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四章 追溯(3)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第四章 追溯(3)

看他们二人从林中出来那几个小厮才放心下来迎上去“郎君可能安心赶路了?”

接下来的几日陈胤耀除了那日从客栈出来吃了一顿饱饭,赶路途中也只剩马车里的一袋干粮,还需剩着,只是饿了掰一块饼充饥,哪里像以前那样路途饿了就大快朵颐。他是世家子弟,虽然知道饥饿感,那也只不过是跟着先生学道义,直到晌午还未放自己回家吃饭时候的饥饿。可不是现在这般勒紧裤腰带,肚皮贴后背的难耐。

待他们再次在近处客栈歇了脚,陈胤耀仅吃小二煮好的一碗清汤面,也觉它是世间美味。

第二天准备继续赶路,但此时的陈胤耀貌似有了其他的打算,他看着杨大伯像往常一样早起收拾了东西,补给好了干粮,给那匹乌黑壮硕的马胃足了粮草准备让它歇一歇便出发。他也不知道如何开口只是等杨大伯牵起缰绳准备好了套马让他赶紧上车时他才说出他做出一晚的决定,“杨伯……我不知道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我想试试不一样的路。”

杨大伯疑惑不已,他不知道这少年的脑袋瓜里又在盘算什么。

陈胤耀这时做了一个决定,他不再想进都谋职,毫无波澜的度过一生,他想手握刀枪上阵杀敌,这一路他看到了太多太多,在昨晚他独自望月,想了一晚,也许在这乱世,报国已经变的缥缈,国……确实本应该是人民的信仰,但如今这般,却让刚开始一腔报国热血的陈胤耀歇了气,他的志向好像变了。

“我想去军营,去军营看看!去上阵杀敌!”陈胤耀望着眼前这位老者眼神坚毅掷地有声的话一声声敲进杨伯耳朵里他想不明白,陈家世代为官,陈胤耀从小聪慧,又被推举德行端正,为何这样说道。杨大伯只是提醒他,“二郎,听大伯一句劝,在这个年代,我们没有选择,没有道路对与错,只有自保……有多少人不得自保,况且二郎还是读书人,读书人要在朝为官~”

大伯说的没有错,但少年终究是少年他有一腔热血,有想法便会说出来“那天下倘若谁人都这样想……乱世反反复复,纠缠到何时?”杨大伯看着少年毫不动摇,方才仅仅握着拉着缰绳的手又松了下来,他深吸一口气,严肃起来。

“终究你是主,我是奴,小人也知道改变不了郎君的想法,不论郎君做何决定小人也只能顺了,只是给郎君提个醒,如果要走那条路可不好走……”杨大伯听出来了这孩子有了平天下的想法,但谈何容易……

“正是因为这条路不好走,才没有几个人敢走。我想闯一闯!先去军营看看倘若真的没悟出来什么,我便听了大伯的,入朝为官。”

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谁年少时也是有的,杨大伯当年也有这股劲头,看着这少年他知道说什么都徒劳只能让他试试。

这里距离军营隔着一条河道,只有这一条小舟渡河,也就意味着,陈胤耀需要单枪匹马渡过这河。他倒是也确实初生牛犊不怕虎,独自一人泛舟在去往军营地的方向,大伯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渐渐远去,手中的信也捻的越来越紧——这是他留给家里的信。

待陈胤耀来到军营,已经是正午,衣衫被汗水浸湿,看着军营中他们个个穿戴铜质盔甲,在烈日之下会更加燥热了。正巧他来的也确实是个好时候,军营正在招募,一个莽撞直接将自己的名字填在了名册上,但一天的训练也着实让他这一介小小书生难以接受,在夜里看着一群乡下汉子勾肩搭背饮酒作乐,他就像是不合群一般把自己抛在了人群之外。他静静坐着发出一声感叹“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随着身后的脚步声,那人给陈胤耀手里塞了一壶酒,“郎君在此感慨,但腿脚功夫却是极差,要如何上阵杀敌?”

这熟悉的声音,是她?他看着那人递给自己一壶酒又随和的坐在自己身旁,随后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坐姿,她慵懒的靠在身后的木桩上,一手搭着膝盖。

确实是那位救了他的红衣女侠,陈胤耀没有猜错,果然“后会有期”。她还是那一身红衣,不同的是这次见面她多了一身的护甲。

这二人再次碰面陈胤耀并不惊讶,只是惊到了眼前这位姑娘。早在那姑娘的抱拳礼他便看出了她应是军中人。

“郎君是陈胤耀,小女应该不会记错。”说罢她举起手中的酒壶一口烈酒下肚。

“娘子是楚西洲,您是伯骞的恩人,伯骞没齿难忘。”说罢便谢礼相赔。

这倒是把楚西洲逗笑了,她这个人从来不计较恩怨得失,第一次听别人叫自己恩人还有些觉得蹩脚。“起来啦……你们读书人可真是礼数多的离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已,哪里称得上什么恩人,你要说恩人,那几个劫匪该如何说道我了?”

陈胤耀刚入军营未有几日确实还不适应,看楚西洲乐呵他不知为何也有些许高兴。

“那几个劫匪可不会说姑娘的不是了,陈某将粮食送过去一些,应该会抵挡一些时日,再过些日子,他们田里的稻谷便可以收割……”

楚西洲有些诧异“没想到你这文绉绉的模样,还敢进那‘二龙山寨’?他们也是本来要抢你的东西占为己有!你反倒过来施恩?”

她的话中终于多了几分佩服,虽然说一个‘二龙山山寨’语气是开玩笑,但楚西洲确实佩服眼前这个书生,他佩服的倒不是他进了那所谓的‘二龙山寨’,而是陈胤耀在一路周途劳顿,在这种缺粮食的时候还能将这粮食分给他人,想当年,倘若家中遇到这样以为恩公,父母应该也不会被活活饿死……

陈胤耀撇了撇嘴角,“不瞒娘子,在赶路挨饿的时候啊我就后悔了”说完他便抓耳挠腮,是啊,那种饥饿感像是要了人的命,都只是一群少年,谁都不是圣人,只是凭着自己的善心,凭着激情,陈胤耀的本心也会是去帮他们。

楚西洲将酒壶举起“你我二人再次遇到,也算是缘分!”她的脸上貌似还有些许欣慰的神态,“倒不如喝一壶碰杯酒,在此庆祝一下。”眼前这个书生让她觉得,好像世上也是有好人的。

看着这位性格豪爽的飒美女子,陈胤耀显得有些局促,他犹犹豫豫将酒壶碰上去,但平日里滴酒不沾的读书人,他只是学着楚西洲举起酒壶大口饮了起来,却不曾想到烈酒的腥辣让他实在难堪,还被一旁的女子笑话了了个遍。

“不会喝酒?”

“不……不是”

“你都结巴了”

楚西洲也知道如此开开玩笑也就罢了,于是紧接着问起来“你一个读书人,不好好读书,来军营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我的路错了,我不属于那条路的人。”这时候陈胤耀也顾不得这酒的辛辣,他猛的一口下肚,随后回味起来面部狰狞,像是一种惩罚。他看着军营中将士们匆忙的身影听着隆战鼓催促,紧着又说“父亲教我从士光宗耀祖报志报国,此情此景到底何以报国?”

楚西洲冷笑,“报国...并无错,报错了国,便是大错,不错的也是我们唯有的一条路‘平天下’才是对的。”

放在整个天下她明白了陈胤耀的格局是对的,她自己仿佛这个时候也有了知己,周围的将士都不过是为了这荒唐的征战,她跟眼前的少年想的是一样的,都只是想要天下太平……

陈胤耀恨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不得上阵杀敌。他信誓旦旦与楚西洲说辞,“今后我定要认真练武,早日上阵!”

楚西洲看着他瘦弱的模样噗嗤笑了出来“你?倘若再不好好练习,本将就将你逐出军营!”早在手下人把名册递上来的时候,楚西洲便看到了他的名字,起初她觉只是同名同姓但就在操练的时候,才看出这后排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就是他。

“本将?你是将军?!”陈胤耀吓得直接原地站起,退出好几步。

楚西洲只顾饮酒,“从明日起本将你由本将亲自操练,可有异议?”她说这句话的时目视前方,没有看陈胤耀一眼。

陈胤耀虽是说跟这位女将相识一场,但如今说出来身份,也让陈胤耀十分震惊。

虽说第一日操练确实让人颇为紧张,

楚西洲与他约定卯时,他却是辰时才慌忙赶到。

“现在都几时了!”

“本将不满意,加时!”陈胤耀的马步怕是快坚持不住了,楚西洲也不会心慈手软去。

看着陈胤耀拖不动身后的沙袋,楚西洲单手遮面抹了一把脸试图让自己降降火,但也压制不住,“再拉两圈!”

楚西洲要求确实严格,但日后陈胤耀的功夫也是练的纯火纯青,扫了军中一批又一批的将士。

但随着他从军生涯的开始,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很快便做到了副将,与楚西洲并位。他会是时不时想起自己的初心,他想平天下,但如今这般征战沙场,也未能让他觉得……这天下太平,还是跟从前一样,他们归来看到的还是百姓的哀嚎。

毫无休止的征兵,让他看到军中多处几个熟悉的身影,他们一瘸一拐的走着,身后还随着一群貌似还未有自保能力的孩童……看清楚了他们是当年的那几位劫匪。

陈胤耀不明,他快步上前看着他们衣衫褴褛,当年他们中的一个胖子瘦的他都快认不出了。

“兄台,你们为何……也参加了征兵?”那人看到他当年的恩公,混沌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紧抓住了陈胤耀的臂膀“救救我!恩公!”这时候陈胤耀看清楚了他们身上的疤痕,被皮鞭抽打的疤痕,他明白了一切,这可是又在强制征兵,这次竟然连残弱幼小都不放过了吗?

陈胤耀不知当不当问,思考过后也问了出来,“你们村子的人……还好吗”

他们哽咽起来“都在这儿了……”

这一句话像是让陈胤耀吃了晴天霹雳。他恼怒起来扭头便进了军帐,“将军,你可曾对我说过,绝不会像其他军中一般强制征兵,如今军中这几个幼小的孩童!又算什么!”他从未对眼前这个自己一直敬重的人嘶吼过,但他真的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刚刚歇下喝茶楚西洲见他大吼,自己的情绪也压制不住了“朝廷官吏将他们他们押送至此,你以为本将愿意吗!”

陈胤耀楞在原地。

在此陈胤耀终于明白……不论入朝为官,还是带兵打仗,不改变统治者……便只会让天下越来越乱……他褪去一身甲衣,将一直随身携带的玉佩塞进楚西洲的手里,褪的只剩下一身褐色衣袍,持一把随军的剑,那把剑上西洲二字格外亮眼,他一声不吭的走出了自己已经度过三年的军营,留下了楚西洲一人在帐中。

三年的从军生活陈胤耀并未白白浪费,他认识了太多仁人志士。

在他离开不久,楚西洲便听闻——以陈氏陈胤耀为首的起义军联合赵,韩,辽,魏,金五大家正在前往都城发起了一次空前无有的反击,楚西洲再也压制不住,她跟陈胤耀的志向别无二致,但却没有陈胤耀的果敢。

她手握兵权,接下陛下口谕“……寡人还望楚将军前去,以平叛乱……”

上一章 第三章 追溯(2)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追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