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道而行的第二日傍晚,队伍终于走出山林,抵达一处平原。
远处可见炊烟袅袅,是个不小的村落。
"前方是青河村,我们在那里休整一晚。"
应渊骑马来到颜淡的马车旁,"村里有驿站,条件尚可。"
颜淡掀开车帘,阳光洒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太好了,伤员需要更好的环境休养。"
应渊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陆小姐也需好好休息。"
青河村比想象中繁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如织。看到官家队伍,村民们纷纷驻足观望,窃窃私语。
驿站位于村中心,是个三进院落。安顿好后,颜淡立刻去查看伤员的状况,重新为他们换药包扎。
"陆小姐真是菩萨心肠。"一位年长的侍卫感激道,"若不是您,我这胳膊怕是要废了。"
颜淡温和一笑:"老伯言重了,按时用药,再过几日就能活动自如了。"
忙完已是月上枝头。颜淡回到自己的房间,宋清落已备好热水。
"小姐,您该沐浴休息了。"宋清落心疼地看着颜淡眼下的青影,"这几日都没好好睡过。"
颜淡摇摇头:"你先去休息吧,我想去看看四皇子,他的伤..."
"四皇子刚才派人来传话,说在院中等您。"宋清落眨眨眼,"似乎有事相商。"
颜淡一怔,简单梳洗后换了身淡青色衣裙,来到后院。
院中一棵老槐树下,应渊正独自饮酒。月光如水,洒在他俊逸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银边。听到脚步声,他抬头望来,眼神微醺。
"四皇子。"颜淡行礼道,"您找我?"
应渊指了指对面的石凳:"坐。尝尝这青梅酒,是驿丞珍藏的。"
颜淡迟疑了一下,还是坐下接过酒杯。酒液清冽,带着淡淡的梅香,入口微甜后劲却足。
"好酒。"她轻声道,不知是酒意还是月光,脸颊微微发热。
应渊又为她斟了一杯:"陆小姐医术师承何人?那解毒手法,不似寻常医家所有。"
颜淡抿了口酒:"祖母教的。她年轻时曾游历四方,学得不少奇方妙法。"
"令祖母非常人。"应渊点头,"难怪陆小姐与众不同。"
颜淡心跳加速,借着酒意大胆问道:"四皇子眼中的我,是怎样的?"
应渊凝视她片刻,缓缓道:"聪慧果敢,心地纯善,不似寻常闺阁女子,困于方寸之间。"
这评价出乎意料的高,颜淡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得低头饮酒掩饰脸上的红晕。
"我很好奇,"应渊忽然问,"陆小姐为何主动请缨来灾区?真正的理由是什么?"
月光下,颜淡的眸子如星辰般闪烁:"若我说,是为了四皇子,您信吗?"
应渊执杯的手微微一顿:"哦?"
"那日山洞初遇,四皇子重伤昏迷却仍紧握长剑,宁死不屈的模样..."颜淡轻声道,"让我印象深刻。"
应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所以你调查我?"
"只是想知道救的是何人。"颜淡坦然道,"得知是四皇子后,又听闻您奉命赈灾,便想着...或许能再见到您。"
这番告白直白得惊人,连颜淡自己都惊讶于酒后的大胆。应渊沉默良久,忽然轻笑一声:"陆小姐倒是坦率。"
"酒壮怂人胆。"颜淡自嘲地笑了笑,"明日酒醒,四皇子就当没听过吧。"
"不,我很欣赏。"应渊为她斟满酒,"这世上敢对我说真话的人不多。"
两人对饮畅谈,从医术到兵法,从诗词到时政,竟有说不完的话题。应渊惊讶于颜淡的博学,而颜淡则被应渊的见识所折服。
"时候不早了。"月上中天,应渊终于起身,"明日还要赶路,陆小姐早些休息。"
颜淡也站起来,却因酒意踉跄了一下。应渊眼疾手快扶住她的手臂,两人距离骤然拉近,呼吸可闻。
四目相对,时间仿佛静止。颜淡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龙涎香和酒气,看到他深邃眼眸中自己的倒影。心跳如鼓,她慌忙站稳:"多谢四皇子。"
应渊松开手,声音有些沙哑:"小心。"
回到房中,颜淡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今晚的对话,那个瞬间的靠近,都在她心头萦绕不去。她摸出枕下的玉佩,这是祖母留给她的,此刻竟微微发热。
"难道..."她喃喃自语,将玉佩贴在胸口,感受着那份温暖。
隔壁院落,应渊同样无眠。他站在窗前,望着同一轮明月,手中摩挲着一块龙纹玉佩,若有所思。
又经过五日跋涉,队伍终于抵达江北地界。沿途灾情越来越严重,田地淹没,房屋倒塌,流民成群结队地向南迁徙。
"前面就是洛城了,江北巡抚衙门所在地。"应渊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我们在那里设立赈灾总部。"
颜淡望着路边骨瘦如柴的灾民,心中酸楚:"灾情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入城后,景象更加凄惨。
街道两旁挤满了无家可归的灾民,呻吟声、哭喊声喊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腐烂和疾病的气味。
"立刻召集当地官员,我要了解详细情况。"应渊沉声下令,"同时设立粥棚,先解决饥荒问题。"
巡抚衙门内,江北大小官员齐聚一堂,汇报灾情。
"回四皇子,此次水患波及三州十八县,淹没良田数十万亩,冲毁房屋数万间,灾民超过五十万..."巡抚李大人战战兢兢地禀报。
"赈灾银两和粮食发放情况如何?"应渊冷声问。
"这..."李大人额头冒汗,"下官已尽力安排,但灾民太多,杯水车薪..."
应渊一拍桌子:"查!我倒要看看,朝廷拨下的五十万两白银和十万石粮食,到底用在了何处!"
颜淡站在一旁,看着那些官员闪烁的眼神,心知其中必有猫腻。果然,当晚查账时,发现了大量亏空和贪污证据。
"岂有此理!"应渊怒不可遏,"灾民饿殍遍野,这些蛀虫却中饱私���!来人,把李巡抚和一干涉案官员全部收监,待我奏明父皇,从严处置!"
处理完贪官,应渊连夜重新安排赈灾事宜,调配物资,设立医馆。颜淡也没闲着,带着宋清落和几名军医,在城中设立义诊处,为灾民看病。
"小姐,您歇会儿吧。"宋清落看着颜淡熬红的双眼,心疼地劝道,"从早上到现在,您都没停过。"
颜淡正为一个发烧的孩童把脉,轻轻摇头:"无妨,这孩子病情危急,耽误不得。"
她写下药方,交给一旁的药童:"按方抓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各一次。"
忙碌到深夜,颜淡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临时住所。应渊派人送来热食和干净衣物,还附了一张字条:"保重身体,明日再忙。——青离"
青离是应渊的表字,这是他第一次以如此亲密的方式自称。颜淡捧着字条,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翌日清晨,颜淡刚出门就碰到应渊亲自前来。
"四皇子?您怎么..."
"今日我要去下游重灾区视察,陆小姐可愿同行?"应渊问道,"那边灾情更重,急需医术高明的大夫。"
颜淡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愿意。"
两人乘船顺流而下,沿途所见触目惊心。洪水虽已退去,但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尸骸遍野,瘟疫开始蔓延。
"最严重的是青林县。"随行官员报告道,"全县十室九空,幸存者不足三成,且大多染病..."
颜淡倒吸一口冷气:"必须立刻采取措施,否则瘟疫一旦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应渊当机立断:"调集所有医者和药材,重点防控青林县。同时将健康灾民隔离安置,避免交叉感染。"
抵达青林县后,景象更加凄惨。街道上尸横遍野,幸存者面黄肌瘦,眼中毫无生气。瘟疫已经开始流行,咳嗽声、呻吟声此起彼伏。
"设立隔离区,焚烧尸体,清洁水源!"应渊迅速下令,"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做好防护!"
颜淡立刻投入救治工作,从早忙到晚,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她亲自为最危重的病人诊治,不顾感染风险。
"陆小姐,您该休息了。"一位老军医劝道,"这样下去,您也会病倒的。"
颜淡摇摇头:"再看完这几个病人就走。"
夜幕降临,颜淡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临时住处。刚进门,她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差点摔倒。
"陆小姐!"应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一双有力的手臂扶住了她。
颜淡勉强一笑:"没事,只是有点累..."
应渊的手贴上她的额头,脸色顿变:"你在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