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汉字大全-d942
本书标签: 校园  文学小说  长篇 

汉字大全-d942

禾(拼音:hé)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2],其古字形像谷穗下垂的农作物,本义指谷子,即粟,后泛指一切粮食作物。有时专指稻子。

禾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111。从“禾”的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谷类植物的,如:秧、稻、黍、穗等;另一类是表示与谷类有关行为的,如种、租、税、秀等。

中文名

拼音

部首

五笔

TTTT[3]

仓颉

HD[3]

文字溯源

字形演变流程图

象形字,甲骨文(图1、2)中的“禾”像一株成熟了的谷子:上部下垂的一笔像沉甸甸的谷穗,中部像叶,下部像根,字的构造十分形象。“禾”的本义就是指谷子,又称粟、小米。西周金文(图3)中的“禾”与甲骨文大致相同,还是那株成熟了的谷子,这时的谷穗看起来要更大更沉,叶子和根部的距离更近了,都挨到了一起。图5、6、7的篆书,谷穗变小了,叶和根也是弯曲的了,根部要远远长于叶子,就像篆文中的“木”字,上面加了一撇。秦代隶书(图8)继承小篆形体,但笔画开始变得平直。汉代隶书(图9-10)中的“禾”字两片叶子变为一横,侧根变为一撇一捺,整个字形就像“木”字上加了一撇。楷书相承隶书形体,发展而成为现代的“禾”字。[2][5]

从传世文献的用例来看,“禾”字初义似乎是古代粟谷的专称。《说文解字》分析这个字的构形意义为“嘉谷”,段玉裁说嘉谷就是粟,俗称小米。“禾”后来用来泛指谷类作物,如《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禾麻菽麦。”这里的禾即谷类作物。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句中的“禾”可以理解为泛指一切农作物、庄稼。

禾作为粮食作物的总称,是就全体而言;分开来讲,粮食作物的籽实称为稼,茎节就叫禾。《仪礼·聘礼》:“积唯刍禾。”郑玄注解为“禾以秣马”,禾是用来喂马的茎杆。[19][20]

详细释义

例句

《诗经·豳风·七月》:“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吕氏春秋·任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尚书·金縢》:“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

《礼记·聘义》:“米三十车,禾三十车,刍薪倍禾,皆陈于外。”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禾部】户戈切(hé)

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①,故谓之禾。禾,木②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从𠂹省。𠂹象其穗。凡禾之属皆从禾。

〖注释〗①得时之中: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犹日得时之和。古‘中’‘和’通训。”②木:《淮南子·地形篇》:“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故禾春生秋死。”高诱注:“禾者木,春木王而生,秋金王而死。”按:此以五行生、克之理释禾的荣榆。五行中木代表春,金代表秋,禾是春天发芽生长,所以说“木也”。此“木”本非襨木,而是五行之“木"。但从字的构形而言,又“为从木张本”(王筠《说文解字句读》)。[8]

说文解字注

嘉谷也。

注:嘉、禾叠韵。《生民》诗曰:天降嘉谷,维虋维芑。虋芑,《尔雅》谓之赤苗、白苗,许艸部皆谓之嘉谷,皆谓禾也。《公羊传》何注曰:未秀为苗,已秀为禾。《魏风》: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毛曰:苗,嘉谷也。嘉谷谓禾也。《生民》传曰:黄,嘉谷也。嘉谷亦谓禾,民食莫重於禾,故谓之嘉谷。嘉谷之连稿者曰禾,实曰𥻆①。𥻆之人曰米,米曰梁,今俗云小米是也。

㠯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之中和,故谓之禾。

注:依《思玄赋》注、《齐民要术》订。和、禾叠韵。

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

注:谓二月生,八月孰也。伏生、《淮南子》、刘向所著书皆言张昏中种榖,呼禾为榖。《思玄赋》注引此下有“故曰木禾”四字。

从木。

注:禾,木也。故从木。

象其穗。

注:各本作“从木从𠂹省,𠂹象其穗”九字,浅人增四字,不通,今正。下从木,上笔𠂹者象其穗,是为从木而象其穗,禾穗必下垂。《淮南子》曰:夫子见禾之三变也。滔滔然曰:狐向丘而死,我其首禾乎。高注云:禾穗垂而向根。君子不忘本也。张衡《思玄赋》曰:嘉禾垂颖而顾本。王氏念孙说:莠与禾绝相似,虽老农不辨,及其吐穗,则禾穗必屈而倒垂,莠穗不垂,可以识别。艸部谓莠扬生,古者造禾字,屈笔下垂以象之。户戈切。十七部。

〖注释〗①𥻆:音义同“粟”。[9]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部】 禾;康熙笔画:5;部外笔画:0

《唐韵》《正韵》户戈切。《集韵》《韵会》胡戈切,竝音和。《说文》: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从木从𠂹省,𠂹象其穗。《春秋·庄二十八年》:大无麦禾。疏:麦熟於夏,禾成在秋。

又凡谷皆曰禾。《诗·豳风》: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疏:苗生既秀谓之禾。禾是大名,非徒黍稷重穋四种,其馀稻秫苽粱皆名禾,惟麻与菽麦无禾称,故再言禾以总之。

又《山海经》:玉山,王母所居。昆仑之墟,其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二月生,八月熟。注:木禾谷类可食。鲍照诗:远食玉山禾。

又禾,和也。《尚书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王命归周公於东,作《归禾》,周公得命禾,旅天子命,作《嘉禾》。孔传: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疏:后世同颖之禾,遂名嘉禾,由此。

又姓。[10]

上一章 亿 汉字大全-d942最新章节 下一章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