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和六年,九皇子楚狸年方三岁,却已在温贵妃的严苛要求下,开始学习诗书武艺。
只因她是女儿身,温贵妃对外宣称她体弱多病,常年闭门读书,极少在人前露面,一来是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二来也是为了让她多学些防身之术,在这深宫中多一分自保的能力。
楚狸的武学师傅是温贵妃花重金从江湖上请来的隐士,只当她是体弱的皇子,教的都是灵巧闪避、借力打力的招式,却不想这反而让她练就了一身轻盈迅捷的身手。
这日太和殿早朝,鎏金铜炉中香烟袅袅,弥漫在整个大殿之中。
新帝楚佑(先帝嫡子,时年六岁)端坐御座,脸上还带着孩童的稚嫩,口中的话语需得身旁的大太监一字一句传译。
摄政王楚棣迟立在御座之侧,玄色蟒袍上绣着暗金色的蟒纹,袍角垂落的玉佩随着他细微的动作轻轻晃动。他面如冠玉,眉峰如剑,眼神冷冽如冰,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场。
作为先帝胞弟,他战功赫赫,权倾朝野,朝堂之上,百官无不敬畏,无人敢直视其锋芒。
“启禀陛下,江南水患已平,粮草已陆续运往灾区,百姓们得以重返家园。”
户部尚书躬身奏报,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楚棣迟微微颔首,刚要开口吩咐后续的安抚事宜,忽闻殿外传来一阵凄厉的惊呼:
“有刺客——”
话音未落,三道黑影破窗而入,蒙面黑巾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双充满凶光的眼睛。
他们手中的长刀寒光凛冽,直奔御座上的小皇帝而去!百官顿时大乱,有的吓得钻到了桌案底下,有的慌不择路地想要逃窜,侍卫们反应过来,纷纷拔刀上前阻拦,却被刺客凌厉的刀法逼得连连后退,根本无法靠近御座。
小皇帝吓得脸色惨白,缩在御座上瑟瑟发抖,眼中满是恐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角落里一道月白身影骤然窜出。
正是随温贵妃入宫旁听早朝的楚狸,她今日穿着一身月白锦袍,身形单薄得像一片柳叶,却动作极快。
只见她随手抄起旁边侍卫掉落的长剑,脚尖一点地面,竟如飞燕般掠过殿中,剑锋精准地格开了刺向小皇帝的刀刃。
“护驾!”
楚狸的嗓音清亮,却带着几分尚未褪去的软糯,手中的长剑在她手中挽出几朵小巧的剑花,虽力道不足,却招式灵动,竟将三名刺客逼得连连后退。
她自幼练习的闪避之术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刺客的刀锋,同时找准机会反击。
楚棣迟眸色一沉,心中满是诧异。
这九皇子自幼闭门不出,传闻体弱多病,今日竟有如此身手?他来不及多想,身形微动,如鬼魅般欺近,掌风凌厉,瞬间击中一名刺客的后心。
那刺客口吐鲜血倒地,余下两人见状,攻势愈发凶狠。
楚狸不慎被一名刺客的刀风扫中肩头,疼得闷哼一声,脚步一个踉跄。
楚棣迟长臂一伸,揽住她的腰肢往后一带,入手处竟是意料之外的柔软。
他心中一惊,指尖不经意间划过她的腰侧,楚狸浑身一僵,像被烫到一般,慌忙挣开他的手,躬身行礼:
“多谢皇叔相救,侄儿只是碰巧学过几招防身术,让皇叔见笑了。”
她垂着头,额前的碎发遮住了泛红的脸颊,肩头的锦袍被划开一道口子,露出里面雪白的里衣,却不见丝毫男子该有的硬朗线条。
楚棣迟盯着她纤细的脖颈和单薄的肩背,眸中疑云渐生——这九皇子,未免太过娇弱了些,方才那触感,绝不像寻常男子。
余下两名刺客见势不妙,转身欲逃,楚棣迟冷哼一声,脚尖一点,手中的长剑如流星般射出,精准地刺穿了一名刺客的膝盖。
另一名刺客被侍卫们团团围住,很快便被制服。
早朝散去,楚棣迟立在殿外廊下,看着楚狸被温贵妃派人搀扶着匆匆离去的背影,对身旁的心腹卫凛低语:
“去查查九皇子楚狸,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事,一字不落,报给本王。”
卫凛躬身领命:“是,王爷。”
寒风卷起地上的残雪,打在楚棣迟的脸上,却丝毫未让他眼中的探究减少。
这深宫之中,果然藏着不少秘密,而这个看似柔弱的九皇子,显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