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落幕后的第三天,广州下起了绵密的秋雨。樊振东站在运动员公寓的落地窗前,看雨丝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水痕。手机屏幕亮着李艾两小时前发来的消息:「台里补镜头到深夜,馋北京路的姜撞奶了」。
他拎起外套时瞥见墙角的球包,侧袋露出半截画木棉花的乒乓球——是那夜在器材室她塞回来的那颗,金漆在雨中泛着潮湿的光。
北京路的骑楼在雨夜里浮着暖黄光晕。樊振东撑着透明伞走过糖水铺,看见橱窗里摆着新做的双皮奶,奶皮晃出熟悉的波纹。他买了份加蜜红豆的,转身时伞沿撞上另一把黑伞。
李艾的央视麦克风从伞下露出来,防风毛罩沾着雨珠。“巧啊,”她眼睛笑成弯弧,“台里刚拍完雨夜景致。”镜头盖却啪嗒掉进水洼,露出里面贴的拍立得——是男团夺冠那夜他系鞋带的侧影。
他们挤进骑楼廊柱的阴影里。樊振东掀开双皮奶的塑料盖,热气混着雨雾氤氲成白纱。“央视记者偷溜出来觅食?”他把勺子递过去,瓷柄还带着体温。
她舀起颤巍巍的奶皮,话筒线不小心缠住他伞柄:“拍美食专栏呢——”话音未落,伞面突然倾向她那边,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两人脚边圈出小小的孤岛。
远处传来粤剧咿呀的唱腔。李艾忽然从采访背包里掏出个东西:用防水布包着的冠军奖牌,绶带已经换成央视蓝色的新带子,金属边缘刻着微小的“9.18+10.3”。
“台里要做奖牌特写镜头,”她把奖牌挂回他颈间,指尖划过新绶带上的绣字,“我说得借原版才能拍清纹路。”
奖牌贴在他胸口微微发烫。樊振东低头看见绶带内侧用金线绣了行小字:「下次直播换你给我戴奖牌」。雨声忽然变密,他撑着的伞又往她那儿倾了倾,伞骨阴影投在奖牌上,像给金字镀了层纱。
后来真去了央视的临时演播室。设备箱堆成的角落里,监视器正回放男团决赛的赛点球。李艾指着画面里他击球瞬间的慢放:“这里你看了0.3秒镜头。”暂停键按下时,画面放大到他瞳孔——倒映着4号机位红色的录制灯。
“其实是在看这个。”他从口袋摸出颗乒乓球,夜光材质在暗处泛起绿晕。球体表面画着微型摇臂摄像机,镜头处嵌着她掉落的木棉花发卡碎片。
演播室突然断电的瞬间,监视器屏幕暗成墨黑。黑暗里有衣料摩挲的细响,某颗夜光乒乓球滚到导播台脚下,绿光照亮两只交叠的手——他的冠军腕带缠着她的央视工牌挂绳,像红蓝相间的基因链。
备用电源启动时,她正弯腰捡起摔落的麦克风。防风罩沾了点双皮奶的蜜豆渣,被他用拇指轻轻揩去。“直播事故了,”她耳根通红地检查设备,“这段要是播出去……”
窗外雨声渐歇,广州塔的霓虹穿透雨雾。樊振东把奖牌摘下来挂上麦克风架,金属牌面撞出清响:“那就补个冠军专访。”
他们真的录了段假采访。镜头里他一本正经答着“感谢团队支持”,画面外却有只手悄悄伸进镜头,往他卫衣帽兜里放了颗糖。后来这段花絮被存进央视素材库,标签写着:「粤圆之夜彩蛋——奖牌喜欢甜味」。
凌晨两点雨停时,骑楼下的积水映着碎光。李艾的采访车缓缓驶来,车窗降下露出摄像师傅的笑脸:“李记者,台里催补镜头了!”
她转身时奖牌从麦克风架滑落,正好掉进他掌心。樊振东握住还带着体温的金属牌,忽然快速说了句粤语。车窗升起的瞬间,她透过玻璃看他口型——那是句比双皮奶更甜的老话:
「明天见,后日见,日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