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清风急,一夜落花。
次日,花千玉携家童于山门前,闭眼盘坐于阶上。
一家童持帚出,欲扫径。
花千玉双眼微抬:“莫扫,拾花人未来。”
几日后,果有人来。
来人见落花满地,双眉紧蹙,遂解腰间锦囊,俯身朵朵拾入。
少倾,身上前来:“我访幽寻清,见满地香魂,无处可归,心有不忍。可否向阁下借一玉锄,于宝地葬了,也算是不辜负了这一世韶华。”
花千玉遂命家童入内寻锄。
家童出,递与来人,那人荷锄寻一地葬了,复归,还锄,欠身道谢,下山去了。
待人走后,花千玉携家童进餐。
入夜,一房中红烛高然。花千玉于怀内捧出一扇穗。烛尽,银月卧山,穗伴香尘。图片此间,二家童私语。
其一曰:“公子何知有人前来拾花?来人何知公子定有玉锄?”
其一曰:“此虽奇,只我先时听村中老人道,上世情深难偿,轮回有感,许一世露水,了尽纠葛。”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