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节气养生记
本书标签: 现代  二十四节气  养生 

第十五章 白露·润肺防燥

节气养生记

白露时节,青溪镇的早晨和傍晚已经有了明显的凉意,草叶上、花瓣上都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像一颗颗珍珠。镇上的人们都穿上了外套,嘴里念叨着:“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苏清和站在百草堂的门口,看着这美丽的露珠,心里想着,白露养生,重在润肺防燥。

百草堂里,林伯庸正在用雪梨和川贝母炖梨汤。砂锅里的梨汤冒着热气,散发着甜美的香气。“清和,把这梨汤盛出来,放凉了给镇上的人们喝,能润肺止咳、清热化痰。”

“师父,白露是不是该吃点龙眼?”苏清和一边盛梨汤一边问道。白露吃龙眼是青溪镇的习俗,说是吃了龙眼,能补气血,强身健体。

林伯庸点点头:“是啊,已经让张婶去买龙眼了,等会儿分给大家吃。”他顿了顿,又道,“对了,昨日镇西的陈爷爷派人来说,他这几日总觉得口干舌燥、咽喉疼痛,你下午过去看看吧。”

陈爷爷是镇上的老中医,虽然自己懂医术,但年纪大了,身体难免有些不适。苏清和心里想着,白露天气干燥,陈爷爷怕是肺燥了。

午后,阳光温暖,苏清和提着药箱往镇西走。路过一片桂花林时,桂花盛开,香气扑鼻,让人心情愉悦。她停下脚步,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醉人的桂花香。

“苏姑娘,你也来赏桂花啊?”一个声音传来,苏清和回头一看,是陈爷爷的孙子小陈。

“是啊,这桂花香真浓。”苏清和笑着说,“我正要去看陈爷爷呢,他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

小陈叹了口气:“我爷爷就是这样,一到白露就犯这毛病,总说嗓子不舒服。”

到了陈爷爷家,陈爷爷正坐在书房里看书,手里拿着一杯水,时不时喝一口。“陈爷爷,您感觉怎么样?”

陈爷爷见苏清和进来,放下书说:“清和丫头,你来了。我这嗓子啊,干得厉害,还疼,喝水也不管用。”

苏清和让陈爷爷张开嘴,看了看他的咽喉,又给他号了脉,说道:“陈爷爷,您这是秋燥伤津,肺阴不足所致。白露时节,天气越来越干燥,燥邪容易损伤肺津,您年纪大了,津液本就不足,自然更难受。”

她打开药箱,取出一小包胖大海和麦冬:“这是胖大海和麦冬,您用开水泡着喝,能清热利咽、滋阴生津。我再给您开一副沙参麦冬汤,润肺养胃,喝上几日就舒服了。”

陈爷爷接过药材,笑着捋了捋胡须:“还是清和丫头细心,我自己也知道是燥邪犯肺,就是懒得动弹配药。”他指了指桌上的一本医书,“你看这书上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这燥邪啊,是跟着凉气一起来的,稍不注意就伤了肺。”

苏清和点点头:“您说得是。所以白露时节,除了喝药,还要多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像梨、百合、银耳,都要多吃。”

从陈爷爷家出来,苏清和路过一个小摊,摊主正在卖白露茶。据说白露茶经过春夏的滋养,滋味醇厚,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苦涩,最适合这个时节饮用。她买了一小包,打算回去给师父泡着喝。

回到百草堂时,张婶正在院子里晒龙眼。金黄的龙眼摊在竹匾里,在阳光下闪着光。“清和姑娘,回来啦,快尝尝这龙眼,可甜了。”

苏清和拿起一颗剥开,果肉晶莹剔透,放进嘴里,清甜多汁。“真甜,张婶您买的龙眼真不错。”

林伯庸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件厚外套:“早晚凉,把这个穿上,别冻着。”他看到苏清和手里的白露茶,“这茶买得好,白露茶性温,能润燥,正好适合现在喝。”

苏清和接过外套穿上,顿时觉得暖和了不少。“师父,陈爷爷说燥邪是跟着凉气来的,这话有道理吗?”

“当然有,”林伯庸一边泡白露茶一边说,“白露的燥,是‘凉燥’。立秋、处暑的燥还带着些余热,到了白露,随着气温下降,燥邪就跟着寒气走了。这时候润肺,不能只用清热的法子,还要兼顾温阳,不然容易伤了脾胃。”他指着茶杯里舒展的茶叶,“就像这白露茶,不寒不热,恰到好处,这才是顺应白露的性子。”

苏清和看着茶杯里袅袅升起的热气,心里豁然开朗。“我明白了,养生也要像这茶一样,跟着节气的性子走,不能一味蛮干。”

林伯庸笑了:“你能悟到这点,就进步了。明日去山上采些杏仁吧,杏仁能降气润燥,配上川贝母,给镇上的孩子们做些杏仁川贝膏,预防秋燥咳嗽正好。”

夜里,苏清和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比前几日更凉了些。她摸了摸身上的被子,想起师父的话,白露的燥是凉燥,得温凉兼顾。就像这百草堂里的药材,有的清热,有的温阳,搭配起来才能恰到好处地应对节气的变化。

第二天一早,苏清和就背着药篓上了山。山间的露水还没干,沾在裤脚上冰凉凉的。她仔细地寻找着杏仁,偶尔摘下几颗红彤彤的野山楂,酸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驱散了清晨的凉意。她知道,白露只是秋天的一个节点,后面还有更凉的日子,但只要跟着节气的脚步,用心调理,总能让身体像这山间的草木一样,安然度过每一个季节。

上一章 第十四章 处暑·防燥护胃 节气养生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 秋分·阴阳平衡