人千里迢迢快马加鞭送回来,就这样一匹。”又笑着道,“皇上说,上一回少没给娘娘,好容易有了新的,可一定要给了。或裁衣制绔,或拿来绣花,不拘什么,娘娘自个拿定。”
云澜笑道:“劳费公公送来,代本宫向皇上道谢。”诗茵给众人递上厚厚的荷包, 李长道:“娘娘客气!”接了便要退下。
云澜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便道:“且慢!”李长忙立在廊下听候。
她到里间拿一张薛涛笺重写一遍诗词,用的是自己善书的“瘦金体”。递给李长道:“这个你给皇上。”
李长双手接过,笑容满面的说:“娘娘心思灵巧,奴才定不负所托。”说完带着人出去了。
诗茵笑道:“这蜀锦流光溢彩,真是美丽,娘娘要如何用它?”
云澜道:“给温仪裁衣服罢,若还有剩的,拿了我做几个荷包。”诗茵见云澜神色淡淡的,也不多说,只吩咐人下去了。
廊下有个才留了头的小宫女,做着洒扫院子的粗活,看见了道:“诗茵姐姐,娘娘真受宠!咱们长乐宫的奴婢出去都有脸面。诗茵姐姐也辛苦,您坐下,奴婢为您捶捶腰。”
诗茵笑道:“你才几岁,别以为我是新茵,随你们哄了几句,什么都答应。”
小宫女笑嘻嘻,也不争辩。诗茵又道:“你先回吧,这里不用你来。等你大些,我再调教你。”小宫女无法,只得退下。
摸鱼儿_①《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欧阳修

摸鱼儿_谢谢骆西辰宝贝的鲜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