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日的桃花开了又谢过十四遍,当夏夜的鸣蝉生了又亡过十四遍,当秋时的果实熟了又朽过十四遍,当冬季的雪落了一场又融了十四遍——十四个寒暑在步履间流转,十万八千里路途在身后蜿蜒。
这一日,西行众人终于走完了取经之路,叩响了灵山的山门。
灵山脚下,接引海横亘眼前,接引撑着无底法船,自茫茫雾霭中徐徐而来。
烟波浩渺间,孙释空与接引目光一触即分,在圣人的眼中,他始终是须菩提洒下的一缕分身幻影。
“师傅,请罢。”
玄奘尚在踌躇,孙释空已轻推一掌。但见那袭袈裟坠入无底之舟,顷刻间金光迸现,化作莲台将玄奘轻轻托起。
云端之上,多宝如来指尖翻飞,结万千法印。阵光流转如星河垂落,将玄奘包裹,带出小舟。
多宝眉目间清气缭绕,身后似有十万世界生灭。
“圣人又何必阻他造化呢。”多宝含笑而言,声如梵钟轻震,却在云海间荡开层层涟漪。
接引手持那根朴实无华的船篙,指尖轻捻三尺白须,缓声道:“释尊意欲何为?”
言语间虽未见锋芒,灵山气运却已随这一问微微流转。
终究尚未到彻底撕破面皮之时,接引不似准提那般锐气逼人,其修为如渊渟岳峙,深浅难测。
多宝端坐莲台,一时竟也窥不透他周身笼罩的那层朦胧佛光。
“我欲启封佛之位,将无上妙法东传,涤荡杀孽,消解业力。”多宝指尖法力流转,源源不断注入阵中。
此刻局势微妙难言,边上猪八戒与沙悟净目光游移,敌友难辨;那六耳猕猴隐在暗处,实力未明;而接引更是静立小舟之上,深藏不漏。
“我欲度他舍弃色身,庄严法相,你又为何阻拦?”接引手中船篙忽横,化作一道玄光直向阵法核心点去!
那船篙去势如电,却在半途被一道凭空浮现的阵图稳稳接住。
接引眯起双眼,六耳猕猴瞳孔骤缩。
但见虚空之中缓缓展开的,竟是诛仙剑阵图。
道祖当年……竟未将此图收回么?
“接引圣人。”多宝负手而立,衣袂在灵山风中轻扬,“接引海无边无际,苦厄难渡。他若不成佛,只怕难以自保。”
接引目光掠过阵图中隐现的诛仙剑意,缓声道:“心中若有佛,立地即成佛。他若能在接引海中顿悟,未尝不是一番机缘。”
多宝自九天缓步而下,足底金莲次第绽放,梵音如潮漫涌天穹。
忽见东方祥云铺展,霞光盈空,青鸾清啸震彻云霄,仙鹤翩跹织就霓虹,这仪仗之盛,竟是堪比圣人法驾。
这般排场,洪荒已许久无人敢摆。
接引双目微眯,眸光穿透重重云霭:“是我那师弟来了?”
来者并非准提,却是孔宣与大鹏凌空而立。
孔宣一身华服玉带临风飘举,周身五色神光流转如虹,天生一段龙章凤姿。
他曾被准提收服,此事洪荒人尽皆知。
“不劳圣人挂心。”孔宣唇角含笑,眸光却清冷如霜,“圣人的师弟行踪,连您自己尚且不知,我又从何得知?”
“你来了。”多宝自半空回首,眸中似有莲影流转。
孔宣唇角轻扬,凤目含谑:“见了我,怎连声爹爹也不叫?”
多宝静立云间,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娘亲。”
孔宣:“……”
孔宣神色一滞,周身五色神光微微波动。
“好一个多宝如来佛,好一个孔雀大佛母!”接引声如暮鼓,震得灵山云海翻涌,“你告诉我,谋划这一日,多久了?”
不待回应,多宝已转向玄奘,声传三界:“唐玄奘,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
既已图穷匕见,不如先下手为强。
多宝指间佛印凝结,浩荡功德化作金册经卷,直向玄奘落去,竟是当着接引之面,先行敕封!
“竖子!”接引眉峰骤蹙,身形腾空而起。
脚下接引海应声翻涌,激起滔天白浪,他指尖灵光乍现,似有万重世界之力凝聚其中。
赤光流转间,孔宣已展大法力横挡在前。两股力量相撞的刹那,他喉间猛地涌上腥甜,竟硬生生咳出一口金血。
接引真实修为,恐怕远在准提之上!
“今敕封汝为旃檀功德佛!”多宝当机立断,声如洪钟。
话音刚落,天边功德金光普照灵山,西游大业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