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灯尽不熄》三十年后,是终章之后的“后日谈”,可视为整部《冥界帝君的小娇妻》真正的句点)
一、星霜之问
冥界历十万七千五十一年,无间海结霜。
莲池十里,一夜枯败。
阮念立在池畔,鬓边已见第一缕白发。她掌心托着那盏小莲灯——灯芯仍在,火光却呈死灰色,像被岁月掐住了咽喉。
“娘,灯要熄了。”
清婉拄杖而来,昔日青丝尽成雪。她弯腰探灯,指尖一触,火光竟化作飞灰,只剩寸寸灰烬在风里飘散。
“不是灯要熄,”她声音沙哑,“是守莲人要死了。”
夜无尘从池水倒影中走出,黑袍如旧,左眼琉璃罩却裂出一道纹。那纹里渗出极细的血丝,像泪。
“莲火源于魇脉。魇脉……终于燃尽了。”
三百年来,清婉以半魇之身镇万鬼,夜无尘以帝君之血续莲灯。如今灯烬,人亦至大限。
二、归元残卷
要救灯,只剩一个法子——归元鼎虽毁,却留下一页残卷。
残卷记载:
“莲火灭,星霜起。以星魂为芯,可再续一纪。”
一纪,十二年。
星魂,则需一位心甘情愿的“星主”献祭。
而三界之内,唯一活着的星主,是司命星君。
阮念连夜赴仙界。
星垣寂寥,司命独坐观星台,鬓边雪色比她还浓。
“我来还债。”阮念摊开残卷。
司命却笑:“债已还尽。今日是我寿尽,命该如此。”
他抬手,星图浮现——
三百六十五道星芒,如今只余七颗摇摇欲坠。
“我死后,星魂自会归于归元残鼎。你拿去吧。”
阮念跪地:“先生可还有心愿?”
司命指向星图最暗处:“替我守住最后一颗星——
它叫‘长庚’,是……我胞弟转世的那一点灵识。”
三、长庚之泪
长庚星坠落之地,是人界落霞山旧善堂。
阮念赶回时,正见一个白衣少年倚门而立,眉目与当年灯奴童子一模一样,眼角却多了一颗泪痣。
“姐姐,我来接灯。”少年声音清澈。
阮念这才知道——
当年归元鼎碎,童子星魂未灭,借人间一缕执念转生。
今日灯烬,星魂该回去了。
少年伸手,指尖触灯灰,灰竟化作星屑飞起,凝成一枚极小的光核。
“我本就是灯芯,”他轻声道,“只是忘了归途。”
四、再燃一纪
星魂入灯,莲火重青。
可灯只亮了一瞬,便再次暗淡——
星魂之力,仍不足以撑过一纪。
夜无尘与清婉携手而至。
男人抬手,剖开自己胸口,取出那枚与清婉共生的琉璃心。
心已裂,却仍跳动着最后一点光。
“以帝心为油,以星魂为芯,续我妻十二年。”
清婉却按住他手:“这一次,换我。”
她指尖划过自己眉心,朱砂痣飞起,化作一点血火,落入灯芯。
“以魇血为膏,以星魂为引,续我夫十二年。”
阮念泪如雨下。
父母竟要以彼此之命,换对方残年。
最终,是长庚少年开口:
“不必相让。
星魂需宿体,帝心与魇血皆可为壤。
只消……二位肯将余生共渡一灯。”
他抬手,莲灯一分为二,化作两枚小小灯坠。
一枚坠在夜无尘腕,一枚坠在清婉腕。
灯火摇曳,竟成双人剪影——
帝君与帝后,相对而坐,共执一灯。
五、余生共灯
十二年,弹指。
落霞山善堂成了“灯庐”。
白日,清婉教孩童认药;夜里,夜无尘教他们识星。
阮念卸去莲司之职,只做一位寻常山长。
灯坠不离二人之身。
灯火若旺,便是他们并肩;灯火若弱,便是他们相偎。
第十二年冬至,雪落满山。
清婉把最后一味药煎好,回头笑:“阿尘,我冷。”
夜无尘拥她入怀,灯坠贴在两人心口,火光倏地跳高,像回光返照。
那一夜,灯烬。
却无人再悲。
因善堂外,一株新的并蒂莲破冰而出,
莲心托着两枚小小的灯坠,
灯火温柔,像极了他们初见的模样。
六、后记·灯庐碑
很多年后,灯庐前立起一座无字碑。
碑顶悬着一盏永不熄灭的莲灯。
灯罩内,两道剪影相依而坐——
帝君独眼,帝后泪痣。
凡过路者,皆可于碑前取一瓣莲,
莲瓣上会映出各人心中最柔软的光。
有人看见父母,有人看见故友,
也有人看见自己——
在漫长黑夜里,替别人守着灯。
碑文无字,却在每个深夜,
发出极轻的声响,像一句低语:
“愿天下有情人,皆得灯火长明。”
——《冥界帝君的小娇妻》全系列·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