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副灰色的羊毛手套,最终还是被宋亚轩留在了书包里,成为了这个冬天抵御严寒的日常装备。而桌上那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在经过几天的内心挣扎后,他也开始使用。他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它们的来历,仿佛它们本就该在那里。
真正让平静水面泛起涟漪的,是那个傍晚。宋亚轩在整理书包时,无意中点开了手机通讯录,那个被他置顶又取消、拉黑又搜索的号码,像一枚小小的烙印,停留在最近搜索记录的首位。
鬼使神差地,他再次点开了那个星空头像,手指悬在“添加到通讯录”的绿色按钮上,久久未动。窗外是冬日傍晚特有的、灰蓝与橙红交织的暮色,光线昏暗,映照着他脸上复杂的情绪。
最终,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指尖轻轻落下。
【你已发送好友申请,等待对方验证。】
消息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宋亚轩像是被烫到一般,迅速锁屏,将手机塞回口袋,心脏却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耳根也跟着隐隐发烫。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会……
几乎是在下一秒,手机就传来一声轻微的、几乎不可闻的震动。
他僵住了,过了好几秒,才深吸一口气,重新拿出手机。屏幕亮起,通知栏清晰地显示:
【L 已同意你的好友申请。】
速度快得惊人,仿佛对方一直、一直在等待着这个讯号。
对话框打开着,空荡荡的,只有系统默认的“你们已经成为好友,现在可以开始聊天了”的提示。顶端显示着“对方正在输入…”,那串省略号反复出现,又消失,再出现,再消失……持续了足足一两分钟,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发过来。
宋亚轩看着那反复跳跃的提示,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另一端那个人是如何的紧张、狂喜,又是如何的不知所措,生怕打错一个字,会破坏这来之不易的连接。
他也没有主动发送任何消息。只是将手机放在桌上,自己则坐在床边,看着窗外彻底沉入黑暗的夜幕,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的安定感。
那条无形的边界,似乎因为这一个简单的“好友”关系,而被赋予了某种名正言顺的、极其细微的弹性。
期末考试的阴影笼罩下来,班级里的气氛空前紧张。连平时最闹腾的严浩翔都开始抱着书本临时抱佛脚。
刘耀文更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学霸”模式。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图书馆里用纸条求助,而是开始尝试自己整理复习重点。但他的笔记实在惨不忍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逻辑混乱。
一天晚上,宋亚轩洗完澡出来,看到手机屏幕亮着,是刘耀文发来的消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片——是他手写的、歪歪扭扭的政治哲学部分思维导图,有几个关键概念明显混淆了。
宋亚轩看着那张图片,几乎能想象出刘耀文对着课本抓耳挠腮的样子。他本想无视,但手指却不由自主地放大图片,指出了那几处明显的错误。
他打了一行字,又删掉。重新组织语言,力求客观、简洁,不带任何个人情绪。最终发送出去的,是几条干巴巴的、针对知识点的修正和补充。
【L:!!!】
【L:谢谢!】
【L:(小狗疯狂摇尾巴.gif)】
几乎是秒回。一连串的感叹号和那个过于活泼的表情包,瞬间冲淡了宋亚轩刻意营造的疏离感。
他盯着那个动图看了几秒,嘴角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随即又迅速绷紧,没有回复。
但从那以后,这种模式开始固定下来。刘耀文会把他整理得乱七八糟的笔记拍照发过来,宋亚轩会言简意赅地指出错误或补充关键点。偶尔,刘耀文会发来一道他绞尽脑汁也解不出的数学题,宋亚轩会拍下自己的解题过程发回去,依旧没有多余的话。
他们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在群里热烈讨论,也不像亲密的朋友可以随意吐槽抱怨。他们的交流仅限于知识的传递,冰冷,高效,却在这种特殊的“协作”中,建立起一种奇异的、无声的默契。
刘耀文每次都回得飞快,语气词和表情包用得越来越多,试图给这冰冷的交流注入一丝温度。宋亚轩则始终保持着简洁和距离,但从他回复的速度和不再直接忽略的态度来看,那道坚冰,确实在持续不断地消融。
奶奶需要去医院进行定期的复查。时间定在一个周三的下午,刚好是半天课。
宋亚轩原本打算请假,自己陪奶奶坐公交车去。但当他中午收拾好东西,走到校门口时,却看到那辆熟悉的、看起来价格不菲的黑色SUV停在不远处。刘耀文站在车旁,看到他出来,立刻拉开了副驾驶的车门。
“我……我家的车刚好有空,”刘耀文有些紧张地解释,眼神不敢直视他,“顺路送奶奶去医院,比公交车……方便点。”
这个理由依旧漏洞百出,但宋亚轩看着他已经打开的车门,和车内显然已经坐好的、正微笑着朝他招手的奶奶,拒绝的话卡在喉咙里,说不出口。
他沉默地走过去,没有去看刘耀文瞬间亮起来的眼神,默默地坐进了副驾驶。车内开着充足的暖气,座椅柔软舒适,和他平时挤的公交车天差地别。
刘耀文关好车门,绕到驾驶座,动作略显僵硬地系好安全带,发动了车子。这是他拿到驾照后,第一次载除了家人和严浩翔以外的人,而且是他心心念念的人。
一路上,他开得异常平稳缓慢,全神贯注,仿佛在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车内很安静,只有奶奶偶尔和刘耀文家的司机低声交谈几句。
宋亚轩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他能闻到车内淡淡的香氛味道,也能闻到身边人身上传来的、干净清爽的气息。这个封闭的空间,这个副驾驶的位置,都让他感到一种陌生的、被妥善安置的感觉。
他微微侧头,用余光瞥见刘耀文紧绷的侧脸和紧握着方向盘的、指节分明的手。那双手,曾经笨拙地折过纸星星,也曾经有力地将他护在身后。
一种复杂的情绪,再次涌上心头。
复查很顺利,奶奶的身体状况稳定。回程的路上,奶奶有些疲惫,靠在座位上睡着了。
车内更加安静。刘耀文似乎也放松了一些,不再像来时那样全身僵硬。
将奶奶和宋亚轩送到楼下,刘耀文没有多做停留,只是低声对宋亚轩说:“……快上去吧,外面冷。”
宋亚轩扶着奶奶,点了点头,第一次主动对他说了一句完整的话:“今天……谢谢。”
刘耀文愣住了,随即,一个巨大而灿烂的笑容在他脸上绽开,带着点傻气,却无比真实。“不、不客气!”他声音都有些发颤。
看着宋亚轩和奶奶走进楼道,刘耀文才兴奋地挥了挥拳头,几乎是蹦跳着回到了车上。
晚上,宋亚轩洗完澡,躺在床上,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屏幕上,和L的对话框依旧停留在傍晚他发过去的那条解题过程。
他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无意识地点开了输入框。
他想说点什么。比如,“奶奶复查结果很好,谢谢。” 或者,“今天,麻烦你了。”
但打了又删,删了又打,反复几次,最终还是一个字也没有发出去。
他关掉对话框,将手机放到床头,关掉了台灯。
黑暗中,他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
而城市的另一端,刘耀文同样躺在床上,手机屏幕的光照亮了他带着傻笑的脸。他反复看着今天那寥寥几句的对话,和宋亚轩最后那句“谢谢”,心里像是被蜜糖填满了。
他点开输入框,打了“晚安”两个字,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删掉了。
不能急。
还不到时候。
他对自己说,然后心满意足地抱着手机,仿佛抱着全世界,沉沉睡去。
对话框,依旧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